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头孢类抗生素
1.多为半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性强;对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相对较差。 2.肾毒性较大,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不及第二、三代。 3.主要用于对青霉素敏感、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其他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感染,如呼吸道、泌尿道感染等。 第二代头孢类抗生素
1.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性较强,部分厌氧菌高效;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性较一代略差。 2.肾毒性较小,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提高。 3.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胆道及泌尿系统感染等。 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
1.广谱抗菌,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性增强;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作用不如第一、二代。 2.基本无肾毒性,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再提高。 3.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如泌尿系统、肺炎、脑膜炎、败血症及铜绿假单胞菌等感染。 第四代头孢类抗生素
1.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相比,抗菌谱更广,对革兰氏阳性菌及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2.无肾毒性,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最高。 3.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难治感染。 总体来说,头孢类抗生素虽然按年代进行分类,但并不意味着一、二代产品就属于淘汰产品,第四代产品就比三代产品好,它们各有不同用途,在临床治疗上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 1.头孢类抗生素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患者不能使用多于或少于医生开具的剂量和用药频次。 因为如果使用服用抗菌药物的剂量太少,体内达不到足以杀伤细菌的药物浓度,将造成治疗失败,并促进耐药细菌的产生;如果用药频次低于医生的处方,由于机体对药物的代谢作用,使药物浓度降低到不足以杀灭细菌,将延长了病程;如果不到规定的服药疗程就自行停药,将无法彻底杀灭细菌,残余的细菌会卷土重来造成反复感染。 2.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可能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若患者对某一种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则不应再使用其他的头孢菌素类药物。 3.孕期、哺乳期的妇女及一些慢性病患者应遵照医生和药师的指导,谨慎使用头孢类抗生素。 4.若在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后,出现憋气、心悸、皮疹、胃部不适、发热、不正常的出血或淤青等症状,请尽快求医。 5.服用头孢类药物治疗期间,以及停药一星期内,禁止饮用任何含酒精的饮品,以防发生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