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证——清热通络汤(张沛虬方) 【组成】 生石膏30~60g,知母、桂枝各10g,忍冬藤、天花粉各30g,生甘草3g,威灵仙、豨莶草各15~30g。 【功效主治】 清热通络,疏风胜湿。适用于风湿热痹(风湿性关节炎之急性期)。 【方解】 张老自拟经验方“清热通络汤”,系仲景白虎加桂枝汤增损而成。方中生石膏宜重用,一般用量30~60g,邪热入里,热象明显时亦可用到90~120g;石膏、桂枝同用,清热祛风通络;忍冬藤、豨莶草、威灵仙清热解毒、通络止痛;知母、天花粉清热泻火消肿。 【验案】 孙某,男, 31岁。初诊:1992年9月8日。主诉:高热1周,曾在当地卫生院诊治,以“病毒感染”处理。曾用过青霉素、链霉素、柴胡注射液等,均未见效。诊见体温39.6℃,四肢关节酸楚,其中两膝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甚则不能下床活动。口渴,出汗,纳呆,溲赤而热,咽痛。舌淡偏红、苔黄燥,脉滑数。血沉78mm/h,抗“O”833U,白细胞计数:15.2×109/L,中性粒细胞85%。辨证:风邪入里化热,流注经络关节,热痹为患。中医诊断:痹症(热痹型)。西医诊断: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治法:清热通络,疏风胜湿。处方:生石膏(先煎)、天花粉、忍冬藤、威灵仙、野荞麦各30g,黄柏、知母、桂枝各10g,生薏苡仁、豨莶草各15g,生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3剂后热势渐减,体温37.8℃,咽喉肿痛已经消失,关节疼痛亦随体温下降而减轻,口仍渴。此为邪热未彻之征象,续进前法治疗,原方去野荞麦加汉防己。服上药5剂后,热已退净,关节肿痛已基本好转,惟膝关节活动时仍感不利,续进原方去威灵仙、黄柏、薏苡仁,加当归、赤芍、川牛膝。调理1周,诸症若失。后以养血通络方以善其后:生地黄、熟地黄、当归、川芎各10g,赤芍、豨莶草、鸡血藤、川牛膝、五加皮各15g,炙甘草3g。旬日后复查血沉、抗“O”、白细胞计数等均已恢复正常。6个月后随访已参加工作。 【方源】 张子久.张沛虬治疗痹证经验.浙江中医杂志,2002(7):284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1..名老中医的秘方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