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天卖两万套的”妖书“背后的启示

 我的小夜曲 2017-07-28

       最近,一部叫《S.》的书在图书圈成为新闻事件,根据公开的信息显示,该书24小时内首印两万套就全部售完。最终在一天内销售额突破100万元人民币。在这个年代,竟然还有书可以一天卖出这么多,所以被称为“妖书”,一天两万套的效果也确实是“妖气十足”。至于《S.》是什么类型的书?究竟什么原因能如此火爆?且听小编细细道来。

       《S.》 最初的构想来自《星际迷航》和《星球大战7》的导演J.艾布拉姆斯,他在一次旅途中遇到一本陌生人留下的书,扉页上写着:看完请留给下一个读者。他深受启发,构想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一本书如何才能连接起两个素未谋面的读者,2011年,艾布拉姆斯找到《S.》的另一位作者道格·道斯特,两人携手将构想变成了现实。一本1949年出版的《忒修斯之船》,两个现代大学生的手写交流批注,23个大小附件,围绕着谁是作者石察卡?这一谜题的探险,组成了《S.》。

       《S.》与普通的书有很大不同,打开黑色的函套,你能看见一本1949年出版的旧书《忒修斯之船》。翻开《忒修斯之船》,会发现在微微泛黄、布满咖啡渍和霉斑的书页上,写着多种颜色的手写字体,蓝色的、黑色的、橙色的、棕黑色的……更有意思的是,除了这本《忒修斯之船》,书内还附有 23 种附件,比如信笺、旧照片、地址被涂黑的明信片、罗盘、甚至还有一张写满了字的餐巾纸……

       阅读本书时,你是破谜者。你需要利用附件与所有线索来解密:石察卡是谁?你是谁?书为什么会到你手中?所以,《S.》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悬疑小说,阅读它的过程,更像是一个游戏,一次探险……

       这是最不可能被电子化的一本书,为数字时代纸质书如何做到无可替代做了最好的示范。读者翻开即是参与其中,成为故事的一部分。当历史照进当下、虚拟照进现实、四维空间照进二维平面,这本书用精妙无比的构思与拟物如真的设计,营造了一个只有纸书才能实现的体验空间,无论是电子游戏还是VR、AR都无法再现。这本书告诉我们,纸质书也有无尽的可能性等着我们去发现。

       如此看来,这本书是属于小众书籍,如此一来,这事就非常有意思了。

       小众书能大卖,这对图书圈来说,本来一个小概率事件,《S.》的成功,确实值得图书圈好好地琢磨一番。自媒体卖书,这本来不是什么新鲜的事,前有罗辑思维,后有各种大V店,为什么每次出版商都能在自媒体方向整出点动静来?出版商和自媒体如今两人打得如此火热,这背后的给人的商业启示确实有不少。

       流量,这个一直不被出版商所重视的资源,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一夜间就成了大家手里的香馍馍,网络世界没有点流量,想卖好书还真心不行。实体书店的流量被图书电商给打残了,对于图书发行多少有点有心无力的意思;线上发行,就那么几个图书电商平台,对于出版商来说,显然是僧多粥少,不过大家整的;出版商想要活下去,自寻流量也就成了不得以而为之的事了。

       自媒体,特别是有一定知名度的自媒体,流量是他们手中的“王牌”,可是对于自媒体而言,流量的变现却一直是困扰大家心头上难事。自媒体广告收入看起来很美,其实绝大部分自媒体在这方面都会自己的难言之隐,不管什么类型的媒体平台,广告多了,也一直会招用户“嫌”,开辟其他收入模式,这也是自媒体孜孜不倦的追求之一。

       自媒体卖产品就是其变现方式的一种,而卖书则是其中最为理想的产品之一。书本身就给人很逼格,在自媒体上卖书,用户的抵触情绪可能是最低的一种商品了。如此一来,出版商和自媒体自然而然就走到了一起。当然,这里面还有一点对出版商很重要的,那就是如果双方达成合作,出版商是可以省下大笔推广费用的。

       自媒体卖书实现流量变现,出版商通过自媒体卖书,省下宣传推广费用,大家可以说是皆大欢喜。如此好的模式,为什么没有形成一种规模效应了,或许这中间还有不少问题需要研究吧!对于今天的出版商来,图书电商渠道依然是图书发行的主力,实体书店是不错大补充,其他形态,诸如自媒体形式售书,依然属于有效的尝试而已。

       卖书终究不是自媒体的主业,不论是图书品种,还是发行规模而言,毕竟还是属于小而美的范畴,出版商也不可能全指望自媒体来实现盈利,这是个现实。那么出版商自己能不能玩自媒体?这不用大家想,出版商一定会有这方面的尝试的,然而,事实证明,“术业有专攻”这话可不是白说,这多年来,出版商玩自媒体是鲜有成功的案例出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自媒体卖书只是有益的补充而已。

       《S.》的成功这事说明,网络时代卖书就得靠流量,没有流量的支持,国内每年三四万种新书,绝大部分都只能卖出去几千册而已。这可能就是目前各大出版商最为头疼的部分,新书没有营销预算,没有流量支持,即便是登陆各大图书电商平台,也不过是个摆设罢了,想到这些出版商们说“不做书死,做书等死”的抱怨的话,也就可以理解了。

       自媒体卖书应该给出版商另一个启示,出版商要找哪些有巨大流量的平台和媒体合作,不管是门户网站,还是视频平台,或是直播平台,只要有大流量的地方,就一定有图书销售的机会,当然,出版商应该根据各种平台采取不同的项目策划,摆正与合作方的利益关系。帮助合作方利用自身的流量把合适的“好书”卖出去,这是出版商跟流量方合作的应有之义。如果只是想着别人免费帮您宣传,这事不干也罢!

       由此看来,出版商自身的流量的培育和构建始终都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越往前走,出版商卖书对于流量的依赖就会越大,出版商获取流量所需支付的费用也就会越多,这是行业发展和业内竞争的必然。

       自媒体卖书有其吸引力的一面,对出版商而言,此事最大意义还在于出版商关于流量的价值的再认识,出版商和自媒体卖书,不可能本本都会有如此傲人的数据,如果下一本书没有了亮力的数据,双方的合作前景也就可想而知的。更多的选择权依然是在流量平台一方。

       关于出版商玩流量这事,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出版商应该跳出卖书的框框,真正地设身处地地为读者着想,如今已经过了出版商出版什么,读者只能买什么的年代,而是读者需要什么,出版商就该出版什么的时代了;以读者为中心的出版服务体系一定会在未来逐步地形成,跟不上节奏的出版商被淘汰是很自然的事情。

       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出版商的流量平台成为与读者沟通交流的平台,读者需要什么?想读什么?这些信息一定是平台与读者之间不断的互动产生,所谓的大数据,就是指这些信息部分,读者只有认为出版商的流量平台对自己有价值,他们才会持久地关注和点赞的。卖书,只是出版商流量平台的附属服务之一,这才是出版商最应该干的事情。

       流量为王这句话,对今天的出版商来说,同样适用。


▼点击蓝色小字出书即可订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