分享

贡生----明清大多数知识分子的选择

 zsw77792 2017-07-24

      中国 科举考试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三级考试皆第一名者,即是“连中三元”。连续先考中举人,第二年考中进士的;称为“联科及第”。但是由于名额限制( 明清一般一个县每年定额;“廪生”,“增生”各20名,“附生15个名额;一个省乡试”举人名额只100名左右,平均每年30人左右),大多数人无法中举。

      而举人是明清做官的正式资格,既然考不上举人,又想进入仕途,那么退而求次之,当一个贡生,也算有了一个做官的正式资格。 贡生相当于举人副榜,也有做官的资格;而且没有那么难,名额比较多,种类多,你有办法,“五贡”中你可以选一种重点突破;一是可以凭学识和资历,由廪生选拔为贡生(考试没有考举人难),称之为“拔贡”;二是有关系的,由州府省向上贡生推荐,或者祖上荫功直接入太学当监生毕业后,皇上恩惠赏一资格,称之“恩贡”,三是特别有钱的人家,晚清甚至可以捐纳取得的贡生,称为例贡。

       大多数的读书人的升迁不是乡试中举或会试中贡士((举人会试初试合格为贡士,殿试后为进士,贡士比举人高一级,比贡生差不多高两级),而是走上: 附生→增生→廪生→贡生的升迁之路(注:正式秀才称廪生、有廪米,增生无之,故增生地位次于廪生,附生又次之,初入儒学的生员,为附学生员,然后再经过考试去补充廪生与增生。),逐步由附生升增生,由增生升廪生,由廪生选贡生,选上贡生,就终于有了做官的资格。后外派任职,一般当儒学训导、学正或教谕。贡生分拔贡(每12年选1次)、岁贡(每年选1次,按在学时间依次选补)、恩贡(无定期)、优贡(无定期)、副贡(每3年选1次,由乡试取得副榜的生员中选送)。实际贡生可不入监读书,只取得太学生资格,可以直接参加乡试,也可以通过"诠选"出任官职,主要是担任地方学校的教官。

      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细贡;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清代贡生,别称“明经”。会试考中的考生被称做“贡士”,与贡生有较大的区别。

       贡生相当于举人副榜。贡生有几种:恩贡,凡遇皇室庆典,据府、州、县学岁贡常例,加贡一次作为恩贡。清特许“先贤”后裔入监者,逢国家庆典进贡的生员,都称恩贡。比如,朝廷给孔氏后裔一定的贡生名额,以示尊孔。每一年或两三年由地方选送年资长久的廪生入国子监读书的,称为岁贡;由于大都挨次升贡,故有“挨贡”的俗语;每三年各省学政就本省生员择优报送国子监的,称为优贡,每十二年各省学政考选本省生员择优报送中央参加朝考合格的,称为拔贡;乡试取人副榜直接送往国子监的,称为副贡。做了贡生以后理论上可以当官了,得到一个虚衔“儒学训导”。当时封建社会的学校分好几级,国家一级是国子监,省里面是府学,县里面是县学。这个儒学训导就是县学的副长官.优秀者可升任七品知县。

     举人参加中央会试,考取进士的究属少数,多数落选,而且多数举人连考几次仍然不能及第。为了给这些人以出头之日,即在连续三次以上落榜的举人中进行挑选,授予官职。这一措施称为举人"大挑"。被挑的举人最高授知县,大部分也是担任地方学校教官。

        清代地方学校各有正副教官 2人。正者府学称教授州学称学正,县学称教谕;副者统称训导。正副教官的来源大体是知县改教、举人"大挑"、"五贡"诠选。

     清代的举人"大挑",开始规定必须连考 3次不中才能参加挑选,以后规定必须连考6次,后来又改为4次。这样,落第举人至少要经过10余年才有被挑选的资格,但具备资格并不等于被选中,往往要候选若干次。选中后也不能立即赴任,还要在吏部挂号排队,等待分配,届时到部抽签决定去向。这种分配方法叫做"诠选"。累计起来,一个考不上进士的举人,要经过三、四十年(白发举人)才能当上州学学正或者县学教谕。

      "五贡"诠选也是教职的一项重要来源。生员当了贡生,就有了做官的资格。但官职不高,大多数当训导。生员出贡本身就需长久时间,据估算,生员食饩30年,方得依次出贡,再加上长期"诠选", 由此可见,教官一职,无论是举人大挑担任,还是五贡诠选授,一个共同的问题是年龄太大。及至得官已年老体衰。教职一官由举、贡候选居多,廪生候贡,举人候选,大抵30余年,少亦20余年。教官中果能受业解惑,以师道自任者,已不多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