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和封闭、孤独的暗黑世界只差一个蒂姆·伯顿!

 leee68 2017-07-31

蒂姆·伯顿

Tim Burton



蒂姆·波顿是美国最勇敢、最有想象力和最具创新精神的电影人之一,因他奇幻而富有激情的想象和独特的视觉风格赢得了众多的影迷。

——威尼斯电影节主席马可·穆勒


随便说他一部电影你都觉得是经典


「剪刀手爱德华」
「僵尸新娘」
「爱丽丝梦游仙境」
「大鱼」
都是他导演和编剧制作

黑色幽默、哥特、死亡、暗黑系童话

把这些标签统统贴在一个人身上

只能是他了

鬼才导演蒂姆·伯顿

昨日蒂姆·伯顿的新作《佩小姐的奇幻城堡》已经上映,今天就来讲讲这位气质超特立独行的怪才导演吧。 


与好莱坞格格不入却又和谐相处的蒂姆·伯顿

其在迪士尼时遭遇糟糕的生命低潮

以及被每部电影折磨到病态的拍摄过程

尽管如此,他却又说“不拍就想死!”

原来,一切与他的孤独童年息息相关


1958年,蒂姆·伯顿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伯班克市。幼年时,他的房间被父母莫名地钉上了很多木板,只剩下两条细缝让他看外面的世界。从小没有朋友,学习成绩也不好,他不务正业,偏偏喜欢画画和看电影 。他在多数时间里是一个孤僻古怪的孩子,也喜欢绘画和爱伦·坡的恐怖小说。


“童年创伤”是伯顿电影里反复出现的意象,它有时候很直接,像短片《文森特》;有时候很不起眼,像《断头谷》;有时候很模糊,像《剪刀手爱德华》或是《僵尸新娘》……这个主题要表达的是成人世界对童年的侵犯。

 

 后来,伯顿考入了加州艺术学院,学习动画制作。1978年,蒂姆·伯顿进入迪斯尼动画公司当一名动画师。

 
▲《文森特》1982

但他很快就郁郁不得志。原因很简单,他擅长的是黑暗画风,和迪士尼画风大相径庭。

他在迪斯尼期间执导拍摄了一部名叫《文森特》的五分钟动画短片,这部短片奠定了其后30年来的创作基础。讲述的是一个心有古怪想法,却被大人压抑了天性的小孩的故事。这个小孩也许与他的童年有着或多或少的相似之处吧。


▲导演蒂姆·伯顿年轻时曾在加州艺术学院,学习动画制作。图为他拿着自己的刚拔出来的智齿


迪士尼动画的调性大家都懂得:这是一个“童趣”,“温暖”,“天真”的动画工厂,怎么能允许蒂姆伯顿这种思想上的“恐吓者”扰乱孩子们的安稳童年呢?他最后和迪士尼解约,走上独立的征途,从此他不再受到迪士尼“儿童不宜”的警告困扰。


▲蒂姆·伯顿画作


那段时间的挫败对蒂姆·伯顿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同时也让他意识到:这样像僵尸一样机械重复性的工作并不是自己想要的。

▲迪斯尼时期的鲜肉伯顿


其实他自己就像他电影里的那些角色一样,虽然外表可怖,但是内心却十分稚嫩,更有常人的感情,希望得到人们的认可。但是他却由于种种原因,确实很难融入常人的社交圈。

波顿1982年的画作《宠物公墓》(Pet Cemetery)钢笔、铅笔、记号笔


他有时候喜欢在电影里用一些奇怪的反差来解释为什么他不能正常顺畅地融入人类社会:骷髅世界或者可怖的阴间反而会有欢声笑语,而色彩明亮的人间却充满着算计与迫害。

 

这实在让我们不禁感叹一声:在霍姆伯顿的世界中,骷髅倒比人类要可爱上百倍啊。


在诡异的忧郁里夹杂着孤独与任性,在冷漠的童话里又布满了华丽与温情,强烈的个性标签沁入骨髓,让你在看小蒂姆在大银幕上耍弄十八般武艺时,被晃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


另外,他也曾被称为“好莱坞怪客”。因为他拍摄的电影风格都比较怪异——与其说是拍一部电影,不如说是拍一个小孩子的古怪梦境吧。



▲蒂姆·伯顿为《剪刀手爱德华》创作的插画


导演本人的形象更是“特立独行”。他总是一袭黑衣,蓬松卷曲的乱发,再配上他苍白的脸色和深深的黑眼圈,实在是现实版的“哥特”大叔。


「剪刀手爱德华」

(1990)

导演画插画的时候就想到了要用德普叔


「圣诞夜惊魂夜」

(1993)情节串连图板。


「The Melancholy Death of Oyster Boy and other stories」

(1982年-1984年)草图


「卡通Cartoons」

(1980年-1986年)草画。


「牡蛎男孩忧郁之死以及其他故事」草图


「黑神锅传奇The Black Cauldron」

(1983)草图


「小科学怪人Frankenweenie」

(1982)草图


「Trick or Treat」

(1980年)草图


「给自己充气的头足类动物」

(1994年)


「罗密欧和朱丽叶」

(1981年-1984年)草图


数字图

(1982年)


「火星人玩转地球」

(1995)水彩和蜡笔画


红后草图

(2009)

大表姐最爱的红皇后

 

持头骨的蓝衣少女(Blue Girl With Skull)

(1992年-1999年)

 

Trick or Treat图

(1980年)

 

喝酒的忧郁少女(Blue Girl With Wine)

(1997年)


波顿自传《在好莱坞图谋不轨:伯顿谈伯顿》的序言中,约翰尼·德普写过这样一段情感激烈的文字:“他是一个艺术家,一个天才,一个怪咖,一个疯狂的、杰出的、勇敢的、超级有趣的、离经叛道的也是最忠诚的朋友。我欠他很大一笔人情,对他的尊敬远远超过我所能表达出来的程度。他就是他,而且毫无疑问,还是地球上模仿小萨米·戴维斯(Sammy Davis Jr.)模仿得最好的人。我从来没见过谁能这么明显地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同时却又和谐融洽。这就是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