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功能医学指导下情绪与睡眠管理(中期)——神经递质谷氨酸与GABA---<功能医学医生>专...

 中国健康管理 2017-08-06




温馨提示,本视频大约36分钟,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前面通过4个案例分享了在肾上腺失衡的情况下,身体会出现失眠和情绪的问题,但同样是肾上腺失衡,每个人的干预是不同的。下面对于肾上腺失衡潜在干预进行了总结,包括植物的、荷尔蒙替代、维生素B族等,在功能医学检测提示皮质醇或DHEA过高/不足时应该如何干预,下图可作为借鉴参考。
 

图3:肾上腺失衡营养干预


接下来分享的内容非常重要——神经递质。


我们需要了解与兴奋和抑制相关的神经递质,与兴奋性相关的有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组胺、谷氨酸和苯乙酸(PEA),与抑制性相关的有GABA(γ-氨基丁酸)、血清素、牛磺酸和甘氨酸等。目前在功能医学检测中对上述的神经递质可以做到定量分析,内容比较多,重点分享两个神经递质。


各种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递质在身体里起作用,过高和不足会有相应的临床表现,有很多的相似性,所以要科学检测分析每个人症状产生的不同原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神经递质需要很多营养作为辅酶进行代谢,这些食物对神经递质是有影响的。前面提到的牛磺酸是抑制性的神经递质,但很多人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不足,维生素B6、S-腺苷蛋氨酸、维生素C、铜也都是非常重要的酶或辅酶,有的人平时饿时可能就吃一片面包,久而久之,身体里很多营养是失衡的,会进一步导致神经递质代谢出问题。

图4:神经递质检测报告样本


上图是神经递质检测的结果,可以看到患者的血清素和谷氨酸都比较高,还有相应的数值,因此我们可以做到对神经递质进行定量分析。


另外,还有其它功能医学检测项目,氨基酸评估、有机酸代谢、活细胞营养等也可以对神经递质进行评估。比如神经递质里的组胺,一般过敏的人组胺含量都比较高,在体检报告的血常规中,嗜酸细胞很高的人很多都和过敏这种高组胺的状态相关。所以在没有做神经递质检测的情况下,可从临床检测进行推测。这就是如何根据简单的临床体检报告推测一个人的功能失衡,需要临床医生不断探索。


FIA活细胞营养检测,检测项目有丝氨酸、胆碱、肌醇、B族维生素、维生素C、锌、镁、天冬氨酸等,这些都是和认知、神经功能相关的,可以从中推测神经递质是否出现问题。


今天以两个神经递质为例与大家分享,兴奋性的谷氨酸和抑制性的GABA(γ-氨基丁酸),功能医学讲究机体的整体动态平衡,经常将谷氨酸和GABA作为一对影响情绪和睡眠的平衡因素。


谷氨酸

谷氨酸在身体里对神经系统起到兴奋作用,参与细胞记忆功能、感知,可以放大很多感觉。


谷氨酸失衡,有的人可能会过度兴奋,导致睡眠不佳,周期性、阵发性疾病,偏头痛,情绪也会随着心情波动,焦虑、失眠等,这些都是谷氨酸失衡时的症状。


这些症状如果不及早解决,久而久之,生理失衡后就会引起病理失衡。谷氨酸失衡与神经性和精神性的疾病相关,比如癫痫发作、偏头痛、神经性疼痛、帕金森、阿尔茨海默症以及双相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PTSD(创伤性应激障碍)、难治性抑郁症、自闭症等。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人患精神分裂症就是谷氨酸失衡了,具体到个人一定需要进一步分析再进行干预,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个性化治疗。


作为功能医学医生,很多人都会问需要看些什么书呢,我的意见是要看生理生化书,要特别了解机理,比如说谷氨酸是兴奋性的神经递质,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含量会高,为什么代谢不出去,我们要特别了解一个神经递质的代谢通路,这些都是枯燥的知识,但便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谷氨酸和情绪的相关性。


谷氨酸的代谢是通过两个重要的酶,一个是谷氨酸脱羧酶,它可以转化谷氨酸,谷氨酸脱羧酶的激活剂有吡哆醇(B6)、牛磺酸、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谷氨酸脱羧酶的抑制剂有IL-1、TNF、干扰素、甲硫氨酸;另一个重要的酶是谷氨酸转运体1(GLT-1),如果受到抑制,谷氨酸就会升高,GLT-1抑制剂有重金属汞、同型半胱氨酸、花生四烯酸、皮质醇,与体内过度兴奋有关。


同型半胱氨酸在临床上就可以检测,与神经毒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突触前神经细胞释放谷氨酸,下面有谷氨酸NMDA受体(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将谷氨酸摄入到突触后神经细胞,谷氨酸与受体结合,增加钙离子内流,钙离子过多内流会导致兴奋性毒性,甚至于导致神经细胞死亡。升高的同型半胱氨酸增加了谷氨酸NMDA受体开放数量,并延长受体开放时间。


谷氨酸NMDA受体可以被Zn2+、Mg2+、K+ 拮抗。


体内的谷氨酸过多就会导致身体兴奋,在谷氨酸过高的情况,褪黑素、锂、镁、NAC、维生素D和大多数抗惊厥药物,都可以拮抗谷氨酸通路。


镁是可催化超过300种酶反应的必需营养元素,特别是涉及到线粒体ATP的酶,都是以镁作为辅酶的,线粒体缺镁可能会增加钙的内流,增强触发细胞的凋亡,过多钙的内流会引起兴奋性毒性,甚至于细胞的凋亡。


在大脑中,镁参与线粒体ATP的产生;在缺血条件下不能进行充分的有氧酵解,缺血缺氧就会产生乳酸的堆积,镁可降低乳酸和谷氨酸的升高;镁保留丙酮酸和葡萄糖的代谢。有一种叫做“美金刚”的药物,是非竞争性的NMDA受体拮抗剂,被批准用于治疗阿尔兹海默症,镁有类似的作用机制。


镁是内源性谷氨酸拮抗剂,通过阻断NMDA电压门控受体,从而减少兴奋性突触后受体的开放,抑制细胞内钙钠的内流,硫酸镁可以穿过血脑屏障,增加对钙敏感性蛋白的调节。


锂同样有谷氨酸拮抗作用,可以通过不同的信号传导通路,抑制细胞的凋亡,钙的释放,抑制磷脂酶A2和花生四烯酸释放的活化,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产生,可以增加脑血清素,降低脑谷氨酸的浓度。


N-乙酰半胱氨酸也是可以作为谷氨酸的抑制剂,在体内可以增加谷胱甘肽的水平,谷胱甘肽维持谷氨酸的动态平衡,N-乙酰半胱氨酸是L-半胱氨酸N-乙酰基衍生物,在肝的谷胱甘肽的生成中起重要作用,谷胱甘肽增强GABA激活的神经元反应,GABA是一个抑制性神经元,和谷氨酸(兴奋性神经元)是平衡的。谷胱甘肽可以增加GABA的作用,低水平的谷胱甘肽加剧安非他明引起的多巴胺释放。谷胱甘肽缺乏会增加谷氨酸受体的功能,增加神经元的兴奋性,谷胱甘肽还降低在大脑关键的抑制性区域产生结构和功能的紊乱。


谷胱甘肽产生时,对耦合的半胱氨酸摄取依赖于谷氨酸转运蛋白。谷胱甘肽作为NMDA和AMPA谷氨酸受体的天然配体,调节这些受体的氧化还原反应。谷胱甘肽缺乏时会减弱正常的NMDA介导的功能,并增加神经元的兴奋。精神分裂患者大脑中的谷胱甘肽水平普遍是降低的。所以,谷胱甘肽可以拮抗谷氨酸的功能。


谷胱甘肽与神经性疾病,可以调节D2受体与NMDA受体NR2B亚基,减少相关的精神分裂症状。谷胱甘肽、NAC和镁导致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增加,降低兴奋性神经受体的功能,这样就可以解释谷胱甘肽和NAC在精神分裂症和自闭症中的功效。所以在自闭症患儿和一些没有到精神分裂但已经到了焦虑、抑郁情绪状态下的患者,使用谷胱甘肽对神经系统起到缓解作用。


谷胱甘肽很少能通过口服吸收,一般情况下,是在肝脏中合成,由小的氨基酸肽段合成。如果要提高体内谷胱甘肽的水平,可以口服NAC,NAC在细胞外发挥作用,将胱氨酸降低成半胱氨酸,之后将半胱氨酸转移到细胞内,进一步合成谷胱甘肽,这种转运的速度要比单纯口服胱氨酸快十倍,所以,NAC更易合成谷胱甘肽。


通过促进谷胱甘肽的生物合成,NAC间接起到抗氧化作用,另外,NAC也直接作用于自由基基团,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
 

图5:胱氨酸-谷氨酸转运蛋白作用机制


谷胱甘肽是一种GABA激动剂,NAC是新型谷氨酸拮抗剂,可以参与半胱氨酸-谷氨酸转运蛋白,下调谷氨酸的活性,即细胞内半胱氨酸进入以换取谷氨酸的输出。所以在精神疾病治疗过程中,NAC起到一定的疗效。


维生素D

据报道,维生素D与抑郁症是相关的,功能医学强调维生素D的检测和补充,维生素D-免疫-抑郁的机制:增加白介素10,抑制皮质醇,阻滞NMDA受体,维生素有潜在拮抗谷氨酸的作用。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疾病控制中心在涉及6000多名患者的研究中报道,高抑郁症患者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重度抑郁症患者骨密度明显降低,维生素D与抑郁有相关性。


为什么大脑中有维生素D受体呢?


过量的钙会导致神经兴奋,细胞凋亡,维生素D可以缓冲过量的钙浓度;维生素D受体在下丘脑和海马中高度表达,并与5-HT1A受体共定位;维生素D增加钙结合蛋白(收缩钙结合蛋白),其增强钙缓冲机制并抑制去极化。维生素D诱导NGF和BDNF;维生素D水平降低会增加糖皮质激素受体和NMDA受体活性。


皮质醇抑制海马神经发生,体外这种效应通过用维生素D预处理而消除,维生素拮抗神经损害,对身体形成一种保护。


GABA

前面讲到的都是与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相关的,接下来是与谷氨酸相平衡的神经递质——GABA,它是脑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在细胞与细胞接触中起到关键作用,GABA受体介导抗焦虑、镇静和抗惊厥的作用。


GABA失衡的症状:焦虑,抑郁症,不安、担心的情绪,睡眠障碍等,当身体内抑制性的,使人平静的神经递质不足时,处于兴奋状态,一定会对睡眠产生影响。

图6:健康和抑郁人群大脑皮层GABA浓度


上图是大脑皮层中GABA浓度在健康和抑郁人群中的研究,左边是男性,健康男性GABA浓度高于抑郁男性,女性也是一样的。


GABA的代谢

GABA由谷氨酸通过谷氨酸脱羧酶(GAD)形成,GAD需要吡哆醇(B6)作为辅因子,牛磺酸可以上调GAD,产生GABA,牛磺酸本身也具有平静抑制的作用。GAD活性可以被升高的甲硫氨酸(蛋氨酸)和皮质醇抑制。GAD活性减少可导致GABA功能下降,并与几种神经精神病症有关,包括:精神分裂症,癫痫和双相性精神病等。


孕激素本身可以作用在GABA受体,有类GABA作用,所以往往更年期的女性体内雌孕激素水平都下降了,这个过程中就出现失眠,并且处于比较亢奋的状态,这跟孕激素水平退化是有关系的。


更年期荷尔蒙替代治疗中,口服孕酮可以激活GABA受体,有抗焦虑作用,有经前症候群的女性,来月经时荷尔蒙水平骤然下降,会出现情绪问题、失眠,用口服孕激素可以有一定的帮助,另外还起到神经系统保护作用,通常推荐剂量为天然孕酮50-400mg。


有一些物质与GABA有类似作用,能让身体平静下来,最常见的就是酒精,有的人通过每天睡前喝酒来缓解失眠,这是因为酒精代谢生成GABA,但酒精在代谢过程中会消耗很多酶,具有刺激性和毒性,其实是得不偿失的。


与睡眠相关除消化和免疫系统外,矩阵中的同化和防御修复功能也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肠道是人的第二大脑”,肠道的微生物环境和免疫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之间是相互关联的,非常复杂,以后有机会再展开分享。


未完待续,请继续关注:「功能医学指导下情绪与睡眠管理(下期)——综合案例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