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科学课堂范式研究:一直在路上,始终在思考

 临渊草堂 2017-07-25



2016年4月,江苏省重大前瞻性项目“互联网 时代小学课堂教学范式研究”(小学科学)项目组正式成立。团队成员从学习了解“互联网 ”开始,撰写项目方案、组建研究团队、制定研究计划、开展研究活动、归纳教学范式。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已初步形成“生命科学”、“物质世界”和“地球与宇宙”三个内容领域的课堂教学范式。目前团队正致力于科学综合实践类这一新领域的课堂教学范式探索和研究。


 




研究思路的再清晰




✎ 确定研究目标

以互联网 环境为基础,基于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版)和教材,以小学科学探究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形成体现“个性化、互动化、社群化、数据化”的特征,富有启发性和示范性的小学科学教育范式。






✎ 确定研究内容



通过反复论证,确定了“互联网 环境的科学课堂范式”的研究内容主要为两个板块:一是“科学探究类课堂范式”,主要指向生命科学、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个领域;二是“综合实践类课堂范式”,主要进行STEM教育、创客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确定研究路径


项目团队将“课堂范式”的研究路径设定为——学(理论知识、平台应用)、思(自我评估、选择任务、制定计划);行(课例分析、提炼流程、反复论证、形成范式)“三部曲”,采用“网络化合作研究方式”为主要的行动手段。





研究策略的再调整


    

策略一:坚持统筹协调资源共享。由领衔校局前街小学完成总体框架的设计并划分研究领域,制定分项目任务单。九所合作校结合本校基础和优势选择分研究任务。项目整体推进、有分有合,资源共享。由合作校将成果汇总,共同归纳总结出“基础课堂范式”,再通过课堂实践,反复论证基本流程的普适性与可行性。



策略二:坚持“1 2”常态化研究。即按研究内容领域确定项目责任校,一所主要责任学校配备两所实践合作学校,以小分队的形式开展日常化研究,让更多的学校发挥引领作用。如:生命科学领域:丽华二小 雕庄小学 博爱小学;物质世界领域:红梅小学 龙城小学 第二实验小学;地球与宇宙领域:局小 朝阳二小 华润小学。




策略三:坚持边探索边验证边提炼。一年来,项目组坚持边探索边验证边提炼,基于新课标和教材梳理内容,开发数字化资源;基于教学问题开发系列化的教学课例。项目组各成员注重积累相关素材,丰富范式内容;收集成熟课例,开发新课例;验证基本流程,完善范式表达。目前项目组初步形成的“生命科学”、“物质世界”和“地球与宇宙”三个内容领域的科学探究式范式获得有关专家的好评。




平台技术的再认识



当前团队研究主要是基于“互联网 ”环境,以40分钟为单位的科学探究范式,主要包括“生命科学”“物质世界”和“地球与宇宙”三个内容领域的科学探究范式。


通过生命科学领域的科学探究范式的研究,团队试图利用Phet虚拟实验室的数据分析及现实模拟功能,解密“生物暗箱”。


利用学习平台,进行学习资源的集成化呈现,让学生可以选择,实现个性化学习。



通过物质世界领域的科学探究范式的研究,试图开发数字传感器的教学价值,利用统计工具,收集、统计、分析大数据,进行规律的发现,提高实验探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提升实证研究的品质。



通过地球与宇宙领域的科学探究范式的研究,尝试借助Stellarium“虚拟天文馆”软件和教学平台辅助,突破时空局限,虚实结合,增加探究性和趣味性。




研究领域的再开发


在已经完成“科学探究类课堂”三个范式的基础上,将把重心移向“综合实践类课堂范式”的探索中,主要进行STEM教育、创客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图文:“互联网 时代课堂教学范式研究”(小学科学)项目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