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做好施工签证,必须先解决这些问题

 jhhzy 2017-07-28

导言

工程签证工作是工程施工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因其内容广泛,构成原因复杂,规律性较差,发生的时间长,难以确定其造价。今天我们总结了施工现场签证中易出现的问题,一起来看吧。


适用范围

(1)适用于施工合同范围以外零星工程的确认;

(2)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变更后需要现场确认的工程量;

(3)非施工单位原因导致的人工、设备窝工及有关损失;

(4)符合施工合同规定的非施工单位原因引起的工程量或费用增减;

(5)确认修改施工方案引起的工程量或费用增减 ;

(6)工程变更导致的工程施工措施费增减等。

施工现场签证存在问题

(1)工程施工合同中对工程签证方面的内容没有明确或虽明确了但具体操作规定没有细化,造成施工过程中签证的依据不足,签证的范围和标准不能准确把握。

(2)现场签证人员不了解定额费用组成,对定额中的各项费用组成概念不清,有些签证将现场施工围墙、施工用房,投标中应由施工方考虑的措施费用等内容也给予签证。 

(3)对设计缺乏有效约束。由于设计管理力度不够,存在大量先施工,后出工程联系单现象,资料中反映出设计人员仅作签名,并无相关意见,因此给签证工作带来很大麻烦。 

(4)施工方为了自身施工方便或其他原因考虑,任意修改原先已经监理工程师和业主现场代表批准确认的施工方案,签证人员对由此增加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等也进行了签认。

(5)现场签证日期与实际不符。有关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及有关政策性调整都有严格的时间规定,有些承包商任意调整签证时间,以求尽可能多得超额利润。 

控制措施

(1)明确签证的权限,具体如下。

1)对单张签证涉及费用大小的权力限制:业主应限制项目签证人员权限,根据签证费用的大小,建立不同层次的签认和审批制度。涉及金额较小的内容应由业主工程组和监督组共同签字认可;涉及金额较大的内容应由业主有关职能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形成会议纪要,签署补充合同的形式予以确定。 

2)涉及签证内容的业务权限:项目签证应严格区分技术类、经济类及技术经济混合类各种不同的类型,建立专业分工的签认制度。对技术类的签证,应授权主管技术的专业人员实施;对经济类的签证,应授权具有造价管理相应业务水平的人员实施;技术经济类的签证则应由主管技术的人员与主管造价的人员共同商讨后再签署。

(2)工程开工后,工程设计变更给施工单位造成的损失,如施工图纸有误,或开工后设计变更,而施工单位己开工或下料造成的人工、材料、机械费用的损失。工程需要的小修小改所需要人工、材料、机械的签证。 

(3)停工损失:由于甲方责任造成的停水、停电超过定额规定的范围。在此期间工地所使用的机械停滞台班,人工停窝工以及周转材料的使用量都要签证清楚。 

(4)材料、设备、构件超过定额规定运距的场外运输,待签证后按有关规定结算;特殊情况的场内二次搬运,经甲方驻工地代表确认后的签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