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与孔子的分道扬镳及殊途同归

 儒学家风 2017-07-30

在于先秦的时代,中国的思想家,认为人类的社会秩序和心识,是遵循道、德、仁、义、礼而行的。

道、德、仁、义、礼,都是我们本性具足的。但是,我们的习气,使我们迷失了本性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人迷失了本性,不能遵循“道”而生活的时候,人类的心识,就退而求次,遵循“德”,再次的退求遵循“仁”“义“礼”。

合道的行为,就是“德”,但由于迷失了“道”,德的行为,已经不是由“道”中而来的了,而是一种刻意在追求合道的行为,这不是真正的德。故“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没所谓德,合道就是,所以是有德,下德是追求不失去德,在乎的是德而不是在道,故不是真正的德。

德已经不是真正的“德”了,再次为了寻求到合乎德,就用比较靠近“德”的“仁义”来寻求。但是,一切的强求,都是忘却本性根源的,表面上看起来是,实际上内在却不是。

就像孝道,有的人是本性对父母发之内心的孝,有些人,是因为社会的眼光,做给别人看的孝道。

不要小看这个差别,发之于本性的孝,别人不知道,他也照做;迫于社会的眼光的,别人看不到了,他的孝道就不做了。

所以,不遵循“道”和从本性而出的仁义,是为“仁义”而作的仁义。


在习气迷失本性,人们的生活已经不能遵循“道”的时候,中国出了二位圣贤,一个是老子,一个是孔子。

这二位圣贤,都是了不起的人物。两个人的思想,是同源同本的。但是,随着周室的衰落,社会的混乱,两个人走的路子却不一样,分道扬镳了。

老子留下《道德经》,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后“莫知其所终”;孔子开学授课,门生三千。

以至后人,认为老子是比较消极的,孔子是积极的。

后人,是把老子和孔子的思想分别,脱离断层了。

老子不是消极的,《道德经》是为上智者讲的,上智者,不用循循善诱而教。

对于仁义礼,老子知道,一切强求所讲的仁义礼,不是真正的仁义礼。正如上德有德,下德无德。为了符合仁义礼所做的仁义礼,本身就不是原来的仁义礼。

老子讲了《道德经》的“道德”后,他就不讲了。没有办法,孔子只能接过来讲,孔子的学说,重点讲仁礼

不要以为孔子只是为了恢复周礼,才讲礼的。不是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四非”是“罪”,越过去,就是罪了。克己复礼,就是要克制自己不要犯罪。对于礼,借鉴前人和大家比较熟悉的,那就莫过于首选周礼了,所以孔子只能致力恢复周礼。孔子讲“礼”,就是要人保持底线,不要越“礼”,再过去就是罪了。


人自心本性迷失,为了利益,社会上已经没有仁义了,更不要说遵循“道”“德”。孔子只好开学启发民智,教授引导出人性自有的“仁”。孔子在《论语》中,谈到“仁”的地方有一百零五次之多,但是,有一个特点,“仁”都是强调由心而发,不是为了“仁”而强加作仁的。譬如流传得家喻户晓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在寻求自己的心识中,推己及人的“仁”。

孔子是了不起的,所授的“仁”学是真学问,“道”出与老子是一样的。

但是,很多读儒学的,路子还是读歪了。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大道退隐了,就只能用仁义来代替大道保持社会的秩序。智慧出来了,人的算计越来越精,最后大伪也跟随着来了。

人类的算计,是越来越精,有时,对“道”的遵循,是连动物也不如的。你看老虎,它吃饱了肚子,周围的小动物,它是不会去捕杀的,眼睛懒洋洋瞄一下,心想:等我肚子饿了你就知。人类,今天有得吃了,还得杀多一点放在冰箱里冻起来。智慧越高,能力越高,凶残起来,老虎也自愧不如。

这种越来越精心识算计下,最后智慧就偏离到大伪中去了。


老子和孔子的思想真正的分道扬镳了。老子认为追求仁义礼而来的仁义礼,并不会是真正的仁义礼,只是被迫才强作的仁义礼。

孔子当然也知道老子是对的,但是,民智的迷蒙,如果不加以引导,借假引真,沉沦下去,却是连“礼”(规则)也是没有人讲的。只能有教无类,极力启蒙智慧,引导“仁义”,遵“礼”而行。

真正的分道扬镳


孔子讲了“仁”,实际是极力避免“智慧出,有大伪”的,用心良苦的指引靠近大“道”,但是,随着人本性的迷失,习气的造就,还是有很多人读儒学读成满口道德仁义,肚子里男盗女娼。

《论语·雍也》“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孔子也知道,读书明智,不一定就是君子儒了,所以告诫子夏要当君子儒。


老子不讲“仁义”,就是因为如此,所以只为上智讲了《道德经》的“道德”。“从心所欲骑青牛西出函谷关了。

孔子讲“仁礼”,是为了启发中智,培养出上智者。知难为而为之,孔子对世人的爱,当之无愧为万世师表。

路子走的还是有点不同,但是,两个圣贤都是伟大的教育者。


道儒同源,要追求上智,还得去繁就简,读读《道德经》。

同宗同源,最后孔子的修为,也是和老子是一样的。“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有德,不是刻意而为的德;一切从心而发,却没有脱离规矩“道”。达到了无障无碍的地步,已经到了合“道”境界。

道儒本是一脉传承,老子和孔子,虽然走的路不一样,但却最终殊途同归,终于大“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