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明明:追求心中的闲和严静

 齐哥007 2017-07-26

王明明


1952年出生于北京,山东省蓬莱县人。自幼酷爱绘画,儿童时代的作品曾到三十几个国家展出,曾获世界儿童画比赛特等奖、一等奖。

  七十年代,王明明长期刻苦学习和创作,求教于吴作人、李苦禅、蒋兆和、刘凌沧、卢沉、周思聪、姚有多等诸名家,打下坚实的绘画基础。1978年考取中央工艺美院未入学,同年调入北京画院从事专业创作。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型画展,曾在北京、新加坡、日本、香港、台湾、加拿大等地举办个展及讲学,出版多种个人画集。
  现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美术家协会主席、北京画院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4年他被北京市委授予“首都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统一战线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出于对水墨艺术的爱好,从小王明明对于传统的东西就学习得非常多,他最喜欢明四家、石涛、八大,还有任伯年、吴昌硕,他广泛地涉猎和吸取他们的营养,这些画家的技法对他的影响都非常大。他举例说,画《兰亭序》,就要先研究历代画家是怎么画这个题材的,等他去兰亭实地考察了以后,他就想自己怎么把个人的感受和从古代画家那里学到的东西有机融合在一起,变成自己的画面风格,这是他的一个主要创作流程。他觉得一个画家必须去研究前人的创作规律和作品成功的各种因素,然后再确定自己如何去吸收这些东西。



吸收传统不是从风格上、从笔法上硬去结合,它应该是画家理解了以后,变成一种“化境”。风格是画家根据自然给自己的感受、自身的文学功底自然地形成的,而不是某种样式的机械复制。所以王明明强调,画家不要一味地追求“更独特”的风格,如果你追求这种极端独特的风格,它会在你的创作上变成一个壳,最后会成为发展自己真正风格时的一个障碍。他说,我们画界有很多问题,就是出在我们想重视技法、重视传统,可是被很多传统技法所束缚住了。王明明在回顾历史上杰出画家继承前人风格的时候说,这些画家的画面看起来感觉和前人相似,但实际上完全不是前人的风格了,他已经有自己所理解的东西,所以他才能成就另外一个时代的一种新的样式、新的风格:能够创造出新风格的人,必定是对前一种风格理解最为深入的人,他理解了前人的东西,又不被前人所束缚。可是杰出画家为什么能不被前人所束缚呢?为什么又有很多画家却跳不出来呢?



王明明认为成功的画家必须具备两个功夫:一个是能深入传统的功夫,第二个就是他对于所处的现实的强烈感受,要通过高超的造型能力体现出来,这两种功夫缺一不可。比如说,画家不具备造型能力,没有个人感受,只有临摹的能力,那他肯定会陷入古人的圈子里;反过来,画家具备了个人感受和造型能力,可是没有吸收中国画的传统,他的笔墨只能陷于某一个层次,很难有发展。一个画家只有具备这样两个能力的时候,才可以在传统里面自由出入。具备了这两个能力的艺术家还要逐年慢慢深入地研究中国画的精髓,不同年龄段对于国画传统的理解不一样,表现出来的笔墨也就是不一样的,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呈现出自己独特的面貌来。



研究传统精髓 重建中国人的道德标准

王明明关心于“十二五”文化大繁荣之中如何扎扎实实做些文化建设的工作。他表示应将精神文明建设与传统文化精髓将结合,比如说诚信的丧失成为社会面临的问题,其实在传统文化中讲诚信是中国人的美德。



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精髓并没有矛盾,作为中国人几千年传统的理念是应当弘扬和继承的,应当对这些思想进行深入研究,重建中国人的道德标准。

在几十年的运动和三十年的经济发展中,我们丢掉了东西太多,应该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来重新确立中国人的自信心。



沉静中思索,寂寞中升华

在当今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中,人们尽最大的努力去工作,使自己得到欲望中的满足。生活富裕了,但人们又觉得缺少了什么?于是又急匆匆奔向山林、原野,寻找失去的东西,使自己浮躁的心得到一分安闲,以求一种心里平衡。空寂、旷达、淡泊、宁静和至静之极的境界是古人先贤所追求的境界。沉静中才能有所悟,寂寞中才能得到精神升华,自己是否缺少这种境界呢?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中,山水之美与人格之美是互相映衬的。人们对自然敞开自己的心灵,体验和感悟自然与人生,产生了脍炙人口的文学名篇,留给后人美好的遐想和由衷的赞叹。历代的艺术家们被这些名篇所打动,他们向往圣人、先贤、仁者、智者所描述的超凡的境界,而创造出一幅幅巨制佳构。



追求心中的闲和严静

王明明

我五岁开始学画。那时父亲说书法是中国画的基础,于是让我临欧阳询的《九成宫》。我把临的字拿给苦禅先生看,他先把纸翻到背后看看是否力透纸背,后告诉我用笔的方法。“文革”时无法画画,我每天在家中练字,先后临了颜真卿的《多宝塔》、汉代的《礼器碑》、《曹全碑》,以及《圣教序》等,并经常请教徐之谦先生,他教我认识各种字体的间架结构与书写规律。顿立夫先生住在我家对门,我常去他家看他治印,请他讲叙张大千、王福厂先生的治学精神。后来又与父亲一起去拜访启功先生,在小乘巷的平房内听启先生讲传统书法和书法的结构关系,使我眼界大开。那时我在书法上只是用功,勤于练习。



在工厂十年中,我经常刷巨大的标语,刻钢板,出小报,写大字报,在全国各种展览中写不同字体的美术字和楷书,各种宣传工作锻炼了我,我自己也用心去做,边干边学。
     1978年进入画院后,紧张的创作和对艺术风格的追求使自己忽视了对书法的重视和练习。1990年代后,创作之余我又开始练字,临一些魏碑、草书及小楷,时而写,时而停。闲暇之余我慢慢养成了读帖的习惯,感到提高眼力比手头功夫更加重要,开始着力思考和研究书法与绘画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研读历代名帖中,我慢慢对传统书法产生了新的认识,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书法家只有在传统中反复进出,才有可能达到至高的境界。历代大家都有“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功夫与境界,达到自成一家。书法中最重要的是要讲究法度,法是基础,度是分寸,如果在书法创新中不注重基础与分寸,就不可能获得新的高度。



      从历史的纵向中研究书法大家,传统与发展的脉络会看得很清晰。但在与同代书法家的横向比较中,我们可能看不清自己的位置,而且易于满足,标准也容易降低。如果把自己放在纵向的历史发展中去审视,会使自己变得清醒与冷静,找出差距——我们需要努力的地方太多了。董其昌对学习传统书法的三个发展阶段的精辟论述,是我学习书法、体认经验的重要借鉴。董其昌在从初若印泥的“形模”、“格辙”,到中若印水的“神理”、“神采”,再到终若印空的“顿悟”方式产生自己集大成之艺术风格的境界中,给我们总结了书法创作从渐修到顿悟的过程,这是何等宝贵的经验与规律!



      创新离不开脚踏实地的修为和认识。新观念代替不了真功夫。任何侥幸与自傲都是徒劳的。只有按照艺术的规律去努力才有可能进入新的境界。50年绘画创作的历程使我认识到书法在中国画中的重要性。中国绘画史上如米芾、苏轼、赵孟、文徵明、董其昌、八大山人、徐青藤、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李可染等诸多大家的书法与绘画齐名,在绘画与书法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们的书法高度支撑着绘画的高度,因为在中国画的最高境界中,书法是重要的基础,而不是我们现在认为的造型是惟一的基础。书法与中国画中的线条是世界上其他任何艺术都无法比拟与取代的。在艺术创新中,不少人以急功近利的方法,试图用其他的艺术语言取代中国画中的线条,试图用色彩来掩饰用线功力不足的弱点,试图用印章来代替自己根本不写书法的不足与缺失,如果是这样,久而久之中国画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区别便会渐渐消失,这是应该认真反思的大事。



      任何艺术要想臻于理想的境界,不仅要靠技术、技巧,更要体现境界。书法应是在功夫、技巧与境界的完善结合中才能达到欲求的高度。书法与中国画贵在有书卷之气,这是作者天赋、修养、品格、气质的综合反映,其所产生的静气与含蓄,是无法复制与超越的内在之气,而不是外在简单的视觉张力。书法风格贵在自然,应当去除安排与做作。真正的风格是集大成的产物,是传承有致的血脉,是有源有流自成一家而又为后人所继承的经典。书法贵在有古意,能与古人的意蕴相通,随心所欲但不逾矩。



     我崇尚书法中的平正。平淡是本,平中见奇为最难。我在书法中追求的是清闲之趣、平和之风、庄言之格、宁静之情。我喜欢欧阳修所谈的“闲和严静”。在繁忙的工作中给自己心中留有一席清闲的空间,在复杂的社会中保持平和的心态,在对书画艺术的认识上保持着清醒的独立思索,在人生与艺术上追求宁静致远的境界。



      这几年间,行政事务更加繁忙,整块的绘画创作时间太少,如何利用好这些零碎的时间?于是我把部分精力放在书法创作上,以传统的条幅、中堂、对联、扇面、册页、匾额、手卷等形式,书写历史传统经典中的古文名篇、名诗与名句,把自在的情感与追求书写进自己期望的意境中,这不是结果,只是学习的过程与尝试,用以证明作为艺术家的我,没有白白浪费时间与生命,以此聊作安慰自己吧。

庚寅夏于潜心斋


王明明儿童时期作品











真性情,真风格——读王明明的画

邵大箴

凡艺术家,都重视个人艺术风格的建立,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个人风格的建立是自然积累的过程,艺术家要有坚实的生活基础,要有对客观现实的独特体验,还要有对自我优长与不足的清醒认识,并有相应的表现技巧。对画家来说,这需要时间,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着急不得。有些画家急于想做出自己的风格,因为火候不到,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王明明君的创作在中国画坛受到人们的关注,已经二十多年了,他稳健地在走着自己的路,不断推出自己的新作,鲜明的个人风格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我认为王明明画风的重要特征是“平中有奇”。所谓平,就是平实,不以表面的新奇怪异来哗众取宠,而是用自己扎实的艺术功力来写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当然,如果艺术语言一味平实而无出奇之处,则会失之于平庸。所以如何在平实中求奇,就是一件很难的事了。



潘天寿先生说: “画画以奇取胜易,以平取胜难。” “以奇取胜者,往往天资强于功力,以其着意于奇,每忽于规矩法则,故易。以平取胜者,往往天资并齐于功力,不着意于奇,故难。然而奇中能见其不奇,平中能见其不平,则大家矣。”(《听天阁画谈随笔》)我以为,明明是一位天资并齐于功力的艺术家,他出身‘口香门第、‘刚画世家,父亲王念堂先生能‘日擅画,有深厚传统功力。明明白幼家庭熏陶,有绘画天才,曾几次在国内外儿童画大展中获奖。因为十年荒唐“文革”,使他不能入艺术院校深造,曾到工厂做徒工。但是这段坎坷的人生经历,磨练了他的意志,锻炼了他的品格,更激励他奋发上进。他靠艰苦的自学,靠临摹古人的作品,靠名人的指点,细细体会和咀嚼中国画的原理,一步步探讨艺术的奥秘,终于取得了今天的成就。他的“平中有奇”的艺术风格,是他个人性情的真实反映。



明明天性聪颖、有主见,但为人谦和、真诚,做事勤奋认真。在艺术上他有自己坚定的目标,为此他执著追求,不受外界风潮干扰。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长期以来他在努力培养和提高两方面的能力,传统中国画的写意能力和西画的写实造型能力。前者他依靠临摹古人、全面提高包括书法在内的民族文化修养获得,后者则靠写生训练培养。他求教的前辈艺术家也是来自这两方面,即有的偏重于民族传统技巧,有的则以写实造型见长。他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在维护和保持讲究笔墨语言的传统文人画的高雅格调与情趣的基础上,关注中国画语言的时代性,开拓它的表现题材,丰富它的表现能力。



我觉得明明长期以来的艺术实践,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思路向前推进的。他孜孜以求的是如何在整合两种技巧时,使自己的创作更渗透民族精神,更具有时代气息和更具有个性特色。我想说,因为明明没有受到学院系统的写实造型训练,他身上没有沉重的写实“包袱”,在吸收写实技巧将其融人笔墨写意体系时,显得更为自信和更能驾驭自如地纳人意境美的构架之中。在好手如林的当代中国画坛,明明有别于许多“中西融合”的同道们的,可能正是这一点。由于他的作品有一种传统文人画特有的清淡的儒雅气息和淡泊的宁静情绪,而又有相当的视觉吸引力,所以它们既可供人把玩品赏,又适宜于陈列、展示于现代建筑物内。



明明是多面手,能工能写,能用以线勾勒为主的手法作画,也能以块面和色彩造型构思,擅长塑造人物形象,也钟情山水、花鸟,能画“大品”,也能画“小品”。他在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作多方面的尝试和探索。因为他视野开阔和拥有多种手段,他的画面语言非常丰富且多变化。他的“大品”在恢宏气势和整体效果中,注意细部、细节的精致描写,注意讲究笔墨情趣;他的小品寄情写意,潇洒飘逸中又不失严瑾,读来令人陶醉。



不论明明用何种技法作画,有一种精神始终贯穿其中,那就是他对大自然的虔城,对艺术的执著。他在为“回归自然”为主题的个展所写的《我的活》中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引导我们与自然融为一体。我向往回归自然,返朴自然。” “大自然多么丰富多彩,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我都要去表现。”确实,宁静的、沉默不语又充满灵性的大白然,不仅给予他创作上的激情和灵感,而且还帮助他体悟到人生与艺术的真谛。他做人实在,做事稳健;他的创作态度沉稳,心情虚静。他说:“作画需要沉静,任何杂念和浮躁都能从画面上反映出来。心境平和,摒除妄念,潜心研究,才能逐渐有所进步。”(同上)应该说,他的这种态度是他在艺事上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还需要指出的是,明明在艺术创作中能正确处理自我与大众的关系,他珍惜自己的个人爱好,但不陶醉于小我的情趣;他注重形式美感,又不沉湎于形式技巧,他尊重广大人民群众对艺术的需求,在适应群众审美要求的同时,用白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与水平。他的画是雅俗共赏的。



明明说:“艺术之路,越走越难。”(同上)我想这不是他自谦之词,而是他在创作过程中的深切体验,这也说明他在不断地为自己树立新的奋斗目标。相信虚心好学而又自信的明明,在未来的艺术征途上,会不断有新的成果奉献给社会。







沉静中思索,寂寞中升华

王明明

我在林中漫步,静听松风在耳边掠过;我在瀑布溪边小憩,感受到震撼心灵的狂吼与潺潺流水的细语之声;我在湖边冥思静坐,一片寂静中体悟大自然的气息。大自然的美进入我的心田,使我沉静、遐思,感到心灵自由的真趣和怀古幽情的沉思。



在当今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中,人们尽最大的努力去工作,使自己得到欲望中的满足。生活富裕了,但人们又觉得缺少了什么?于是又急匆匆奔向山林、原野,寻找失去的东西,使自己浮躁的心得到一分安闲,以求一种心里平衡。空寂、旷达、淡泊、宁静和至静之极的境界是古人先贤所追求的境界。沉静中才能有所悟,寂寞中才能得到精神升华,自己是否缺少这种境界呢?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中,山水之美与人格之美是互相映衬的。人们对自然敞开自己的心灵,体验和感悟自然与人生,产生了脍炙人口的文学名篇,留给后人美好的遐想和由衷的赞叹。历代的艺术家们被这些名篇所打动,他们向往圣人、先贤、仁者、智者所描述的超凡的境界,而创造出一幅幅巨制佳构。   



我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体悟山水的千变万化,感悟先贤们的名篇与名作,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从而产生了创作的激情与思考。   



手卷、册页、扇面是传统中国画中的特有形式,历代艺术家们创作了很多名作。我喜欢用这种形式来表现传统题材。在二十年中我不断地用这种形式来重温和诠释这些题材,从而使自己慢慢地进入传统,表达自己回归传统,感悟古人的心境与情思,寻找自己心中的一种归宿。   



我是在批判传统,鼓励革命、创新的环境中成长的。从批判中思考,到学习、继承传统,我经历了曲折的心路历程。这可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吧!世界各国的历代艺术都是在尊重前人的基础上发展的,一代代生生不息。当今多元的社会中,我们的批判多于继承,盲目多于思考,自负多于自信。在怀疑我们民族文化的氛围中,又能产生什么样的大师呢?后人又如何评价我们呢?   



我们在发展中国画的过程中,研究中国画的艺术规律比技法更重要,研究中国画的精神比时髦观念更重要,调整自己的艺术心态比批判别人更重要。艺术需要发展,艺术家需要发挥个性,但这应建立在尊重前人、同道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否则艺术不能健康地向前发展。 



怀古使我的精神得到净化和升华,寄情表现了我在艺术上的追索与创造。这就是我此次展览的目的所在。 

王明明 2008年于潜心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