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子以肝为先天”刍议.doc

 ll无为 2017-08-02

“女子以肝为先天”刍议

田维玮

2000级医疗系五班

摘要: 肝主藏血、疏泄、情志,与女子特有的生理心理特征息息相关,叶天士的“女子以肝为先天”精辟的阐述了其中的微妙关系。

关键词: 女子 ; ; 藏血 ; 疏泄

肝主疏泄和藏血,性喜条达冲和,体阴用阳(十二经络为足厥阴之脉。肝的疏泄藏血功能对于人体情志的条达,气血平和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妇女以血为本,肝气平和,气机条畅,则血脉流通,血海宁静。如肝失条达,则可致郁,从而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化生一系列妇科病变。且足厥阴之脉入毛际,绕阴器,辖乳房,因而肝的病理变化对妇科疾病的影响就更为突出。清代医家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首次明确提出“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如“淋带”案云:“女科病,多倍于男子,而胎产调经为主要。淋滞瘕泄,奇脉空虚,腰背脊膂,牵掣似坠,而热气反升于上。从左而起,女子以肝为先天也。”秦天一在“调经”案总结语中说:“今观叶先生案,奇经八脉,固属扼要,其次最重调肝,因女子以肝为先天。阴性凝结,易于拂郁,郁则气滞血亦滞。木病必妨土,故次重脾胃。”

1 肝生理与女性的关系

1.1 肝主藏血

女子以血为根本,肝体阴者为藏血之脏,血为阴故其体为阴。《素问?五脏生成篇》曰:“人卧血归于肝”;王冰云:“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行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脏腑,肝主血海故也。”说明肝脏有贮存血液之功,更具有调节血量之能。女子经带胎产皆以血为本,而血的生成却与肝藏血最为密切。

《傅青主女科》云:“肝之血必旺,自然灌溉胞胎,含肾水并协养胎力。”“无血则乳无所生。” 《灵枢?五音五昧篇》曰:“妇女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女子则以血为根本,经、孕、产、乳的生理莫不以血为基础。经血原本是为阴血,赖肝血之充实,下注冲任,血海盈溢,促使经事来期;若其孕育,则亦赖肝血聚而养胎;产后泌乳,乳汁原由精血所化生,故女子月经、胎产、泌乳皆依仗肝血之供奉。《经脉诸脏病因》有“女子以血为主,血王(同旺)则经调而子嗣”之说,肝血充盈,调节有序,则和调无病。若肝血不足、肝血不疏、肝血不藏,均可导致经、胎、乳之病变,由此可见肝与女子以血为本之密切。所以妇女病的特点又多表现为肝血不足,治妇科病又以调肝补血为要。 1.2 肝主疏泄

肝体阴用阳,主血又主气,用阳者肝主疏泄,疏通血脉,宣泄气机,这是指肝具有疏通、畅达之功能,高度概括了肝脏的生理功能,是肝气条达的具体体现。只有在肝的疏泄正常的情况下,才能心情舒畅,气血和平。而女子按月经事之时下,产后乳汁之分泌,都依赖于肝气的条达。《血证论》曰:“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近代妇科名家罗元俏总结提出了女子的“肾,天癸,冲任,子宫“生殖轴”,肝经内联此轴,决定了肝对这个生殖轴协调、稳态地运转地调控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简介:

田维玮(1981, ),女,天津人,天津中医学院2000级医疗系五班,邮编:300193

1

1/3页

女子在二七青春发育期,月经来潮还依赖于“任脉通,太冲脉盛”的条件,而任脉、冲脉都与肝经循行有关。任脉与肝经相交会,冲脉又隶属于肝经,所以冲任二脉的“通”与“盛”都依赖于肝的疏泄,只有肝气疏泄有度,肝血充盈供奉,经事才如期。如果肝气不疏或太过,肝血不充或涩滞,都会导致经事紊乱,要么肝血有问题,要么肝气有问题,傅青主曰:“妇人有经来断续,或先或后无定期,人以为是气血虚也,谁知是肝气之郁结乎”这更 突出肝气疏泄的重要性,唐容川又曰:“木气冲和调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藏府药式补正》有句总结为“肝象气滞,则血病皆从此而生”,朱南山说:“调经肝为先,疏肝经自调”的治疗原则,这些都突出了肝主疏泄的重要意义。

1.3 肝藏魂

肝藏魂指的是肝主精神情志调节。《素问?灵兰秘典论》载:“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讲的是肝的生理功能与精神意识思维、情志活动有关。从性格上分析,女性应以肝为中心,女性偏于感情。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分析道:“好嗜欲多于丈夫,感病倍于男,加以慈恋爱憎、嫉妒、忧患、染着坚牢,情不自抑。”又如《知医必读?论肝气》亦云:“五脏之病,肝气居多,而妇人尤甚。” 历代医学文献亦认为:“妇人多郁”,“郁乃血病之中所起也”。据统计,清?魏之琇《续名医类案》中女性情志发病率高于男性一倍。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地位提高,作为现代女性,在外是社会一员,在家庭又要承担很重的家务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加之生理性周期气血易波动的特点,其情绪易于激动,情志易于忧郁,所以女子更依赖于肝疏泄气机的畅达及肝血贮调正常,以应对女子机能的生理需要,增强调控作用,而达到心情舒畅,理智清朗,气血平和。使女子特殊生理功能有节、有律、有序地处于均衡稳定状态,以适应女子不同时期特殊生理功能需要。在临床上妇科疾病,大多与肝相关,情志精神因素,或直接导致,或与之相关诱因,或与之相关病史者,一直成上升趋势。所以肝郁气滞是众多女子疾病员重要的特点与病理机制。

2 肝的病理与女性关系

2.1 肝郁气滞

妇女性格具有多愁善感的特点,加之经、孕、产、乳等生理负担带来的不适,导致肝的疏泄功能的失常,形成肝郁气滞。若情志抑郁,致肝气郁结,失去疏泄条达之性,则气机升降转输不利,从而影响冲任两脉,致冲任失调,蓄溢失度。因而发生冲任阻滞,肝郁气滞的妇科疾病。如疏利失常,血循不畅,则产生月经错后或痛经,经闭,症瘕,不孕;妊娠则腹痛,子满;产后则胞衣不下或恶露不下、血晕,乳汁不通、脏躁等。常用方法为疏肝理气法, 药物如柴胡,香附,青皮,川楝子,陈皮,木香等。其中香附最常见,李时珍曾推崇香附为“气病之总司,妇科之主帅”,代表方为逍遥散,傅青主更是将本方灵活运用,取得良好效果。

2.2 肝经化热

七情过极,肝气拂逆,木郁热炽,五志化火,特别对性情多郁,急躁易怒者,更易导致肝火上炎,肝经上炎,热伤冲任,摄纳失职,迫血妄行而致妇科疾病。如热伤脉络,迫血妄行则产生月经赶前,经期吐衄,尿血,崩漏;妊娠则激经或胎动不安,妊娠呕吐,子烦,子淋,乳汁自出等。常用方法为舒肝清热法,药物如丹皮 ,栀子 ,黄芩等,代表方丹栀逍遥散。

2.3 肝经湿热

肝气郁结,疏泄功能障碍,首当其冲受其影响的是脾胃之气不运,肝气乘脾,损伤脾气;运化失常,水谷精微不能上输以化血,反聚成湿,加之肝日久化热,湿与热结为湿热,流注下焦,伤及任,带而导致带下病,常见赤带,黄带以及阴痒,阴肿等。常用方法为清肝利湿法一般选用龙胆泻肝汤。

2

2/3页

2.4 肝阴不足

血属阴,血虚易致阴亏,肝阴不足,肝木失于滋润,致肝阳上亢,虚火亢盛之象。临床常见经行眩晕,先兆子痫等,进一步导致妊娠子痫等。一般采用养肝滋阴法,能补而不滞,调而不峻 ,适用于肝阴不足。傅青主善用此方加减,以治疗妇人经疾胎产诸多疾病,常用药当归 ,白芍,熟地,女贞子,山茱萸,代表方为四物汤加减。

2.5肝血不足

肝藏血,因胞产众多或脾胃不足,或久病耗血,遂致肝血不足,血海不能满盈,经事不能按时而下,胞胎不能养而长。妇科常见月经过少或后期闭经,痛经,不孕等。现在采用滋阴潜阳法,常用药如生地,白芍,玄参,石决明,菊花等,代表方剂羚羊钩藤汤治子痫。

3 结语

总括妇女一生,从生长发育,经、带、孕、产、乳的生理特点,均与肝有着密切关系,“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深刻揭示了这一特点,对临床症治有很强的临床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静( 从肝论治妇科病,J,. 福州:福建中医药,199829(5):6. [2]黄绳武( 傅青主女科评注,M,.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7. [3]罗元恺( 实用中医妇科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2.

(收稿日期:2004-06-06)

3

3/3页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