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瘦腰,用黄芪

 文香阁 2017-07-25

    今天孙婆婆来中医馆复诊,他告诉我,自从服用汤药以后,血糖一直正常,5个月来,从未出现那恼人的高血糖、手脚也不麻了。

    孙婆婆今年已经年近70了,患有糖尿病多年,兼有贫血,但脑子不糊涂,身板还硬朗。但是,去年冬天开始,血糖居高不下,用了血糖药,效果也不理想,为此住院多次。后来又出现了四肢麻木的症状。去年冬天他来诊时,手抖、腿颤,四肢麻木,舌质暗淡,下肢浮肿,脉缓,时有歇止。确实是元气大伤。我用的是张仲景的经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加黄连:生黄芪、桂枝、肉桂、赤芍、黄连、红枣。水煎,每剂服用2-3天。此后,她认真地开始服用中药,以后,我的处方基本不变,变动的只是黄芪的用量,从每天30克加至120克。几个月来,孙婆婆而是坚持服用中药,特别是黄芪,几乎没有中断。不仅黄芪入煎剂,而且经常食用黄芪糯米粥,孙婆婆血糖稳定,肢体也没有发生麻木、下肢浮肿、贫血症状也消失了。

    孙婆婆的肢体麻木,古代所称的“血痹”病相仿。可发生于心脑血管疾病、颈椎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情通常是渐进式的。患者面色苍黄、身体疼痛麻木,与《金匮要略》中说的“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血痹病相似,而血痹病的主方是黄芪桂枝五物汤。此外,黄芪能利水消肿,能消除蛋白尿。再有,黄芪对那些面色黄、自汗、乏力、血细胞减少、血红蛋白低下者最为适合。


实验表明:黄芪多糖具有刺激骨髓造血和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我给孙婆婆用的方中,黄芪量比较大,依据是古代治疗浮肿大多重用黄芪,如治疗下肢浮肿的防己黄芪汤,黄芪用5两。清代《冷庐医话》记载治重度浮肿的黄芪糯米粥,生黄芪也用到四两。据传说,民国时的北大校长胡适当年患糖尿病、慢性肾炎合并心脏病,全身水肿,协和医院不治,后请中医陆仲安以大剂量黄芪10两配党参等而愈。由于浮肿多见于肾病,所以,肾病用黄芪也需加大用量,通常在30-60克。



    我给孙婆婆用的方中,黄芪量比较大,依据是古代治疗浮肿大多重用黄芪,如治疗下肢浮肿的防己黄芪汤,黄芪用5两。清代《冷庐医话》记载治重度浮肿的黄芪糯米粥,生黄芪也用到四两。据传说,民国时的北大校长胡适当年患糖尿病、慢性肾炎合并心脏病,全身水肿,协和医院不治,后请中医陆仲安以大剂量黄芪10两配党参等而愈。由于浮肿多见于肾病,所以,肾病用黄芪也需加大用量,通常在30-60克。

    黄芪糯米粥的一张颇为实用的家常食疗方。《冷庐医话》曾讲过一则黄芪粥的故事。说一个全身极度浮肿、大小便不通的人,服黄芪糯米粥后居然大量排尿,病情迅速缓解,后来因误治病情反复,几乎气绝,还是服用黄芪糯米粥而得气复。其方为:生黄芪四两,糯米一酒盅,煎一大碗,用小匙逐渐呷服。后世名医范文虎先生、岳美中先生等擅用此方,或用于产后浮肿,或用于肾炎浮肿蛋白尿等。黄芪与糯米煮的粥,口感好,经常吃,不厌。

    黄芪是一种药物植物,产于我国东北、华北及西北,以内蒙的黄芪最好。药用部位是根,黄芪根很长,色黄,有韧劲,咀嚼有点甜,还有点豆腥味。黄芪是一味好药,温和,给力,安全无毒。上个世纪末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曾对全国的名中医用药经验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在最擅长使用的药物中,黄芪位居第一。但话也要说过来,用黄芪也要对症下药。大剂量黄芪能抑制食欲,所以,只有食欲旺盛或经常有饥饿感的人比较适合,腹胀腹痛者,舌苔厚腻者,就不能用了。




夏老师

    我用大剂量黄芪,常常要做腹诊,按压腹部松软无抵抗感者,或肚子硕大特别能吃者,就可以放心使用,这种腹证,我戏称为“黄芪肚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