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以持久的情绪低落为主要症状,由于其发病的普遍性,所以被称为“心理感冒”。抑郁症并非难过、不开心,而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精神(心理)疾病,所以患者很难通过意志力来克服。那么,为什么一个人会得抑郁症呢? 抑郁症病因在医学界尚无一致定论,其发病机制也非常复杂,它与一个人的身体状况、精神压力、社会环境、生活状况以及应激因素都息息相关。 关于它的发病机制,神经学家有几种说法: 1、大脑中枢神经中的NE(去甲肾上腺素)分泌不足。 2、中枢神经系统中的5-HT(5-羟色胺)功能下降,导致其含量减少。 3、大脑内分泌的多巴胺不足。 4、大脑内的乙酰胆碱(依然是一种神经质递)神经元活动过度。 5、和甲状腺功能有关。 某些心理学家按照心理学理论对抑郁症的发病做出了如下解释: 1、对悲伤的压抑导致抑郁 当我们失去一些东西时,就会产生悲伤情绪,如果是重大的失去,比如至亲离世、失恋等就会产生强烈的悲伤情绪。而大脑会认为太多的悲伤是不好的,于是就会压抑悲伤,因此就形成了所谓抑郁。并且,抑郁症的爆发,常是一个新的失去,触发了过去的重大失去所伴随着的极大的悲伤,譬如,一次失恋,触发了过去压抑在内心的失去父母的悲伤,从而导致了抑郁症的爆发。 2、对愤怒的压抑导致抑郁 我们面临选择时,如果按照自己的意志,就会有一种自由感。但有时候可能被逼迫,会被人要求按照他的意志来,就会有愤怒产生。就需要表达愤怒,捍卫自己的存在。若你没做到,你就是在失去你自己,背叛你自己。同时也对自身产生的愤怒。愤怒指向自身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譬如内疚,譬如羞愧,譬如自卑……这些东西日积月累,最终也会导致抑郁心境。 所以,如果一个人偶尔不开心,可以归纳于抑郁情绪,如果一直不开心,很可能就是抑郁症,抑郁症不是因为一个人脾气不好任性的表现,而是大脑的神经系统和精神心理出现了问题,所以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都是抑郁症的治疗中不可或缺的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