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3.见性后修的是什么

 藍色的火 2017-07-29

修行历来都是先悟后修,因修乃证。“悟”并非“证”。开悟之后,仍在三界之内,六道之中,三毒仍未除。证悟之后,才能超越三界六道。
我们看祖师们的修行历程常有这样的描述:某位修行人经过某位师父一番指点,“豁然顿悟”。大家往往误以为这一悟就已经到底,大功告成了,以后就不需要再修了。很少有人注意到下半句:“作礼而去,欢喜奉行。”这后半句当如何理解呢?意思是经过老前辈的指点,豁然顿悟之后,高高兴兴地磕头鞠躬,走了。干什么去了?好好用功修道去了。因为他知道下一步该怎么修了。
就目前大家的状况,怎么用功呢?大家误以为每天诵经、拜佛、持咒、观想、打坐,就是修行了。这只是大家心目中的“修行”。因为大家没有明心。一个明心的人绝对不会仅仅只做这些,他知道如何修、如何做才是真正的修道,才能真正与道相应。诵经、拜佛、持咒、观想,这些是不是修行呢?只能说是修行的皮毛。一个见性的人做这些,完全可以与道相应。而一个未明心、未见性的人做这些,则与道毫不相干。明心见性的人做任何事情都能与道相应,并不是只有盘腿打坐、诵经拜佛、观想持咒才能与道相应。
这个道理就如同写字,一个会写字的人,用任何一种笔,写出来的字都规范、好看。而不会写字的人,就是给他一支金笔,写出来的字也是歪歪扭扭的!
“明心”明的是什么呢?如果大家明的“心”不对,还是无法修行。在座的有的出家十几年了,每天都在诵经、拜佛,究竟是否与道相应过、沟通过,自己心里非常清楚。
古人讲:“只要你用功办道,百日之内,绝对见性!”实际上古人说的“百日”也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字,有的人在明心的同时就见性了。因为心、性只一线之隔,一线之差,实际上也无隔、无差。一个人真的明心了,同时一定能见性。除非他不是真正的明心,只是在理上若有所悟。大家之所以不会用功,就是因为没有明心。
大家怎么可能不知道如何观心,如何照顾自己的心呢?实际上“观”与“照”也是一线之隔,也没有隔。是古人为了让我们明白真心与妄心的区别,才特意设了一个“观”与“照”。你能观到自己的心,就能照顾自己的心;你观不到自己的心,又怎么可能照顾自己的心呢?譬如院子里没有鸡,你说要照顾好院子里的鸡,不要让它跑丢了,岂不搞笑?
大家可能不相信,甚至会哈哈一笑:“观”就这么容易吗?就这么简单吗?我们一天之中起了多少念头,谁计算过?恐怕没有人计算过,也不需要去计算它。你只要做到每一次起心动念都能觉察到,就意味着你已经“观”到了。你在观到的同时,就能照顾住自己的念头,不让它蔓延,心不随着它起波澜。果真照住了,念头绝对不会继续蔓延。(有人问:……)
你还没有真正理解“照”的意思。你把“观”理解为知道自己的起心动念。在这里我不妨认可你的“观”是正确的。但是你对“照”的理解错了。实际上所谓的“照”与“观”并没有多大区别。你要“照”,必须先看到它。也就是说你必须先观到它,然后才能照住它。(问:……)
这一念你能观到它,照住它,就意味着下一念,你也同样能观到它,照住它。如果有一念你能观到、照住,这一念的记忆就会延续下去,在下一念出现的时候,你同样也能观到它,照住它。所以,请你们多多观照!
你所谓“能观到它,但照不住它”,说明你从来没有真正观到它。
问:是不是明心见性的人就没有烦恼、习气了?
师:并不是明心见性的人就没有烦恼、习气了,同样会有,只是他的“觉照”功夫能跟上。烦恼习气也是通过起心动念体现出来的。一个明心见性的人在起心动念的同时就有觉照,不会让念头继续蔓延,而能就地熄灭。
譬如你第一念产生了“贪”,第二念就产生了“觉”,还没来得及产生第三念,它已经被就地熄灭了,绝无可能产生第三念,来不及延续到第三秒。所谓的“前念起,后念觉”,觉的同时,就意味着熄灭。
“守本真心”就是守住起心动念。守住起心动念,并不是让自己的念头不再产生,而是指能看见自己的起心动念。一个思维敏捷的人起心动念,要比痴呆的人迅速十倍、百倍,甚至万倍。过去的禅师曾经有一个比喻:圣人一念之间有八万四千“觉”。你想想这个速度有多快!实际上这也不是一个定数,也许不止八万四千,也许没有八万四千。
圣人的觉念只可能多,不可能少。而我们凡夫在一念之间怎么可能产生“觉”呢?可能在几分钟之内还产生不了一次“觉”,还没有一个“觉”的念头出现!
思维敏捷的人,智商高的人,在一秒钟之内会产生好几个念头。而反应迟钝、智商低的人,几秒钟还不会产生一个念头。甚至要几分钟才会产生一个念头。
大家都看到过电线接触不良的现象,电灯有时亮,有时不亮,断断续续的。反应迟钝的人,实际上就是生理的神经与心理的记忆神经接触不良,犹如线路断了,接触不良。或者像水断流了,又接上一样。用佛学术语来说,就是“意识流”间断。这就是反应迟钝的原因。
如果每天能观一支香——在你面前2米左右的地方点一支香,眼睛盯着香头,让思想高度集中。三个月下来,你的身心就不散乱了。既然不散乱了,对外界的任何事情你都能专注地去听、去看。之所以反应迟钝,是因为不能把自己的身心高度统一起来,去面对外在的人、事、物、理。
为什么当有人说话的时候,在座的有的人完全听进去了,有的人听进去一点点,有的人一点儿也没听进去呢?因为有的人专注,有的人散乱。第二、第三种人是因为他们的心散乱,他们的意识处于活动缓慢,甚至沉睡的状态。所以无法把外界的事物完全收录到身心之中。
为什么古人讲“用心听,才能做到有问必答”呢?你没有用心听对方的话,就无法回答对方的问题。不能专注的有两种人和两种不同的表现:一种人是反应迅速,但无法把心念集中起来去应对外界的事物;另一种人是意识活动缓慢,跟不上节奏,无法把外界的事物完全捕捉进来。
这两种人可以用同一种方法训练专注,就是观香。眼睛盯着一支香,摒除所有的杂念,思想高度集中在香火头上。这样训练一段时间,当你的心不那么散乱了,你与外界接触时,才能与外“境”沟通,把外界的声音、图像等信息全部摄录到自己的身心之中。
为什么反应迟钝的人,他的眼神是茫然的,就像找不到焦点,定不到一个目标上一样?既然定不到一个目标上,又如何与目标相应、沟通呢?所谓的“相应”,是指自己的身心遇境之后有了反应。
修行人最要紧的是能看住自己的起心动念,最怕的是起心动念了自己还不知道,还继续动念。譬如当你看到别人皮包里的钱时,产生了“偷”的念头。如果这时候你没有觉察到自己产生了偷的念头,那么第二念你就会继续想下去——我如何把它偷到手;第三念,我用什么方法尽快把它拿过来;第四念就会想到,我拿过来后藏在什么地方?以后干什么用?……就这样一念接着一念!
如果你的觉照功夫够,当第一念产生了贪心,绝对不会产生第二念的“我如何把它拿到手”。之所以你产生了第二念,就是因为你的观照功夫没有产生,还处于沉睡状态。
实际上每个信佛的人,乃至不信佛的人,每天都有机会,甚至都曾经观察到自己的念头,照住自己的念头。只是无法念念观到,念念照住。譬如你一天当中起了十万个念头,仅有三个念头你观到了,照住了。剩余的念头,你都是随其转而不自知,不能觉察。
大家一天当中能否觉察到自己的十个念头?如果能觉察到,就算你是个“修行人”!每天连十个念头都觉察不到,也许你们听起来都不相信。如果我们一天当中能觉察得到自己的十个念头,一个月下来,有多少次能觉察到自己的念头?我想这个账大家都会算。这样保持下去,经过一段时间,自然会形成一种记忆和惯性,那时候就不是每天只能觉察到十个念头了,也许会达到二十个,甚至三十个……
那么一天当中我们究竟会起多少念头呢?如果计算一下,会发现我们每天所起的念头是很有限的,尤其是做事的人,一天当中也许就一个念头——做这件事。而不做事的人,心无寄托,就会胡思乱想。
这也就是为什么老祖宗们一定要我们多做事的原因。不做事,你的心无处可住,就会乱蹦乱跳,这就意味着你的心是“乱住、乱起、乱定”。没事的时候如此,遇到事情,你也会被事转。在寺庙里还修得“挺好”,到世俗上一碰到事情,清净心就没有了,所修的“功夫”也用不上了!
古人讲得很清楚,道家有个词叫“九转还丹”,或者叫“九死一生”,用禅宗的话来讲就是“反复印证”。如何印证?拿自己的心与外界的事物衔接,衔接之后,再看自己的心是如何反应,如何起心动念的。我们所谓的“身心清净”,是因为没有碰到事情,没有与外界的事物衔接。有句俗话说得好:“没有当官,都觉得自己很廉洁!”
问:悟到佛的智慧,就能满足自己世间、出世间的需求了,是这样吗?
师:那是肯定的。悟到佛的智慧就是佛了,怎么可能满足不了自己的世间、出世间的需求呢?但是凡夫永远不可能悟到佛的智慧。
问:不是说每个人都有佛性,众生都是佛吗?
师:你没有找到佛性,仍然是凡夫一个,纵有佛性也无用。佛门里有个比喻:你有一大笔存款,但找不到存款单,你仍然是个贫穷的人,仍然要饿肚子。你有佛性,没有明师指点,不依法而修,没有找到自己的佛性,仍然是一个凡夫!
我们每个人都有智慧,为什么我们现在没有“用”呢?因为我们没有找到自己的智慧。即使你找到了智慧,找到了佛性,你也未必会用你的智慧和佛性。有些人悟道以后仍然不会起用。并不是开悟的人都会生大智慧,都能起大用。
过去很多人开悟了,为什么没有开智慧呢?为什么他的“用”没有产生呢?因为还有距离。为什么有的人没有开悟,却很会做事,很会讲经说法,人们往往以为他开悟了呢?佛说这叫“世智辩聪”。为什么有的人悟道了,明心见性了,却不能像那些世智辩聪的人那样,讲经说法口若悬河,辩才无碍呢?因为虽然他明心见性了,但还没有产生“用”。
学佛的根本就是要产生“用”。你有了“根本智”,仍然玩不转“后得智”。何谓“后得智”?就是悟到根本智之后,出去参学,通过广学、博闻、经历、磨练而获得外在的智慧,把它融入自己的身心,与它同一体,变成自己的智慧,并产生“用”,这才是“后得智”。
在这方面社会上就有一些很典型的例子,比如有些博士生、研究生,你让他做事,他做得一塌糊涂。而有些目不识丁的人却很会为人处事。这种情况随处可见。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那些博士生、研究生是冒牌的吗?牌子绝对是真的。那么,为什么他们不能产生妙用,而那些目不识丁的人却能产生妙用呢?大家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
我们也见过很多自以为修行很高的人,说话办事一塌糊涂!从哪方面看像修行层次很高的人呢?哪一点像开了大智慧的人呢?
有的人,大家都说他是菩萨再来,某某祖师转世。既然如此,菩萨、祖师都是智慧无碍,神通无碍,一切无碍的,为什么在他身上看不到这些呢?既然你是菩萨转世,就意味着你是接着前世继续在修,不可能不如前世。哪有越修越不如前世的?只有这一世比前世更“厉害”,才证明你修得好,才证明你是菩萨转世!
佛门里讲体、相、用,一个明心见性的人虽然已经掌握到了“体”,见到了“相”,但只有继续修下去才能产生“用”,才能把握住用,否则都是口头禅。当“四大”分裂的时候,平时的体、相都一概无用!
过去很多人认为自己已经把生死看透了,把一切放下了,可是到临命终时,仍然表现得跟凡夫一模一样!即便平时你已经做到了念念能看,临终时,你也未必能在一念之中把握自己。
大家修行如果不出偏差,会快很多。因为你已经看到了前方的目标,方向已经不会偏差了,你的认识也不会进入误区,误以为太阳是从西边出来的。当你明心以后,就会面向东方等待太阳。当你熬过黑夜,迎来了黎明,再继续坚持,就会见到太阳!要想见到太阳,首先要明白太阳升起的方向。如果你面向西方,就看不到太阳是如何升起的,因为方向不对!
明心见性以后才是修行的开始。究竟修什么呢?除习气,离四大,来去自由。只有到了这时候,才能把自己的习气毛病看得清清楚楚,才能把它拔除掉,而且一拔一个准!
问:明心见性了,习气毛病马上就能断掉吗?
师:断不掉。
问:这时候的功夫该怎么做呢?
师:你能照顾住自己的念头,就是在拔除自己的习气毛病;你照顾不住自己的念头,就无法把八识心田里的习气毛病拔出来。
如果你是个大根器的人,可以在一念之间用自性之光把八识心田里的习气毛病全部照遍、照透,在刹那间全部超越!但是这样的人很稀有。就像六祖惠能一样,几千年也就出了一个,不识字就能讲经说法,而且还能注解经典!我们不能拿六祖的模式往自己身上套,为自己开脱。
所谓的“闭关”,只不过是把你“观”的功夫培养起来,让你“照”的功夫跟上。如果你观与照的功夫没有培养起来,还跟不上,你出去做事,功夫很容易就会断掉,也就是会“断线”。
即便你在洞里把自己观照的功夫培养起来了,出去做事,有时候还是会断线。因为你在洞里闭关,虽然切断了前五根,但是意根无法切断。当你走出山洞,前五根同时打开,再加上第六根一起收集信息,全部朝你扑来,你怎么能不乱掉阵脚呢?
你在洞里,前五根全被切断了,只剩下一根——“意根”在收集信息,你怎么可能不感到自己很清净呢?你在洞里,只有一个“人”给你传递信息;你出去以后,有六个人给你传递信息,吵闹你,你怎么招架得住呢?你必须训练到在洞里能六根关闭,出了洞也能六根关闭。除此之外,没有第二个方法!
(问:……)程序是这样。但是在闭关之前没有明心见性,你坐在洞里怎么用功呢?能做什么呢?你说打坐、拜佛,这些严格来说与“道”不相干。不过对于凡夫而言,这些也算是修道。等你真正悟道、得道以后,就会知道这些与道不相干。
就像小时候我们喜欢捏泥人,把那些小车子当真车子。在那个年龄里,我们以为那些就是真的,不会把它们当成假的。而现在我们之所以知道那些是假的,是因为我们长大成人了,智慧打开了。
为什么我们现在会误以为烧香、拜佛、诵经、打坐就是修道呢?因为我们现在还是小孩子,绝对会把这些当成真的!等到有一天我们开悟得道了,回过头来想一想,就会发现我们过去的所作所为很可笑,简直是闹着玩的!
大家都认为自己目前是在修行,是在与“道”打交道,实际上根本不是在修道,而是背道而驰!
问:师父,您现在是怎么修行的?
师:我也不打坐,也不诵经,累了就睡觉,饿了就吃饭。有时候我也逢场作戏地盘盘腿,打打坐,诵诵经。如果是形势所逼,到了其他寺庙,我也去参加早晚课。但是我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并不认为是在修行。只是用心在做,安住在当下。
从功夫上讲,我在做这些事情时是全身心投入,不考虑其他事情。譬如今天我陪大家打坐,我就会把我所有的事情都放下,不再考虑。当我出了这个洞,就会考虑我今天还有哪些事情没有做完,我就会接着白天的事情继续考虑下去,做下去。
当一件事情来到我面前时,我会全身心地扑到这件事情上,不再考虑其他事情。当这件事情做完以后,我就会把它扔到一边,让它结束,不会再把它装进心里,而是去承接下一件事情。我绝对不会打坐的时候还在考虑寺庙的工程,考虑明天如何接待哪位来客。
如果我们能把自己训练到每时每刻活在当下,一心一意地做一件事,这就是最好的修行方法。即便你做不到,也要做到当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再考虑其他事情。
我们每个人一天当中都是一心多用。何为“一心多用”?我们现在坐在这里打坐,一个念头在打坐、念佛、参禅、观想,还有一个念头在想着菜地呀,厨房啊,家庭啊,还有一个念头在想着师父的某段开示,还有一个念头在想着某段经文,还有一个念头在想着……我都不知道大家在想什么了。因为大家的念头太多了!
问:“三心不可得”是什么意思?
师:“三心不可得”指的是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哪一个心也不能保持一个不变的状态。我打个比喻:你不可能做到一天就一个念头,譬如“吃饭、吃饭、吃饭……”你做不到,绝对做不到!如果能做到,也能成就。
何为无念?何为无住?何为一心不乱?它们三个是一个意思,当念头产生以后,不要跟着念头跑,不要去迎合这些念头,满足这些念头。譬如“贪”的念头肯定会出现,出现不是错,错就错在出现以后,我们还不知道,还想尽一切办法去满足它。
问:“妄想、分别、执著”是什么意思?
师:散乱心就是妄想,不实际的想法也可以叫妄想。分别,谁不会分别?是活人都会分别,有智商的人都会分别。所谓的无分别,不是什么都不分别,而是无住,无住就是无分别。今天天气冷不冷,难道你不知道?今天的菜你说太咸了,我就说你分别,怎么不像个修行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肯定会分别。分别而无住,即是无分、无别。
要想把自己的大智慧修出来,而且产生妙用,靠你自己一个人绝对不可能。即使你认为修出来了,也绝对产生不了妙用,尤其是大用!要想产生大用,唯一的办法就是与人、事、物、理打成一片,不断地训练自己,否则你的大用不可能产生。所以说你的“根本智”找到以后,不修“后得智”,仍然无用。
“后得智”决定了你的层次,“根本智”决定了你的见地。你花一年时间掌握了“根本智”,“后得智”至少要花十年时间才能圆满。除此之外,没有第二条路。
为什么开悟得道的人必须出去行脚、参访呢?目的何在?就是为了获得后得智,把它建立起来,充实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大用。
锻炼自己的后得智要比锻炼自己的根本智严峻十倍、百倍!你经得起根本智的修炼考验,未必经得起后得智的修炼考验。所以老佛爷告诉我们:大修修于闹市,小修隐于山林。大贤大圣都是隐于红尘,小贤小圣才隐于深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