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生揭秘】7种病不吃药也能自己好,每个人身体里都藏着“神医”!

 理想心愿图书馆 2017-08-04




在公元400年,古希腊医圣就说过:'病人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具有以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为主的人体自愈系统,人类生命就是靠这种自然自愈力,才得以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得以生存和繁衍。


德国《生机》杂志2006年刊登的一篇文章记录,研究人员发现,只要注意调养和改善生活习惯,60%—70%的疾病都能够自愈。换句话说,自愈力其实就是住在我们每个人身体里最好的医生!

一发现自己稍有不适就“看病吃药”真的对吗?

今天,小编采访到了曾任职于解放军昆明总医院(43医院)心内科的张雁华医生,张医生给大家解读了生活中不用吃药也能自愈的7种疾病。


1 偶然的血糖升高

张医生介绍,如今不少家庭里都备有测血糖的仪器,很多中老年人习惯性在家测试自己的血糖。正常人的血糖值为:


空腹血糖:3.9--6.2mmoL/L
餐后一小时:7.8--9.0mmoL/L
餐后两小时:3.9-7.8mmol/L


很多人在家偶然测试一次,发现自己的血糖稍微偏高就认定自己是高血糖,不少人还立即就给自己吃降血糖的药物,或者立马去医院看医生,其实这样的做法不完全正确。


血糖的检测不能以偶然的数据判定,发现自己的血糖稍有异常,应该持续观测1到2天,若过程中测量的数值持续增高或降低应该及时就医,若指数值一直在11mmol/L以内,则可以在家先观测,调理自己的饮食。



2 偶然的血压升高

和血糖一样,偶然的血压升高不代表就可以判定自己是高血压。每个人的血压还受到情绪、睡眠、饮食等多项客观因素的影响,切记不要因为偶然的血压升高就给自己对症下药。正常人的血压值如下:


高压90-140,低压60-90。


张医生介绍,偶然的测试高压只要在150以内,低压在100以内,都可以在家先自行观测。最好的办法是,连续3天在不同的时段自测。期间,一定发挥好身体的自愈能力,适当运动,少油荤,如果自我调节后血压仍持续异常再到医院就诊。



3 轻度的血脂高

现在很多人体检出来以后都存在血脂高的情况,而血脂和脂肪肝又息息相关,所以大家一看到血脂偏高就特别紧张。其实,血脂和每个人的脂肪代谢有关,轻度的血脂高平日里通过控制饮食,少吃猪油及动物内脏就可以适当缓解。


其实,脂肪肝、部分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风等生活方式疾病在初期,不用药也可以控制得很好,只要定期监测就会扫清身体的隐患。



4 感冒

当我们的身体受到细菌、病毒的袭击时,自愈系统会迅速地组织免疫细胞来打一场防卫战。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感冒。

 

大多数感冒都可以不治而愈,这个过程大概需要5—7天。事实上,没有药物能直接治疗感冒这种病,所有抗感冒药不过是缓解由感冒引起的鼻塞、咳嗽等症状罢了。


感冒时以下8个步骤不可少

找张舒服的床躺下来;

服用维生素C补充剂,或吃点富含维C的水果;

吃块黑巧克力,其中所含的可可碱有止咳功效;

在床边或沙发边放置加湿器;

吃流质食物,热汤和热粥都是不错的选择;

换个大水杯,保证每天喝2000毫升水;

远离乳制品,尤其奶酪等较难消化的奶制品,感冒时最好别吃;

服用布洛芬、扑热息痛或止咳糖浆等非处方药;



5 小伤口

生活中小擦小碰在所难免,当身体受到了机械、物理的损伤,它会默默地修复伤口、促进痊愈。比如,不小心蹭坏了皮肤、出了血,过一会儿就会自然止住,这就是体内有天然的止血药——血小板。

 


除了身体表面的伤口,包括胃溃疡、口腔溃疡之类的“伤痕”。当伤害一开始,机体会立刻自然地产生再生作用,分化出新的细胞,使受伤的细胞结痂脱落,转变成新的肉芽组织,完成自疗。

 

当然,自愈需要条件,必要时还要寻求医生的帮助。比如,如果皮肤溃烂,要及时给伤口消炎;骨折后要上夹板,1周后要适当补点骨头汤;出现溃疡,要少吃上火的食物……



6 轻度失眠

很多情况下,一遇失眠吃安眠药无异于饮鸩止渴,事实上,放松心情、适当锻炼,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此外,肠易激综合征,最根本的诱因就是过度紧张,因此调节好心理才是治疗的根本。


7 轻度上吐下泻

孕妇轻度的呕吐,是对胎儿的一种自我保护;很多时候,拉肚子也是一种自我防御。当我们吃了有毒食物后,往往会上吐下泻,这样毒物才能及早地从体内排出,最大限度地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此时,只要让肠胃充分休息,适时补充水分就可以了。




8个方法修复你的自愈力

 第1 别滥用药物。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药物'代替'身体器官的抗病能力,人体自身的自愈力也受到了削弱,逐渐丧失了本应属于自己的健康。“是药三分毒”往往药效越强的药物,毒副作用就越强。
 
 第2 多素食,少油荤。

饮食习惯直接关系着身体健康,张医生强调,很多疾病在初期都是可以通过调节自身的饮食习惯来激发自愈功能的。可偏偏很多人不重视饮食健康,“病从口入”是很有道理的。平时吃的健康且规律,身体的免疫系统自然也就得到提高。




 第3 保持好心情。

具有积极乐观精神的人身心更健康,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更低,肺部功能也更健全。

 第4 充足的睡眠 。

睡眠不佳与免疫系统功能降低,以及抵抗病菌的杀手细胞减少有关。芝加哥大学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只睡4个小时的人,血液中抵御流感的抗体比睡了7.5至8.5小时的人减少一半。



第5 定期做好体检 。

张医生强调,正常的成年人应该保持每年1次的全面体检,而中老年每半年可做一次体检。体检可以及时发现我们身体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早发现早治疗。加深我们自己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评估,有助于帮助自己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第6 增加社交活动。

研究表明,社交生活越少,大脑里会有越多焦虑引起的化学物质,我们就越可能生病。一个对276名18到55岁的成人研究表明,有6个以上朋友的人比更少朋友的人抗击感冒的能力强4倍。


第7 多养绿色植物。

在家中养些绿色植物除了能净化空气、调节温度以外,还能带给自己及家人视觉享受,绿色植物的静态之美可以陶冶性情,给人带来无限的乐趣,丰富了生活,陶冶情操。

第8 合理选择中医和西医。

张医生提醒,我们很多人在选择中西医的问题上存在一定误区。“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生活中很多突发的急性病那一定是首要选择西医治疗;而很多慢性病,或者是当您的病情已经进入康复阶段的时候,可以选择中医进行辅助调理。切莫盲目只采用中医进行治理,否则会耽误了自己的最佳治疗时间。




受访专家:曾任职于解放军昆明总医院(43医院)心内科,云南省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现为菲悦健康管理中心内科专家。

擅长:治疗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糖尿病等。

坐诊时间:周一至周五(早8:00点—晚18:00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