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 阳证疮疡——消痈膏(徐廷素方)

 学中医书馆 2017-07-24

阳证疮疡——消痈膏(徐廷素方)

【组成】 山栀子粉、漏芦粉、明矾各25g,马铃薯粉100g,冰片1g,白蜡10g,香油500g。

【用法】 将山栀子粉、漏芦粉、明矾用水适量浸合,蒸半小时,然后加入香油、白蜡,待冷却后再入冰片、马铃薯粉即成,贮存备外敷用。

【功效主治】 一切阳证疮疡初期(中期亦可使用)。

【验案】 吴某,女,28岁,农民。右乳房红肿痛5天,伴全身恶寒发热,恶心,口干,纳差,大便干。检查:右乳房外方有6cm×8cm大小之肿块,质稍硬,局部皮肤发红,温度增高,触痛(++),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数。诊断:乳痈(瘀郁期),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止痛,外用消痈膏敷之,用药3天后痊愈。

【按语】 徐老师认为:临床使用消痈膏,要辨证精详,严格地选择适应证,方可获得满意的效果。若在阳证疮疡之初期外敷消痈膏,借局部经络通路,发挥药物的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能使患部火热之毒壅聚迅速消散,气血凝滞疏通而恢复正常。在成脓期,尤其是跳痛(或持续性搏动痛阶段)敷之,可促使炎性病灶局限而痛止,脓液吸收而愈。如用于半阴半阳证疮疡往往吸收效果较差。该配方精奇,效佳功专而力宏,药源丰富,价钱低廉,制作简便。通过观察认为其消肿止痛作用较如意金黄膏(散)为佳,所以用于治疗一切阳证疮疡初期(中期亦可使用)的患者,疗效十分满意。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

关于马铃薯粉的应用:通过临床观察,徐老师认为其作用机制是:马铃薯有效成分渗入组织内,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炎性物质吸收,使局部皮肤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降低,耐受性增加,免疫力提高。其外敷既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散结之功,又是一种理想的新型赋形剂。它可宣导诸药直达病所,从而起治疗作用。该膏之所以有十分满意的疗效,可能马铃薯在其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我们以消痈膏外敷治疗痈肿初期患者(局部红肿热痛或肿硬热痛)90例,中期(局部肿硬,中心部已成脓)10例,其中痊愈93例,显效5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达100%。

徐老师认为本膏还存在柔软度差,持续时间短、12小时左右,每天需换药2次等不足,还有待于逐步改进提高。

【方源】 白崇智.徐廷素老师运用消痈膏的经验.陕西中医,1986,7(9):39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