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Heart: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冠状动脉解剖学异常!

 姑苏记忆 2017-08-01

     在二叶瓣型主动脉瓣(BAV)患者中,冠状动脉解剖是变化的。此前,已经有研究描述了相关冠状动脉,但是数据很少,特别是当与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CHD)相关时,相关资料更是少之又少。近期,一项发表在杂志Heart上的研究旨在描述这些患者的冠状动脉模式。

此项研究在84例伴有BAV及相关CHD患者的死后心脏标本中,对冠状动脉口的位置和高度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与BAV形态的关联。

此项研究结果显示:在23%和37%的心脏中分别观察到高位置的右冠状动脉(RCA)和左冠状动脉(LCA),其最常发生于具有发育不良的左心室(HLV)和流出道异常的心脏中。在HLV中,高位置的LCA(n = 14)比RCA(n = 6)更频繁。在主动脉发育不全的心脏中,8/13(62%)的患者具有较高的起LCA,而RCA为6/13(46%)。

在22例伴有膜周部间隔缺损的患者(RCA 8,LCA 11)中观察到高位置患者有19例。高位置与1A型BAV(右冠状动脉和左侧冠状动脉瓣之间的狭窄)相关,这对于RCA而言更为直接。在四个心脏(5%)中观察到左前降支冠状动脉和左回旋冠状动脉的独立开口,其与特定的BAV形态无关。

此项研究表明:与正常心脏和单独的BAV相比,高位置的冠状动脉,特别是LCA,在BAV相关的CHD中发生频率更高。流出道缺陷和HLV与1A型BAV和高位置的冠状动脉相关。虽然目前尚不清楚婴儿中这些有害结局是否与幸存的成年人相关,但对冠状动脉解剖变异的临床意识是有必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