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咏春拳真的法无五行吗?

 阿量亮 2017-07-28

以前讠永春拳里有个动作名为“两仪”,其实就是扎马转身180度,叶问改名为“180度转马”,还有“人走弓,我走弦”则表述成“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咏春拳真的法无五行吗?由此可见一斑。五行八卦弓弦等理论皆是咏春拳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一些动作和专业称谓顿时让初学者明白无误,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文化的结晶,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祖宗代代相传沉淀下来的文化。

一听到“...金木水火土、阴阳五行、八卦...”,眼前就是一副画面感极强的江湖术士算卦的迷信景象。然而, 这种东西真的是迷信吗? 还是多少年来教育、影视文艺作品刻意给我们的假象? 各位受过9年制义务教育,再加高中3年、大学4年教育出的新一代。用现代科学思维体系来, 解释整个宇宙的事物,虽没解释出多少来,但早已伴随现代化进程,深入到每个人的骨髓。对于那些一上来神神秘秘看起来并“不科学”的预测和思维方式,很显然是抵触的。之所以定义“不科学”,是因为用我们被教育灌输出来的思维体系和它们那些完全格格不入,完全看不懂。但正科班学出来的现代化科学知识体系,仅仅只有几百年的历史,如今还每天不断地刷新认知,甚至还不断地否定自己已经成型的理论,这个科学体系不可谓不严谨,只是还很年轻罢了。而基于易经的阴阳五行等传统思辨体系确有着至少5千年的历史,自产生当初就从来没变过,并且演化出了许许多多的实际应用,一直延续至今。因此,用这几百年诞生的科学思维方式难道就没有能力解释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经典吗? 还是这几千年延续下来的所为经典确实只是个迷信?阴阳五行到底科学不科学? 德国启蒙运动中伟大的全才科学家莱布尼茨,就是因为受了伏羲八卦图的启发而提出了二进制的思想,被称为现代计算机之父;他还根据伏羲和老子的阴阳学说,开创了德国古典思辩哲学,即辩证法的雏形。欧州近代文明和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入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要建立起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没有文化的自信,文化的软实力就无法真正地提升起来。

在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咏春拳则用五行力法通过对运动本身所呈现的固有的一种规则而持续的运动来预测对手的下一个动作而取得制敌先机。

五行力法

金形而行去力贯指尾尖

木形而行曲力贯小臂底

水形而行平力贯臂骨横

火形力上形升力贯桥面

土力沉行力贯肘及桥底


五行相生相克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生克变化:金生水盖力浮尘,木吐火吞土底金。

木力要标清,水一割平,火力向上升,土力沉行,金力骨眼外出力。(飘即水力横平带两边)


马步:步行米字,米小密密专钻空,欲学此拳要精通、横行直走成米字,专铲敌手前后裆,米字形马是五点梅马之一种,行米字步一般以单为主,敌有二人不宜八卦打斗,如有二人你应用离桥一法破敌,此八卦步之打法最宜擂台上的单对单打。

步行米字,走向八卦马步形成定马与拖马为主,用膝顶撞敌膝或用膝内外摆扣敌膝,有:进、逼、追、溜、拖移、闪、跳、横拦午、穿、退。对敌一般行丁字马,四平坐马要收腹合胸,练碌桥有时此种马。

肩要沉松马要稳,起脚不过胸,过胸中人亦无用。浮也。

步法:步步平衡不松紧,前挎后拖穿左右。

动如疾风静如松,对方偏身我斜插。

敌退上步顶死他,(马头顶敌马头)。

逢敌退远偷步顶,一步能拖拖步上。

步到手到身亦到,三到连贯要同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