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载《开封金融》的样钱文章

 国民一员 2017-08-06
写在前面:中国古代钱币研究,在铸造工艺上,一直缺乏一个环节。这个环节,我将用系列的钱币展示,试图说明:制范母钱是什么样的,我们怎么认识它。清朝的钱币制度、铸造工艺等等史料是比较多的,下边的这篇文章写得是很详细的,引用的文稿也都是可信的。大家先看看下边的这篇文章,看看专家们谈的怎么样,有一些基础的印象。?

原编者的前言:钱币收藏界一直都被各式各样的样钱困扰,部颁样,进呈样,试铸样,存档样,样母,母样,钱样,恭呈御审样等等。新老藏家也一直在争论不休。当前藏界一般的认识比较片面,如盲人摸象,那么她的庐山真面目到底是怎样哪?先来一篇前人比较客观的文章

(这前人的文章是应该署名的,但是人家没有署名,我只好说这是

开封金融上的一篇文章

“母钱翻砂法”以“样钱”为指定式样,以“母钱”为生产模具,其工艺复杂、工序较多。史料文献记载疏漏,加之因铸时、铸地、铸因的变化,工艺技术细节处理相应不同,从而导致母、样钱的型制特征及具体称谓各不相同,给钱币研究带来诸多不便。笔者根据宋、明、清相关史料,结合现代翻砂工艺,及日本奈良飞鸟池铸钱遗址考古情况等多方面,试就母、样钱的性质分类作扼要的说明。 

“母钱”是翻砂法工艺生产模具的概称,就形成情况可分为“雕凿式”和“翻铸式”两种,前者是原始状态的钱模,我国称作“雕母”或“祖钱”,日本称作“原母”(包含北宋时期用雕母直接翻铸的模钱概念);后者即一般认知的“母钱”,我国称“铸母”,日本称“种母”。“样钱”是翻砂法工艺指定式样的总称,按用途可分为“置样式”和“呈样式”两种,前者用于规定式样,钱界习称“钱样”;后者用于呈报质量,钱界习称“样钱”。上述名词概念的多样化、非特定性,尽管在日常情况下使用较方便易懂,实际上并未做到性质认识的严格界定,在系统化研究或者是初学者接触时就会造成概念不清晰的误导。为避免错误的发生,建议在口头使用时,可按惯用术语进行交流;在文字论述面向不同层次的读者时,还应当严肃标准,采用标准的定义概念、统一的专业术语、特定的专有名词来进行描叙,这样才不失科学、严谨、负责的治学态度。 

母钱翻砂法工艺大体上可分为:议铸、试铸、御审、部颁、制母、舂砂、造型、修型、兑料、看火、浇铸、清砂、点缗、进呈等若干环节组成。与母样钱形成有关的为试铸、御审、部颁、制母、进呈五个环节。我们可以按母样钱在上述环节存在的状态及作用性质进行分类,可分试铸式母样、御审式母样、部颁式母样、制母式母样和进呈式母样五大类。 

试铸式母样包括“试铸式祖钱”和“试铸样钱”。清以前“试铸样钱”都要报送皇帝御审,“试铸式祖钱”似无报送的必要,理当用罢即废。清以后“试铸式母样”主要供“钱法堂”观察试验结果和进行成本预算,不再报送皇帝御审。试铸样钱的实用数量很少,只数枚,理论上应当直接用祖钱翻制而成,因而没有“试铸式母样”的名词出现。

御审式母样包括“御审牙样”和“御审样钱”。历来皇帝审的是能直观反映情况的“御审样钱”,清朝一改前朝旧称,以象**刻的“御审牙样”报送,较为别致。 

部颁式母样包括“部颁祖钱”、“部颁母钱”、“部颁样钱”。清以前只随诏下发“部颁样钱”,清代又增加分发“部颁祖钱”或“部颁母钱”的内容。

制母式母样包括“印范祖钱”和“印范母钱”。都是适应批量生产的实用模具,古钱版别产生的主要原因即在于此。金口开凿,一经使用的印范祖钱称“实用祖钱”,备而待用未开金口的称“备用祖钱”。印范母钱用量很大时,往往令高级铸工在极短时日内,选初铸精整铸母进行再翻铸。可根据实物的制形、制作观察分析,定为“一次原母”或“二次”及二次以上的印范母钱。 

进呈式母样即指“进呈样钱”。采用“印范母钱”或“部颁母钱”为钱模,经特殊生产制作而成。进一步可按制形划分为具中央规定版式统一的“部颁式呈样”和由地方自行设计版式的“地方式呈样”。另有“进呈制钱”,规定选用普通铸币作标准,虽形式存在,实物却无从区别。

通过上述性质类分,具体去描述某一枚实物时,可根据材质作性质名类的补充说明。母样钱问题标准化的建立,能避免诸如宋钱史料中词义相同但名称多如“式”、“样”、“母”、“模”、“钱样”、“样钱”、“钱式”、“式样”之类的用词混乱现象。————————(原载《开封金融》)

二、贴吧作者据此写出的关于样钱的解释的文章

     简单来划分的话,按照制钱制度样钱可以分为向上呈供和向下颁发,按照加工工艺可以分雕刻和铸造。详细论述见下文:样钱,也叫式样钱,钱样。属于制作发行钱币时的参照样本。据唐代《谈宾录》等记载,唐武德年问,有司进呈开元通宝蜡样。蜡材质较软,适于雕刻,不易保存,不可能作为流通钱使用,但可以反映发行钱的面貌特征,故适合作为正式发行钱币前的参考样钱。钱币发行是国家典制攸关的大事,改元发行钱币时,钱币式样通常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甄选,直至由帝王亲自审定。据古籍记载和实物发现,用于雕刻样钱的材质有金、银、木、铜、蜡、铅锡合金、ㄨㄚ等。这种专用做进呈的式样钱为了方便与不同用途样钱做区分,我们习惯称之为“钱样”。钱样,并非只呈贡一种,而是多种不同直径、厚度、材质、书写文体的多种式样,但每种式样常仅做一品,由专职雕工精雕细琢而成,往往极尽奢华,不惜工本供帝王选定。这种钱样因为是作为流通制钱的式样参考,而不作为母钱翻铸子钱,所以其字体风格与制钱相仿,穿口洞开,与同样雕刻而成的母钱区别较大。简单理解,样钱的工艺要求是为了尽美,而母钱工艺要求是为了利铸。
古籍记载宋代改元时期或遇到铸新钱时,铸前必然要进呈钱样供审定。古籍记载及实物发现有铅锡钱样,木质钱样,蜡质钱样等。清代依然延续了钱样呈贡的制度,《清文献通考》载:每遇更定钱制,例将钱式呈送“,清代更有用象**刻钱样呈贡的发现。黄鹏霄在《故宫清钱谱》的序文中这样记叙:“故宫所藏,所为京省各局进呈内府之正品,就中如乾清宫、养心殿之祖钱、母钱、样钱,端凝殿之京局呈进钱,永寿宫与内务府之库储钱,均属菁华所聚,典制攸关,文献幸存,考证有赖。。。。”据考京局承接宫廷内府庆典赏赐钱的设计和制作,更承接宫廷存档的各地方局进呈钱之甄选和休整,而京局呈贡的钱样、祖母更是重中之重,而另辟出端凝殿存放,钱样的特殊地位,确定了他的稀有和珍贵,素有”雕母中的雕母“之称。现存实物数品多存于故宫和国家博物馆。在清代,御审钱样选定后,会依钱样风格制作若干存档母钱(或原母), 这阶段母钱(原母非手工雕刻,制作工艺另有论述)也是精工雕刻的,穿口不同于钱样,而是属于未开穿的圆形口(或厚穿小方口)。这种厚穿小方口情况在乾隆时期最早出现,在嘉庆、道光时期都有出现。据清代后期著名钱币学家、金石学家鲍康《大泉图录·光绪重宝条》记载:“福卿(许福卿工部景福,为宝泉局监铸)云:'每改元铸新钱,先选至洁之ㄨㄚ刻作样钱,呈钱法堂侍郎鉴定,然后以精铜凿成祖钱。其穿空非钱局人不能凿,再用祖钱翻砂铸母钱,以后开铸,则悉用母钱印范’”。许福卿所云“金口”即该雕母的“圆穿”,多属样雕性质。这一时期的雕刻母钱虽然依据祖钱制式制作,实际鲜有进入生产中,仅作为改元时期象征意义和存档,通常存于内府专用库中。而实际生产中另有一套制钱系统,据《清朝文献通考》记载:“其直(隶)省开局之始,一例(依例)由户局先铸祖钱、母钱及制钱各一文,颁发各省令照式鼓铸”。到了清代晚期,政局动荡就连这一惯例也难以为继,币制混乱,通货严重,各地方钱局各自为政,甚至自己设计改范母钱也屡见不鲜。

纵观清代铸钱史,自顺治元年(1644)入关经康熙、雍正、乾隆中期,社会发展稳定,清朝国力达到顶峰,社会各行业得到恢复发展。这一时期的币值稳定,制钱规范。

在清代铸钱制度中,还有一种进呈样钱,属于各铸钱局早期铸出的精整厚大者,(实物考证不一定非头炉钱),经一定的休整呈送中央局,有时中央局还会进一步择选休整呈送最高机构审核存档。钱样和这类样钱的主要区别,引用钱币学家张志中先生《中国古钱》中的记述:“它(钱样)用于选样送审,并不是为直接铸钱而来,虽经雕工精心磨削,刀痕似被隐去,既俗称---刀痕化尽,然雕凿味一望可知,如细心审查或用放大镜去查看,仍可见微细刀痕,绝不会天衣无缝,且铜料精细,质地光洁,钱文深俊细瘦,笔划坚挺有神,交叉折弯之处呈清角,是同类钱币无法比拟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