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莫若道。大成、大盈、大直、大巧、大辩、大赢、大……,自然亦莫若道。 道之大,外无其外,内无其内,似存若亡。 道是大成者:大成,恍恍兮若存似亡。常常不可视之,如同缺失(不存在),其却无处不藏,无处不为用。 道是大盈者:大盈,颤颤兮象是要溢出。混圆兮其内(冲撞、拉扯、……)矛盾重重,其功用却无穷无尽。 道之大直、大巧、大辩、大赢,在于正,正之本在于大无私,大无私即任自然、自然而然。自然而然——物极若反:以大观其直知其大直,以小观其直显其曲绕;以大观其巧知其大巧,以小观其巧显其笨拙;以大观其辩知其无声之大辩,以小观其辩显其无声木讷;以大观其赢知其乃大赢家,以小观其赢简直一无是处、若一滩烂泥。 躁动驱严寒,宁静驱夏暑。静至阴寒而躁阳之,躁至阳热而静阴之,一阴一阳之谓(平衡)道。阴阳相对平衡,此乃万物生而有之道。 既然阴阳相对平衡为万物生而有之道,奈何老子又说:清静,为天下正? 大概此为归根寻本之说吧:清静之极,即至阴之极。阴者,虚者,是为归无。此以阴无为,是源之阴,无之阴,已非有之阴。阳全纳于阴即归无——便是归于世界的本源。佛祖也有曰:吾观三界之源,诸法空相。所以,清静为天下正,即天下之本来面目。 上面所讲的这些东西有些虚幻飘渺,在我们“有”的现实生活中,或许可以这么理解: 越是大的东西,越是成大事者,越是完美无暇的东西,其不足之处、瑕疵是不是越容易被人们所指出来呢?但它们的能量却是不可否认的,所以有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说;它们的美也是不可否认的,所以有残缺美这种说法。 其实所有事物都有其足与不足,美与残缺。人心所向只为寻美,大多数时候无人再意小事物的美,自然也就更不会再意它的不足与丑。越大的东西更易被人发现其美,亦更亦被人发现其不足与残缺。 越是长直的东西,在我们的视野中,越容易被看成是弯曲的;往往机巧重重最终却如作茧自缚,然而不作茧自缚,又如何能破茧成蝶?不与人争辩,便无辩败,岂不是大辩者?也可理解为大辩者善于聆听,对方辩的越多,其漏洞也就越多;大赢者若糊涂蛋,概因功成而身退。 躁胜寒,静胜热。此为事物生而有之阴阳平衡法,可渗入我们生活实践中的方方面面:养生、家庭经营、企业管理……,无论健康、生活,工作、立业等等无不可用。归根结底:就是保持相对平衡、不要走极端,此乃长久之道。打破平衡,走极端,即走上了覆灭之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