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书推荐:《中国茶道》

 水木年华138 2017-07-27
茶书推荐:《中国茶道》

《中国茶道》/丁以寿、关剑平、章传政主编

出版日期:2011年8月

内容梗概:茶道是茶文化核心。本书讲述中国茶道的概念、构成要素以及形式,中国茶道与文学、艺术、宗教的关系,中国茶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推荐语:《中国茶道》全面及深入的讲了中国茶道的来源、历史以及发展。简单、客观为大家呈现出中国茶道艺术。书中引用了大量历史典籍和诗作,更具阅读性,让大家轻松的了解中国茶道的故事。

内容亮点:古代茶道观的发展,当代茶道观概况,茶道与花艺,茶道器具,泡茶道简史……

精读笔记

茶书推荐:《中国茶道》

一、古代茶道观的发展

说到古代茶道观,可以从唐代诗人、学者释皎然说起。释皎然长期从事诗歌创作和理论研究,而且也是著名的茶人,曾著有《茶诀》一书,可惜已失佚。他与茶圣陆羽结为忘年之交,也是写茶诗较多的一位。他写的茶诗内容涉及面广泛,诸如采茶、制茶、煎茶、茶会、茶道、茶人等。

唐德宗曾于贞元八年(792年)下旨征集释皎然的诗,不久后皎然便逝世,故“茶道”一词的出现不会晚于8世纪末。

与皎然同时代的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记载过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等。陆羽《茶论》(《茶经》的前身)详言“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常伯熊又对陆羽《茶论》进行了“广润色之”,致力于茶道的推广,终于使得“茶道大行”。从封演文中来看,此“茶道”是侧重于煎饮法的“饮茶之道”。

到了明代,张源在其《茶录》一书中单列“茶道”一条,张源的“茶道”概念含义较广,包括造茶、藏茶、泡茶之道。

晚明时期泡茶流行,但煎茶和点茶已被淘汰。最具代表性的陈继儒的“茶道”则包括“蒸、采、烹、洗”,为“制茶、泡茶”之道。

由上可知,中国古代的“茶道”概念,不仅涵盖“饮茶之道”还包括了“采茶、制茶、藏茶之道”,含义较广泛。

二、当代茶道观

中国茶道衰于近代,复兴于20世纪末。随着中国茶道的复兴,人们感到有必要对中国茶道的概念予以科学地界定,一些茶人、专家、学者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

有人认为,茶道是艺术,是修身养性的手段。也有人认为茶道是一门以饮茶为内容的文化艺能,是茶事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是社交礼仪、修身养性的道德教化的手段。而梁子的茶道概念包括制茶在内:“茶道,是在一定的环境气氛中,以饮茶、制茶、烹茶、点茶为核心,通过一定的语言、身体动作。器具、装饰表达一定思想感性,具有一定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综合文化活动形式。”但无论是谁,关于茶道的定义,都抓住了茶道的一些本质特点,各有千秋。

茶书推荐:《中国茶道》

三、茶道与花艺

对于花卉的审美恐怕是人类共同的趣味,我国拥有的珍花异草种类繁多,进一步扩展了中国人在花卉审美世界,激发了人们对于花卉的热爱。人们根据自己的心愿,随意拼配并从经验中得出一些规则,于是插花艺术应运而生。

1、插花理论的确立

宋代花卉园艺有很大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园艺技术的进步上,也表现在对于各种花卉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上。宋代宫廷,有这恐怕是中国传统社会规模最大、展示方式最丰富、品种最多样的赏花会。

插花不仅出现在贵族、文人的生活中,同样属于平民百姓的快乐生活,这也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宋代人们普遍的修养和情趣。在宋代确实出现过盆景插花的服务机构,所谓的四司六局。而现存最早的系统论述插花的专著出现在明代,而且是出现了一批这样的专著,其中最著名的恐怕是袁宏道的《瓶史》。书中对器皿的选择、花材的种类、花束造型的选择、花束与器皿的呼应、花材的处理以及水的选择、布置与保养等方面都有提到。而作者袁宏道的人生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后人,包括《瓶史》在内的明代插花理论与方法不仅为清代、现代的中古插花所接受,而且被日本所遵循,因此而形成了宏道流插花流派。

茶书推荐:《中国茶道》

2、花与茶的结合

中国茶文化酝酿与魏晋南北朝,尽管没有关于茶会使用插花的史料记载,但是文人宴会待客时都会使用插花做为充分的铺垫,事实上茶会就是采用了酒会的形式进行。

在唐代,茶会与花卉的结合终于在文献记载中出现了。从《全唐文》中可以看出,室外举行茶宴,专门搭建了花台,使得与会者得以坐在席位上摩挲花枝。

唐代诗会、酒会多配以花卉鉴赏,而中唐以后茶会与诗会的结合更加普遍,花卉频繁出现在茶会中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唐、五代的插花与生活文化诸要素紧密结合,茶与花的结合也已经完成,并且作为中国的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生活方式传播到了日本。在憧憬中华文化的嵯峨天皇的大力支持下,日本饮茶文化盛极一时,被称为“弘仁茶风”。其间也有不少关于茶的诗文唱和,仲雄王的《谒海上人》颇为具体地描述了饮茶场景:

石泉洗钵童,炉炭煎茶孺。

……

瓶口插时话,瓷心盛野芋。

诗中不仅列举了钵、炉等茶器,还提到了插花与佐茶的食品。更重要的是,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文化被作为文化传播的对象,因此可以反过来证明唐代花与茶的结合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生活修养。

茶书推荐:《中国茶道》

四、茶道茶具

茶离不开茶具,其中陶瓷制品往往是最基本的茶具,其中寄托着茶人的情怀,反映着茶人审美意识的流变。

1、俭且质的茶具

中国茶道酝酿与晋魏南北朝的标志之一就是以独特的审美观点选择茶具,于是茶具不仅仅是饮茶的工具,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符号,传达着茶汤难以传达的信息,或者说茶汤的意义也要通过茶具来传达。中国也是世界最初的茶具所传达的就是“俭且质”的象征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艺水平的提高、审美观念的变化,帝王贵族、巨商富贾率先使用工艺性强的金银等质地的器皿,并成为酒具的主流。这时茶人以其独特的审美眼光,反而选择了被酒会抛弃的器具,由此发展而来的茶具更加突出了自然、质朴的属性。由此看来,节俭、自然、自我约束的文化精神在晋代便已形成。需要强调的是陶匏的文化象征意义是高度提炼的审美意识上的自然、质朴,不是指日常生活中的简陋粗糙。

茶书推荐:《中国茶道》

2、茶具的发展

陆羽在《茶经》中倡导他总结的饮茶方法,由于他的权威性,使得这个模式被广为接受,其他茶人在此基础上演绎发展,“于是茶道大行”。

饮茶方法与茶器直接关联,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归纳的茶器被世人作为一种定式称为“茶具二十四事”。由二十四件器具组成的茶器缺一不可。

陆羽总结的二十四器包括:风炉、装炭的筐——筥、将炭打碎的工具——炭挝、夹炭的筷子——火夹、烧水的锅——鍑、鍑的支架——交床、夹饼茶炙烤的筷子——夹、放置所烤饼茶的纸囊,将饼茶碾磨成粉末的碾、存放末茶的罗合、舀取茶末的工具——则、盛放清水的水方、过滤水的漉水囊、分茶汤的飘、搅拌茶汤的筷子——竹夹、装盐的鹾簋、存放开水的熟盂、喝茶的碗、收放碗的畚、洗涤用具——札、存储沸水的涤方、盛放渣滓的滓方、擦拭器皿的巾、陈列茶器的柜架——具列。以上茶器最后收纳入“都篮”,用《封氏闻见记》的说法,就是“以都统笼贮之”。

在这些茶器中,关于茶碗的记述最为全面。陆羽对全国的茶碗进行了分类比较,最终把越窑青瓷作为首选茶碗,集中体现了陆羽的审美意识,集成了晋代杜育的认识。而更多地反应陆羽社会价值观的茶器是风炉,他不仅在炉体上刻写了八卦,还在炉足上对于所刻八卦加以说明。在标志年代时,没有使用具体的年号,而是说“圣唐灭胡明年铸”,与平定安史之乱联系起来,反应了陆羽强烈的国家民族意识。

茶具的发展处了唐代二十四器以外,在宋代茶书中,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很有特色,审安老人主要以茶具的质地为姓,借官职名为十二件茶具命名,并按图配上赞语,表彰其功用。

茶书推荐:《中国茶道》

因为宋代没有类似唐代《茶经》那样逐一统计茶具的著作,所以《茶具图赞》显得不那么明确系统。其实由于宋代点茶方法多种多样,茶具的种类远不止此,蔡襄《茶录》中还记载了茶笼、茶钤、茶匙等茶具。茶碗和茶筅是宋代的标志性茶具,茶碗集中体现了宋代的审美特征,而茶筅大大提高了点茶的效率和质量。这种用茶筅直接在茶碗里点茶的方法为日本茶道所接受,并使用至今。

到明代中叶,瀹饮法已经相当成熟,并整合出一套茶具,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名之为“茶具十六器”。紫砂壶是茶具中最能体现明清以来茶人的审美意识,也是最具标志性的茶具。不过,明清两代赋予最丰富精神内容的茶具仍然是风炉,惠山竹茶炉便是其代表。

高濂的“茶具十六器”似乎有意针对陆羽的“茶具二十四器”,但是瀹茶茶具在实际使用中随意性强,很少有人成套使用,这也与明清饮茶游戏、礼仪的特性被弱化,成为日常饮食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密切相关。不过今天的中国茶艺倒可以借鉴高濂的思路组合现代茶具。

茶书推荐:《中国茶道》

五、泡茶道简史

泡茶酝酿与宋、元至明朝前期,形成于明中期。兴盛于晚明至清朝前期,衰于清朝中后期及民国,复兴于20世纪80年代。泡茶道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广泛,并远传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对韩国茶礼和日本煎茶道影响很大。

茶书推荐:《中国茶道》

1、泡茶道的起源

泡茶道是中国茶道的又一代表形式,自明朝中期形成依赖流行至今。

泡茶有两个来源,以是源于唐代“痷茶”,而是源于宋代点茶。陆羽倡导煎茶,故对这种“痷茶”持反对态度。用瓶、缶泡茶时斟茶总是不便,于是改用有柄有流的壶来泡茶,斟茶也方便,从而形成壶泡法。中唐的“痷茶”实是壶泡法的萌芽。在宋代的点茶法中,略去调膏、击拂,便形成了末茶的冲泡。进一步将末茶改为散叶茶,就形成了“撮泡”。从南宋画家刘松年《茗园赌市图》和《斗茶图》中推测出撮泡大约萌芽于南宋。从文征明、唐寅在正德、嘉靖年间所作茶画可以判断,到明朝中期,直接冲泡散叶茶的泡茶发法渐渐取代了碾磨成粉末的点茶法。所以说,从南宋历经元代,直至到明中叶,是泡茶道的酝酿时期。

茶书推荐:《中国茶道》

2、泡茶道的形成与发展

明朝前期,延续宋、元以来的点茶法,到了中后期,泡茶发兴起。《煮泉水品》中提过,在茶瓯中冲泡芽茶,这是关于明朝撮泡法的最早文献记载,表明杯盏撮泡法在明朝嘉靖年间已经开始流行。而从张源《茶录》的记载来看,泡茶道茶艺包括备器、选水、取火、候汤、洗茶五大环节。

明代具代表性人物,张岱不仅嗜茶,而且识茶,从制茶到品茶,无一不精。积多年的经验,张岱曾撰有《茶史》一书。由于战乱,张岱逃难避乱,在匆促中稿本三十,只存序文,成为中国茶史上的一大损失。除此之外,对泡茶的兴盛和发展有贡献的,还有陆树声、徐渭、高濂、袁宏道等人。

茶书推荐:《中国茶道》

进入清代后,泡茶道开始衰退,但并非销往,而且在局部地区还有所发展。作为中国茶道的代表工夫茶道就形成,兴盛于清代。工夫茶主要流行于广东、福建和台湾地区,是用小壶冲泡青茶(乌龙茶),属泡茶道的一种,主要程序有治壶、投茶、出浴、淋壶、烫杯、酾茶、品茶等。到了民国,战乱频繁,茶道低迷。新中国成立后,包括茶道在内的传统文化曾经一度受到批判,中国茶道跌入低谷。

中国茶道的复兴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复苏,进入新世纪的新发展阶段。台湾是现代中国茶道的最早复兴质地。大陆方面,在茶道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上有突出表现的则有庄晚芳1990年在《文化交流》杂志上发表的《茶文化浅议》中明确主张“发扬茶德,妥用茶艺,为茶人修养之道”。他提出中国的茶德应是“廉、美、和、敬”,并加以解释为廉俭有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事,敬爱为人。

茶书推荐:《中国茶道》

综上所述,泡茶酝酿于元代至明代前期,正式形成与明代后期,鼎盛与明代后期至清代前中期,衰于晚清至民国。在20世界80年代以后,重新走上复兴之路。

丁以寿简介: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徽省茶业学会副秘书长.安徽省徽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主编或独著《中国茶文化》《中华茶道》《中华茶艺》《黄山毛峰》,参编或合著《茶文化学》《中华茶文化》《中华茶史》《中国茶艺》《中国茶谱》《茶席·茶会》,发表论文40多篇。

关剑平简介:日本立命大学文学博士,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研究员,南开大学博士后,现任浙江树人大学人文学院茶文化专业副研究员、中国食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长期致力于饮食文化的研究。专著《茶与中国文化》《文化传播视野下的茶文化研究》,主编或参编《禅茶——历史与现实》《中华茶文化》等论文集及教材7部,发表论文70篇,主持国内研究课题21项。

章传政简介:茶学博士、博士后,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茶史研究室主任、副教授,安徽省徽茶文化研究会历史,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主持安徽省教育厅项目“安徽茶叶科技发展史及其学术评价”、安徽省博士后科学基金“徽商经营茶叶模式及绩效研究”等课题,参编《中华茶道》《中华茶史》《世界茶文化》《茶学研究法》等教材,编著《轻松自制养生茶》。(本文来源:一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