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民服务创品牌 百花齐放暖民心

 跑行者123 2017-07-29


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认真践行“为民党建”理念,坚持从群众需求出发,积极创新服务品牌,强组织、创特色、惠民生,系统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全面实现“一村一品、一居一特”,有效将“大走访大落实”活动引向深入,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一、创新服务品牌生成机制,在密切联系中问计于民

服务项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群众,只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广受认可、深受欢迎。一是走访群众,了解需求把准脉。着眼多途径了解服务需求,要求村(社区)“两委”成员做到每周定时访、中心户长随时谈,同时设立热线电话、民生信箱、社区QQ群等,广听百家言,广问众人需,有效拓宽民意收集渠道。二是依靠群众,共商共议献良策。通过建立中心户长会议、社区恳谈会等民主议事机制,围绕物业管理、居家养老等热点话题,交流思路构想,摸索服务品牌雏形。育才社区的“党员认养绿地”,来源于一场针对“扒翻种植”现象的群众议事会。为吸引社区居民为文明创建和社区建设出谋划策,书院社区创设了“百姓议事亭”品牌。三是组织群众,群事群办聚合力。充分运用引、育、评、奖等方式,组织群众、团结群众、发动群众,共同参与品牌建设。泰山社区“桑榆乐园”,先后打造木兰表演队、金孔雀葫芦丝队等近10支群众队伍。迎春社区“鲁班80365工作室”的骨干就是从事木工、瓦工等职业的热心群众。

二、创新服务品牌推进机制,在严抓落实中树立导向

围绕把群众需要的好事办好,坚持以从严的标准抓谋划、抓推进、抓落实,努力把服务品牌办成精品、创出特点。一是标准化引。海陵区委组织部联合民政局专门出台文件,提出“345”品牌创建标准,即“三贴近”:贴近村居实际、贴近群众需要、贴近工作生活;“四好”:好记、好说、好听、好宣传;“五有”:有内涵、有特色、有时代感、有亲切感、有生命力。从而引导村(社区)深入挖掘本地特色和亮点,自主创设服务载体。二是项目化管。运用项目管理理念,制定村(社区)优秀服务品牌评比办法,做到有布置、有推进、有成效,并严格按照村居自荐、镇街初评、区级评定等步骤,组织集中评比,区镇村三级分别做好宣传发动、组织指导、审核把关,为品牌建设提供领导、保障和支撑。三是动态化督。建立巡查问责机制,采取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电话征询等方式,对发现的群众评价不高、受众面狭窄等问题,及时“纠方向、促整改、抓落实”。实行优秀服务品牌动态调整,对名不符实、考核验收不达标,第一时间进行“黄牌”警告、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坚决清退,保持品牌的“亮色”。

三、创新服务品牌成长机制,在创建品牌中提升质效

为推动服务品牌不断转型升级,海陵区从细处着眼,从关键点着手,通过建立公开、公平、可复制的成长机制,切实提升品牌实力。一是建立群众评价机制。为了使品牌创建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坚持面向群众做到“一年三公开”。年初,结合品牌内涵拿出如“绿改停”工程、大型文体活动等“干货”作公开承诺。年中,适时对民生项目资金的募集、使用等重大事项公开公示。年末,就目标完成情况作公开述职,对未达预期的品牌,坚持丰富内涵和扩展外延“两手抓”,直至群众满意。二是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推行“四挂钩一奖励”办法,把品牌创建成效与镇街园区党建工作考评挂钩,与村居工作考核挂钩,与基层党组织星级评定挂钩,与村居党组织书记享受专项待遇挂钩,对评出的优秀品牌进行“以奖代补”,推动考核向基层服务聚焦,资金资源向基层流动、向优质服务品牌倾斜。三是建立复制推广机制。2017年初,结合“大走访大落实”活动,着力打造“爱在海陵——‘四助一便民’”党建大品牌,在全区面上推出“助老、助幼、助残、助弱、便民”五项行动,分别选取“道德储蓄所”“阳光心理驿站”等优秀社区服务品牌作为典型向全区复制推广,不断放大示范效应,从而让点上的小创意、小品牌,成为带动面上工作的大创新、大名牌,催生更多组织参与、更多群众受益的大服务、大效益。 

服务品牌创建工作经过4年的长期坚持、推陈出新、优胜劣汰,全区所有城市社区和60%以上的村都拥有一个拿得出手、知名度高、运行状态好的为民服务品牌。以一个个小切口,解决了无物业小区管理、高龄老人居家养老、弱势群体帮扶等一个个关系民生的大问题,填补了政府管理服务的空白地带,得到了基层群众的“点赞”。育才社区的“党员绿地认养”,先后认养绿地共300多块,面积达到6000平方米,有效打击“扒翻种植”行为。方洲社区的“四点半课堂”,每年为青少年儿童提供公益性专业化托管700多人次,实现了社区、学校无缝隙对接。安居社区的“爱心门铃”在全区推广后,每个村(社区)都将为独居孤寡体弱老人安装“爱心门铃”,搭起助老的桥梁,传递爱老的温情。

为民服务质量好不好,这既是村(社区)党组织的牌子,也是村(社区)干部的面子。服务品牌创建作为一个舞台,也是一处考场,既激发了基层干部学习先进、争创一流的干劲和竞争意识,也在潜移默化地提高着他们谋划工作、处理问题、联络协调的综合能力。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爱心门铃”等4个品牌被评为泰州市“首届十佳社区服务品牌”,“十分钟便民服务圈”荣获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服务品牌“创建一个、影响一片、带动一方”的示范效应充分呈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