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揿针小巧,作用奇妙,吉林市儿童医院神经康复科开展揿针

 吕康悠然 2017-08-03



揿针小巧      作用奇妙

吉林市儿童医院神经康复科开展揿针



编辑:  李沛珊       供稿:  神经康复科



   揿针的作用:


通过浅刺而久留针的方式尽量减小针刺时的疼痛,延长针刺效应的时间,以提高疗效。揿针的特点突出了长效针感,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中,是一种既能提高疗效,又能降低就医成本的针灸治疗技术。



   揿针的应用理论:


直接刺激神经末梢,神经兴奋后沿着相应的神经传导通路到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大脑,激活神经系统调节,通过一些信号分子,进而激活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发挥网络的整体调节治疗作用。研究证明:皮肤是人体的第三大脑,拥有完整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揿针疗法的特点

操作简便节省时间

刺法安全  易于接受

动态留针  效应累积

适应面广  疗效显著

揿针的应用范围:


1、小儿脑瘫:疏通经络,补益肝肾,益气养血,强壮筋骨,益智。

2、小儿多动症:安神定志,滋补肝肾,育阴潜阳,补益心脾,熄风止动。

3、哮喘: 实证——疏风散寒(或清热),理气化痰平喘。虚证——补益肺气,补肾纳气,理气平喘。

4、过敏性鼻炎:清宣开窍,补中益气。

5、鼻窦炎:疏风清热,宣肺利湿,通利鼻窍。

6、伤风鼻塞:疏风清热,清利头目。

7、化脓性中耳炎:祛风泄热,开窍聪耳,补托排脓。

8、耳鸣:实证——清肝泻火,疏风通窍。  虚证——补肝益肾,通耳养窍。

9、急、慢性扁桃体炎:实证——疏风散寒(或清热),清泻肺胃之火。虚证——滋阴补肾,消肿止痛。

10、急、慢性喉炎:通经络,调气血,清热平喘,活血化瘀。

11、牙痛:实证——疏风泻火,清热通腑,消肿止痛。 虚证——补肾养阴,降火止痛。

12、近视:补益肝肾,健脾强心,养血明目。

13、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胃健脾,益气养阴。

14、便秘:导滞通便,益气养血。

15、泄泻:调理肠胃,健脾益气。

16、遗尿:培元固本,温补肾阳,调理膀胱。

17、小儿肥胖:清胃火,通肠腑,健脾利湿,补益胃气。

18、小儿厌食:和胃健脾,益气养阴,疏肝理气。

揿针的注意事项

1、初次接受治疗的患者,应先消除其紧张情绪;

2、老人、儿童、孕妇、体弱者应选卧位;

3、埋针部位持续疼痛时,应调整针的深度、方向,调整后仍  疼痛应出针。

4、埋针期间局部发生感染应立即出针,并进行相应处理;如果发痒,最好去掉针。

5、关节和颜面部慎用。


揿针的禁忌:

1、红肿、皮肤局部及皮肤病患部。

2、紫癜和瘢痕部。

3、体表大血管部。

4、孕妇下腹、腰骶部。

5、金属过敏者。

     关 于 本 文 

责任编辑丨李萍

编辑丨李沛珊

      精 彩 文 章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