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领导意图”与“群众意图”

 剑风藏书阁 2017-07-26

    □袁浩

    工作当中,我们经常用到“领导意图”这个词。比如,安排部署一项工作,领导讲了多次,我们就要准确理解好领导的意图,切实把工作任务落实到位;比如,领导交办一份材料起草任务,我们就要认真领会好领导对这份材料的整体看法,免得写出来的材料跑题走调,起不到指导工作的作用;比如,领导交代一件事情,如何把这件事情办得圆满,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真正弄清领导的真实意图所在。所有这些都是贯彻“领导意图”的体现。

    领会好、贯彻好“领导意图”本身并没有错,因为领导意图是领导者对某一问题的意见、倾向和追求,是其在布置工作、下达任务、做出指示时的本意或精神实质,以及希望达到的目标和效果。领导意图得以正确、科学、准确无误地贯彻实施,是开展好工作的重要前提。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人对“领导意图”的理解却变了味、变了质。比如,一些人认为只要是“领导意图”就是对的,就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好、完成好,就算“领导意图”是错的,造成了严重后果,那也应该由领导去担责,自己只是执行领导的意思,自己无须担责任。还有一些人在揣摩“领导意图”方面跑偏了,他们不肯扎扎实实下苦功夫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水平,而是把精力放到了揣摩领导的个人喜好上,甚至认为领导能够把一些灰色的意图交给自己办,那是看得起自己,是对自己的信任,那是无论如何也要做得让领导满意的。结果,所办的事情符合了“领导意图”,却与“群众意图”大相径庭,甚至背道而驰,讨了领导的欢心,冷了群众的期待。

    “群众意图”是什么?就是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愿望。“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领导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公仆,都要竭诚为人民群众服务,都应该深刻领会群众的意图。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只知道领会“领导意图”,而无视“群众意图”,就会偏离了群众路线,进而伤害了党群干群关系。更可怕的是,一些人对于“领导意图”不辨是非,分不清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一概迎合所谓的“领导意图”,最终却因领导犯错,自己也跟着犯错,乃至于堕入了犯罪的深渊,这样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人民。从本质上讲,在我们党内,在一切工作上,“领导意图”与“群众意图”应该是一致的,统一的。现实中之所以出现一些“领导意图”与“群众意图”相悖的现象,是因为少数领导干部在想问题、做决策时主观臆断,本身缺乏实施的合理性,换句话说就是不“接地气”,没有深入群众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结果就做出了一个看似完美无缺、实则谬之千里的决策,与真正的“群众意图”相去甚远。

    有鉴于此,对于党员干部来讲,在领会“领导意图”时,一定要辩证分析,不唯上,只唯实,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尤其要克服揣摩领导个人喜好的“毛病”,并坚决抵制错误的“领导意图”。而从更深层面讲,还应从制度层面入手,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和问责追究机制,既严惩因贯彻“领导意图”而损害群众利益乃至违法犯罪的人,又追究下达错误意图的领导者的责任。这样才能标本兼治,正本清源,让“领导意图”与“群众意图”高度统一,并贯彻有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