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增值税发票的认证期限、抵扣期限?(详细)

 麻豆腐 2017-07-24

增值税发票的认证期限、抵扣期限?(详细)

增值税发票的认证期限、抵扣期限?(详细)

解读国税函 [2009]617[617号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2010年1月1日以后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应在开具之日起180日内到税务机关办理认证,并在认证通过的次月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抵扣进项税额。

抵扣期限最长:举例:若某人于180天9月1日认证,则抵扣期为应该是180天+9月份的剩余天数29天+10月份的15天。那是不是有224天了?最长为225天。增值税发票的认证期限、抵扣期限?(详细)

解读:银行存款的实质性程序(★★)

1.获取银行存款余额明细表

(1)获取银行存款余额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和日记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 (2)检查折算汇率及折算金额是否正确。

2.对银行账户的完整性执行审计程序 (1)了解并评价被审计单位开立账户的管理控制措施;

(2)询问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相关人员(如出纳),了解银行账户的开立、使用、注销等情况。必要时 获取被审计单位已将全部银行存款账户信息提供给注册会计师的书面声明;

(3)亲自到人民银行或基本存款账户开户行查询并打印《已开立银行结算账户清单》,确认银行结算账 户是否完整;

(4)结合其他细节测试,关注原始单据中收(付)款银行账户是否包含在已获取的开立银行账户清单内。

3.实质性分析程序 计算银行存款累计余额应收利息收入,比较应收利息收入与实际利息收入的差异是否恰当。

4.取得银行对账单并检查银行存款账户发生额

要点
(1)获取对账单a)取得被审计单位加盖银行印章的银行对账单,如对银行对账单真实性存有疑虑,可在被审计单位的协助下亲自到银行获取银行对账单。在获取银行对账单时,要全程 关注银行对账单的打印过程。 b)将获取的银行对账单余额与银行日记账余额进行核对,如存在差异,获取银行存 款余额调节表; c)将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日的银行对账单与银行询证函回函核对,确认是否一致。
(2)双向抽查选取银行对账单中交易与银行日记账记录核对;从银行存款日记账上选取样本,核对至银行对账单。
(3)关注异常浏览银行对账单,选取大额异常交易,如银行对账单上有一收一付相同金额,或分次转出相同金额等,检查银行存款日记账上有无该项收付金额记录。
(4)大额测试抽查大额银行存款收支,检查原始凭证是否齐全、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是否相符、账务处理是否正确、是否记录于恰当的会计期间。

5.取得并检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取得并检查银行对账单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证实资产负债表中所列银行存款是否存在的重要程 序。

【例题 多选题】被审计单位 2013 年 12 月 31 日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包括一笔“企业已付、银行 未付”调节项,其内容为以支票支付赊购材料款。下列审计程序中,能为该调节项提供证据的有()。

(2014 年)

A.检查付款申请单是否经适当批准

B.就 2013 年 12 月 31 日相关供应商的应付账款余额实施函证 C.检查支票开具日期

D.检查 2014 年 1 月的银行对账单

【答案】BCD

【解析】选项 A 中,检查付款申请单是否经适当批准不能证明企业或银行是否真正付款,不能为该调 节事项提供证据。

【例题 单选题】注册会计师在检查被审计单位 2011 年 12 月 31 日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时,发现下列调节事项,其中有迹象表明性质或范围不合理的是()。

A.“银行已收、企业未收”项目包含一项 2011 年 12 月 31 日到账的应收账款,被审计单位尚未收到银行的收款通知

B.“企业已付、银行未付”项目包含一项被审计单位于 2011 年 12 月 31 日提交的转账支付申请,用

于支付被审计单位 2011 年 12 月份的电费

C.“企业已收、银行未收”项目包含一项 2011 年 12 月 30 日收到的退货款,被审计单位已将供应商 提供的支票提交银行

D.“银行已付、企业未付”项目包含一项 2011 年 11 月支付的销售返利,该笔付款已经总经理授权, 但由于经办人员未提供相关单据,会计部门尚未入账

【答案】D

【解析】选项 D 中,由于经办人员未提供相关单据,导致企业未及时入账,是内部工作流程问题所致, 不属于“未达账项”。借助本题的四个选项,同学们需要再次深化对四种调节事项的理解增值税发票的认证期限、抵扣期限?(详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