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男,65岁,因“腹痛3月余”就诊,曾看了几个西医的胃肠病专家,作了胃肠镜、腹部B超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也吃了不少抑酸护胃、解痉止痛的西药都不见效,就诊时症见:左中腹部胀痛,口干苦,尿黄,大便正常,舌红苔黄,脉弦有力。 中医辨证:少阳证,胃肠积热。 中医治法:和解少阳,和胃降逆,祛胃热。 中医处方:小柴胡汤去生姜加白芍、石膏。 服一剂腹痛减大半,两剂腹痛消失。 腹痛病机多样,总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与肝、胆、脾、肾、大肠、小肠、膀胱等脏腑相关。辩证有寒热之分,虚实之别,常可错杂或夹杂为病。外感风寒暑湿热邪,内侵腹中,使脾胃肠道运化功能失调,气机阻滞,不通则痛。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饮食停滞,损伤脾胃;或恣食辛辣肥甘,湿热内生,蕴蓄肠胃;或误食馊腐、不洁之物,浊邪阻滞,或过食生冷,脾阳被遏等,使脾胃健运失常,气机通降不利,发为腹痛。情志不畅,恼怒伤肝,肝 主疏泄功能失常,使气血郁滞;或肝气横逆,侵犯脾胃而致脾胃不和,气机阻滞,不通则痛。腹部手术,或跌仆所伤,脉络受损,血行瘀阻,不通而痛。素体阳虚,或病后体虚,寒湿内停,或脾阳不振,病久则致脾阳衰惫,气血不足,不能温养脏腑,发为腹痛。 西医束手无策之时,中医却有对证下药,一两剂而愈。 作者为广东省阳江市中医院中医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