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北老河口:远古帝尧时期----阴国

 襄阳孙金福 2017-08-05
 
 阴国,今老河口和谷城范围,因位于荆山之北而得名。

春秋时期为楚属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实行郡县制,设赞、阴二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封萧何为赞候,"食邑八千户于此"。东汉光武帝封邓禹为赞候,"食邑万户于此"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魏得荆州,以南阳西为南乡郡,辖八县,赞、阴在内。南乡郡城临汉水,在县境内。西晋太康十年(289年)十一月,改南乡郡为顺阳郡,辖赞、阴、筑阳三县,郡治设于赞城。

说到老河口的阴国,刨刨阴国的老根儿,阴国的历史居然可以追溯到上古人类始祖尧舜时代的祖,尧舜禹是传说中的人类始祖,尧舜之后才是禹。

1995年底国务院正式成立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领导小组,到2000119历时五年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夏商周年表》所公布考定的夏朝约开始于前2070年的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孔甲、皋、发、夏癸,到夏商分界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的盘庚迁都。这已经是据今4084年的中国记年史都只有禹还没有尧和舜,可见老河口的历史有多古多老。所以老河口阴国的历史,已经不能用公元前多少多少年来介绍了,只能以上古和远古和古老来形容概括。

据载阴国来自远古的尧帝时代,尧帝的后代曾建立过一个叫阴国的诸侯国,这个阴国就是都在袁冲乡的古城阴国王城遗址一带。古人自古就把山和河朝阳向南的那一边称为阳,背阳向北的那一边称为阴,古人多逐水向阳为首选择生活和居住地,这也是后来周文王《周易》所推崇的阴阳和风水的精华和主导。

因为在古代楚国境内的山都叫荆山,所以离荆州荆山很远的老河口古城,也有了地在荆山之北和荆山之阴的阴地。老河口的阴国在尧帝后代受封于阴地后,就以地名为国名,尧帝的后裔就以国为姓,称阴氏,这应该是阴国和阴姓的源起。中华五千年文明应该就是从炎帝黄帝和尧舜禹帝说起的,只可惜因为太过遥远,没有关于阴国和阴姓准确的诞生年代和历史记载。

有历史记载的阴姓,源出于西周时期周文王西伯侯姬倡的姬姓。

据《元和姓纂》载,能姓是周文王的第三子管叔鲜的后代,春秋初年齐国著名的政治家管仲就是管叔鲜的后裔。

诞生于公元前719年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是比公元前551年诞生的孔子还早一百多年被誉为圣人之师管子。管仲是由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为上卿尊为仲父,因辅佐齐桓公小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才成就了齐桓公小白的春秋霸业。

说起管仲辅佐齐桓公小白,还有段管仲和鲍叔牙举贤让相的感人故事。以前的管仲曾是齐桓公小白的政敌。齐桓公小白的前任国君是他兄长齐襄公姜诸儿。齐襄公是个丧失人伦的衣冠禽兽,把齐国搞得一塌糊涂,使齐国政治潜藏着人人自危的重重危机。齐国诸公子们纷纷弃国逃亡以避灾难。公子小白与心腹鲍叔牙投奔莒国,弟弟公子纠则同心腹管仲投奔了鲁国。不久齐国政变齐襄公被杀。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得知消息后,分别由所居国派遣军队护送回齐国。两兄弟约定谁先回到齐国谁成为齐国国君。为帮助公子纠夺得齐国君位,管仲单人匹马驰向通往莒国的大道,奋力追赶上了公子小白,假装恭顺,上前拜见小白,乘小白不注意,突然猛发一箭,直向小白心窝射去,小白大叫一声,口吐鲜血,从车上栽了下来。管仲大喜过望,急忙策马而逃,赶上公子纠队伍后告诉公子纠。公子纠以为政敌已除,便从容不迫地向齐国进发。当他们赶到齐国国都临淄时,公子小白已经登基为齐国国君了。

原来这公子小白并没有死,管仲的那一箭正射在他腰带的铜钩上才幸运地躲过劫难。小白知道管仲是有名的神射手,于是急中生智,咬破舌尖,大叫一声口吐鲜血栽下马去才瞒过管仲。然后抄小路疾驰回国,抢先登上了齐国国君的宝座。

  齐桓公小白即位后要封鲍叔牙为相,鲍叔牙却向齐桓公极力推荐了管仲。鲍叔牙对齐桓公说:“管仲之才,胜我百倍,君若欲大展宏图,非管仲莫属”。齐桓公也知道管仲是旷世奇才,又见鲍叔牙竭诚推荐,于是决定捐弃前嫌,重用的管仲。为了能让管仲回国,齐桓公派人对鲁国国君说,杀掉公子纠,缚送管仲回国,以报一箭之仇,若不答应就兴兵伐鲁。鲁国弱小不得已只得照办,杀了公子纠把管仲捆绑起来装入囚车送回齐国。

管仲被囚自以为必死无疑,早已置生死于度外,大义凛然,泰然处之。谁知当他被押进齐国宫廷时,齐桓公快步走下座位,亲自为他松绑,当即拜他为宰相。就是齐桓公小白的这一举动感动了管仲,从此尽心辅佐齐桓公,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使齐国大治国力大增。管仲又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存邢救卫,九合诸侯,最后终于使齐国称霸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的。

鲍叔牙举贤让相、齐桓公不报一箭之仇捐弃前嫌,可见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心里必须有能撑船的胸怀和肚量。

管仲的七世孙管修,因被齐卿田氏所逐,从齐国逃到了楚国,被封为阴邑大夫,所以管修也被称为阴大夫、阴修。这个楚国阴邑大夫阴修,就封在古为阴国,今为古城王城遗址地的老河口。管修的后世子孙便以封邑的阴为姓,称为阴氏,形成了管修的这一支阴姓,所以阴氏后人都奉管修为阴性的得姓始祖。

到过阴国古城王城遗址,看过古城下游排子河五十米高的排子河大渡槽后,才知道原来阴国不仅是山北山影的阴。丹江大坝配套工程引丹大渠的取水口已经很低了,排子河居然还在引丹大渠的取水口五十米,所以老河口排子河很低的地势,具有容纳成排河水溪水海纳百川的聚水功能,这应该也是丹淅之汇、丹水终点在老河口的重要原因所在。

阴国古城和排子河地势的低,应该才是跟阴国名称来历有直接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楚国的历史远在阴国的历史之后,有楚国才有的荆山说,所以荆山之阴的阴国说,不可能出现在楚国以前的。

从历史上所记载的尧帝后裔建立诸侯国和管仲的七世孙管修被封的阴邑大夫的阴地,古为楚地今在湖北襄阳老河口市西北部袁冲乡古城王城遗址一带,至今古城阴楚王城遗址尚存。因楚国阴国的缘故,老河口阴国古城王城遗址后称阴楚故都,阴国逐渐被楚国取代,阴国也一天天被人们遗忘,阴国的历史就这样随着岁月的更替湮灭在八百年楚国的历史长河中。

因为阴国历史的消失,使早期楚国历史变的更加扑朔迷离,甚至连楚都丹阳都不知道在哪儿了?所以只要先捋清了阴国历史,那么早期楚国的历史和楚都丹阳地问题应该都很清楚明白了。

阴国五千年悠久历史,见证老河口的古老历史。

宋以阴城镇建光化军,设乾德县。元十四年(1277年),废光化军,改乾德县为光化县,历明、清、中华民国未再变改。建国后,老河口曾三度设市,1983年市、县合并,撤销光化县建置。

老河口:孙金福编辑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