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坏死性筋膜炎的治疗

 水木年华138 2017-07-26

坏死性筋膜炎是在手术或外伤后所致的急性皮肤及筋膜的坏死。因在皮损部位培养出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而被认为是一种混合性细菌感染。

皮损发生于手术或皮肤损伤之后,如外科切口、褥疮、肛周瘘管及慢性溃疡等部位。糖尿病、心血管或肾脏疾病,消瘦或肥胖者易发生此病。急性型者为皮肤突然发生红肿疼痛,很快发展成中心暗褐色的坏死性斑块,可有浆液血性水疱,4~5天后则成为坏疽,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慢性者主要表现为蜂窝织炎,有多发性皮肤溃疡。溃疡特征为潜行性,有稀薄臭的脓液。取分泌物培养可培养出多种细菌。治疗包括

1.及早进行外科清创,切除坏死组织,包括坏死的皮下脂肪组织或浅筋膜,但皮肤通常可以保留。术后勤换药加速坏死组织脱落,发现有坏死组织需再次扩创。

2.伤口敞开,用3%过氧化氢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用纱布疏松填塞,或插数根聚乙烯导管在术后进行灌洗。

3.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全身应用大剂量有效抗菌药物。坏死性筋膜炎的致病菌包括肠杆菌属、肠球菌属和厌氧性链球菌和类杆菌属,应联合用药,如氨苄西林加甲硝唑静脉滴注,其它可用头孢唑啉、林可霉素及喹诺酮类等。

坏死性筋膜炎的治疗

坏死性筋膜炎的治疗

坏死性筋膜炎的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