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用大承气汤案例

 xcaq 2017-07-28

《伤寒论》

应用大承气汤案例 (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 703人已访问

     一、口疮
       秦亮医案:陆某,女5岁,于1987年10月29日初诊。病起3日,舌尖及颊内见有7枚黄白色的溃烂点,大小不等,疼痛拒食·烦躁,口臭流涎,溲赤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体温37·5"C'曾用西药治疗罔效。血检:白细胞10600,中性72,淋巴28。治宜通腑泻火,方投大承气汤。药服1帖,解稀便5次,其味热臭,烦躁止'口臭除.前方去大黄、芒硝,加连翘10克,川连1·5克,继服1帖'口疮已愈。(陕西中医)
       按语:口疮发于胃肠燥热者,临床较为常见。燥热不去'胃肠不通,则口疮每反复发作不愈,临床用承气汤治疗有较好疗效。久治不愈之口疮,亦可考虑使用本法。
      二、头痛头晕
       覃海能医案:陈某,男,59岁,1983年7月13日入院。头痛且胀2天。1977年以来血压波动在150~170/90~98毫米汞柱,时觉头晕而胀,平时间歇自服复方罗布麻等药。前晚因暴饮,头痛且胀,口苦口干,纳呆,腹胀眠差,大便3日未解,小便短赤。检查:血压192/110毫米汞柱。痛苦病容,面红体壮,腹胀拒按·口气臭秽,舌红苔粗黄,脉弦数。西医诊断: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辨证,阳明腑证,肝火上扰。专用中药治疗,治宜先攻下实热。方选大承气汤:
       大黄15克,厚朴12克,枳实15克,芒硝10克。1剂。煎取250毫升,分2次服。
       次日解稀烂便数次,腹胀大减,血压降至132/94毫米汞柱,后改用平肝潜阳法调治。于第7天症状消失而出院。(广西中医药1985)
       按语:阳明腑实?浊热挟肝火上攻头目,致头痛眩晕且胀。观本案便秘溲赤,腹胀拒按,舌脉俱为热实,乃腑实已成。故用大承气汤泻下阳明腑实,得令肝火假胃肠之腑随之泄出,釜底抽薪,火炎顿挫,则痛、眩自消,头目清爽矣。
     三、低热
       樊文有医案:李某,女,40岁,1985年4月就诊。患者间断性低热年余,发热多在下午3时许,有时夜间亦作,体温37~C至38℃之间,曾按阴虚治疗而无效。内服消炎药(土霉素、四环素,磺胺)和中药清热剂,其热可停,五六日或十余日复作,用攻下剂可使发作间隔时间延长。由于时间已久,其效不显,改为输液,其热也可暂停,如此反复年余,多次检查原因不明。来郑再查,除胆囊收缩功能差外,无异常发现,邀余诊治。症见低热37.5C,口干舌燥,食少不馨,心烦腹满,大便秘结,三至五日一次,有时下硬粪数枚,入梦则喃喃自语,如见鬼状,舌红苔黄,脉沉实有力。根据《伤寒论》212条“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为阳明腑实证的论述,予以大承气汤一剂。处方:
       大黄12克(后下),芒硝15克(沸化),厚朴12克,枳实9克。
       服药后2小时许,腑气转动,肠鸣漉漉,大便日行八次'所下之物,为污浊之水和硬粪。陈积已除,脉静身和,其病获愈。(河南中医)
       按语:潮热有虚、实之分,本案为燥热结聚所致,实也。长期低热,津液耗伤,易致燥热结聚,当其经气旺时而外张,是发潮热。汪苓友说:“日晡所发潮热者,腑实燥甚,故当其经气旺时发潮热也。"燥结成实,腑气不通,则见大便秘结,腹满食少;邪热上扰神明则心烦,甚则寐梦自语,如见鬼状,正所谓“谵语由便硬,便硬由胃燥'胃燥由津少,层层相因,病情显著"(徐灵胎语)。治当以大承气汤通腑泻实,急下存阴,则低热自除。
       四、痒疹(荨麻疹)
       陆安铝医案:周某某,男,46岁,1973年11月13日诊。因食鱼蟹,当夜全身出现大小不等淡红皮疹,搔痒难忍,伴有发热、头晕、纳呆、腹痛、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诊为荨麻疹后,用扑尔敏等药未效,即以大承气汤攻下:
       生大黄(后下)、元明粉(冲)各12克,枳实、制川朴各9克。
       1剂后,泻下稀便,疹块顿时大减;次日再进1剂而愈。(浙江中医杂志1983)
       按语:荨麻疹成因较多,风热、风寒、饮食、药物,皆可引起。对于药、食所致者,每以承气辈取效,尤以热邪蕴结胃腑者更为适宜'
       每在泻后疹消。
       【补述】本方以承气命名,取其有泻热结,承顺胃气之下行,可使塞者通,闭者畅之意。正如吴瑭在《温病条辨》中说:“承气者'胃气也。盖胃之为腑,体阳而用阴,若在无病时,本系自然下降,今为邪气蟠踞于中,阻其下降之气,胃虽自欲下降而不能,非药力助之不可'故承气汤通胃结,救胃阴,仍系承胃腑本来下降之气,故汤名承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