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之技工教育 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它具有迥异于传统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思想,对技工教育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习是一种建构过程。知识和技能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知识和技能。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就宏观而言建构主义之技工教育,就是以技工院校学生为中心,至少要做到三个方面建构,即技能建构,就业建构与职业成长建构,建构学习者职业生涯成长体系。 技能建构,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建构基于就业岗位技能要求的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其实现的前提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一体化教学改革,关于这方面研究成果颇丰。 就业建构,就是以就业为核心,以技工院校为平台,搭建学生就业与企业招工一体的培养与就业直通车。这就需要技工院校发挥服务就业的功能,围绕就业这一重要民生,研究企业用工的技能需求、研究技能人才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引导学习者学习,同时技工院校主动设立就业市场,担负职业中介职能,吸引更多需要就业的人群来技工院校就学就业,将招生招工紧密结合一体,使技工院校成为联系就业人群和就业单位的桥梁,一方面从供给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能人才,同时也为技工院校自身积蓄生源。重庆艺才技工学校以服务社会就业引导学校发展,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职业成长建构,这是技工教育面临的短板。当下,技工院校一般采取“技能+学历”来应对,其实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更是一种教育的浪费,是制度性桎梏。上海市出台政策让高技能人才免试读本科,安徽出台政策高技能人才可参评参评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可见各地也都在积极探索技能人才成长之路,打通高技能人才到高层次人才和学术人才之路,这也是技能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没有发展空间的教育不可能成为主流教育,这就需要技工教育要建构技能人才职业成长之路,向上延伸,达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打通成长瓶颈和断头路,建构以人为中心的终身学习和成长体系。 建构主义之技工教育,就是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技能人才校企一体化培养模式,做到就业与招工联通,职业成长顺畅无碍的技能人才成长体系。这或许可以彻底改变目前技工教育偏弱、规模偏小的窘境,增强技工教育的生机和活力,扩大技工教育在整个职业教育中的分量。(刘宗斌2017年7月29日星期六于鸠兹草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