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摸过很多脉,等于摸过很多人生丨正安

 lin-lian 2017-07-26

脉学在中医里面是一个很具有代表性的话题,我们提到中医就相信中医一定会诊脉,而现在,我们会看到并不是所有的中医都很会诊脉。熟练掌握脉诊的中医,可能不在多数。甚至于有些说法说“望闻问切”,里面的“切(脉)”在第四位,认为脉诊并不重要。其实,脉诊是证候诊断的重要指标。内经曰:“号其脉,知其病,命曰神”,属于诊神的层次。

古代是很重视脉诊的。《黄帝内经》里面说到,“凡用针者,必先诊脉。”但现在去看,一些针灸医生是不诊脉直接针刺的,这可能会是个问题。另外,在《伤寒论》里面的原文,也阐述了大量的脉证对应的疾病判断标准,比如“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专门论述脉诊的经典还有王叔和的《脉经》和李时珍的《濒湖脉决》等等。

广大的中医爱好者,更是愿意相信脉诊的神奇和独特之处。影视作品中所说的“悬丝诊脉”,通过脉搏就知道对方有没有怀孕等等这些故事,是否真的存在呢?我们能不能通过学习,真正凭着脉诊就可以去诊断出来身体里面的诸多疾病呢?

我所知道并且在学习的“寿氏脉学”,就让我获益匪浅。它跟现在流传下来的一套寸关尺的脉法是不一样的。我先介绍一下寸关尺的脉诊方法。

传统寸关尺脉法

从太渊穴开始,向下数叫做寸关尺三部。每个部分的可以放一个手指头,左手是心肝肾,右手是肺脾命门。可以通过这样的脉诊判断五脏六腑的阴阳盛衰虚实的状态。随着不同的深度,随着按下去的指力,不同的深度,可以诊断出来从表皮一直到内脏,甚至骨深度的变化,这个我在天下无疾老师那里可以看到他可以脉诊到九层,九个层次的诊脉。这是传统脉学的一部分。

寿氏脉法

那我们再说一下寿氏脉法里面的脉法的诊断,它是来源于《黄帝内经》中的《三部九侯论》和《脉要精微论》里面的脉诊方法。

这种诊法,其实我跟大家简单一说你就明白了。那就是在太渊穴左右呢,是人体的头部,一直往下走呢,是人体的足部。说白了就是一个人躺在你的手臂上。然后你就要摸就它每一部的分布就行了。寿氏脉学的诊断部位,是寸、关、尺、尺下一和尺下二,基本上是放五个手指,这样一个高度就可以从头到脚都摸遍了。

寿氏脉学里,集合了传统脉法里诸多诊脉的指标。

比如说呢,这个脉位(浮中沉)、脉力、脉率、脉律、脉形、脉势等等区分开来。比如说我们讲到这个脉型里面的就是有这种,血液的稀浊,血管的细紧,等众多的脉象,就可以直接判断血脂、血流变、血管变硬的程度等等。大家学习脉学呢,要多去感知。可以根据书本上的一些描述,比如说像刀刮竹一样啊等等,来慢慢揣摩和练习。

脉象图

比如里面讲到一个芤脉,芤脉是什么意思呢?芤字一个草一个孔,它相当于葱管一样,大家都知道那个葱管看着郁郁葱葱的,里面却是空心的,一按下去的时候,那个脉管会陷下去,这就是一个芤脉了。芤脉的脉象相当于人血管里的血少了,供血不足的血虚、贫血这样一个状态,就叫做芤脉。

那寿氏脉学里面的芤脉讲的不是一个脉管的芤,而是一个部位的芤,比如说摸到眼睛这个部位的时候呢,如果陷下去,说明这个人的眼睛视力有问题,或者是耳聋的人,摸上去也一样。或者是脏器已经被切除的人,你摸上去也是这个样子。

辨病脉法是直接诊病,现在即便是会诊脉的中医,他会告诉你的症候,但是你听了还是会很懵,这时候就要去求助辨病的脉法,他是直接诊病。这就是寿氏脉学直接诊病研究领域。

寿氏脉法里的心理脉

再一个,比较神奇的就是寿氏脉学诊心理的方法。大家知道,其实心理跟疾病之间是一个很相辅相成、错综复杂的关系。有很多患者因为情绪不好而致病。

比如说家人去世后这个人很抑郁,或者范进中举过喜而失心疯等等是因为情绪造成的。那有很多疾病是因为得病以后慢慢情绪也不好了,比如说得了癌症的人心里会不舒服。

前两天我帮一位女士脉诊,我刚把手放上去直接就说了,三个月之内有过一次特别伤心的经历,不但能够知道她很伤心,而且还能够顺着这个伤心的信息去看是什么引起的。另外一位女士的疾病是去年二月份开始得的,然后我顺着这个脉往里走,看到原因是二月份的时候是因为生意场上的事情谈不拢,让她很纠结造成她不开心了引起了重病。经过询问,患者都回忆起了疾病发生前这些事件的场景。

所谓心病还要心药医。比如说到抑郁症,朋友就会说劝患者开心,要陪伴他,他愿意怎么着就怎么着吧,这些都没有错,但是你要知道一件事情就是,如果你不了解他为什么抑郁,终究解决不了他的疾病,这叫“心病还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

那寿氏脉学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它能够在心理层面上诊出这个人当时的心理状态。寿氏脉学通过“抑郁毯”这个脉象判断患者是否有抑郁症、程度、发病原因和其他重要线索。

心理脉的作用

说说这套脉法有什么用。其实,我们要反过来去看,而不是说我们摸这个脉的时候,我多能去窥探患者的病情和内心世界。摸脉是为了治疗,那“寿氏脉学”跟治疗是怎么样去关联的呢?我们就去讨论一下疾病的诸多层面。一个是我们看到发热啊呕吐啊等等的症状,通过症状去把握疾病。

比如说我们知道“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后面几个是症状。通过症状来辨证论治,有可能发烧低烧,轻度腹泻,再通过其他的指标可能判断这个人是胃肠型的感冒。有的时候我们是可能针对症状选择治疗方式的。

按照症状去治,是治病的第一个层次。第二个层次就是对证。就是说我要知道在中医上讲的什么证候,脾失健运啊,还是心肾不交啊,这些证候名都是通过一系列的症状罗列出来之后,再去看你的舌苔,你的寸口脉或者是人迎脉或者是太溪脉等等。我去判断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症候,这个症候更接近于疾病的本质,所以这个叫做辨证论治,这是疾病的第二个层面。

疾病第三个层面就是心理的状态,心理的状态呢,要看你到底现在是七情的哪一个,喜伤心,怒伤肝,恐伤肾等等,我要去看一下到底现在你这个人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比如肾虚的人萎靡不振,没有智慧没有志气。脾虚的人思考能力弱。抑郁症看看是不是肝主疏泄的功能出了问题。

情绪跟疾病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那么是什么造就了这个情绪,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我要去看明白,当我知道你的病因是什么的时候,再帮你疏解。比如说很多孩子在六岁三岁之前很少得到父母的关爱,他可能这一辈子就会失去了安全感,可能也会有其他的疾病出现。我们看到的是症状,但是不知道他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所以就出现了很多的疑难杂症。这是第三层次就是心理学的疾病,就说你在何时何地,因为什么样的原因而让你致病,然后去把那个结打开,心理的疾病就好了。

辨病、辩证、辩心理外,还有寿氏脉学辩社会适应性的第四个层面。所谓“性格决定命运”,我们又可以通过寿氏脉学辨社会适应性来判断性格与疾病,甚至社会关系,来帮助人们调整心态以远离疾病生活方式或者说是“心智模式”。

传统中医说“上工治未病”,只有通过有限信息判断捕捉、甚至预测生命体随时间的生理、心理变化,才有可能谈到对于“未病”的治疗。这一点,我对寿氏脉学充满信心。

通过寿氏脉学,你可以逐步加深自己对生命、中医和疾病的认知。其实对我来讲,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对人生的洞见,当你摸过很多人的脉的时候,其实也等于摸过了很多的人生。在这些人生中经历的变化,这些疾病的变化,这些心理状态和前程的变化当中,你会体悟到很多的真理,然后才知道做人应该怎样做,以后的生活应该怎样去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