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咸丰宝河局:钱币的铸造工艺及其特点--以母钱、样钱为例

 馱夫 2023-10-20 发布于福建

清代铸币采用的是翻砂工艺,这种工艺是我国古代铸币的主要方式之一,隋代以前一般是用钱范来铸造,目前一般认为到了唐代开始启用母钱翻砂的工艺来铸造钱币,这种工艺一直持续到了清朝末年仍在大规模使用。              

清代的铸币流程基本上是:祖钱--母钱--子钱。一般来讲,每当钱局开始铸币首先要先取精炼的黄铜让钱局工匠手雕制成雕母(清代文献也称为祖钱),然后再以雕母翻铸若干母钱,最后再用母钱来翻铸流通用子钱。

清代大部分时期的铸币流程大体如此,但清早期的顺治、康熙、雍正时期可能存在多种母钱状态,咸丰及以后时期的地方钱局在流程和材质上出现有多种变化,在此仅就咸丰时期宝河局母钱及样钱的相关情况做介绍。


一,咸丰宝河局的母钱

1,宝河局小平母钱

宝河局小平钱有铜铁铅三种材质,其中较为常见的为:


(咸丰宝河小平铁母拓片)

 (咸丰宝河小平铁母)


尔宝大字方头通小平钱,此钱有铜、铁两种材质,铁质常见,铜质为铁母。此种铁母较为厚重,边道为鱼脊边,主要是为了脱模方便。穿口修穿工艺生辣,正反穿口均有明显坡度,同样,这也是为了脱模方便。从文字风格看,这种铁母系由河南省自行制作,工艺和文字有点接近于一种宝陕局小平铁母,不排除两个省份的工匠有过技术上的交流。 


(咸丰宝河小平铁母拓片)

 (咸丰宝河小平铁母)


尔宝角头通小平钱,此钱铁质常见;铅质有流通钱和铅质母钱,铅母目前仅见;铜质目前见到的是雕母,应为部颁雕母,理由是:这枚仅见的雕母文字风格的京局风格明显,雕刻工艺娴熟,文字处理的很协调,字根处的雕痕处理的相当仔细,这种文字风格和技艺非常接近京局而不是地方局。


2,宝河局当十母钱


宝河局当十母钱存世有一定数量,而且从实物看,加工方式也都接近:都经过加刀修整,字根或者轮廓都进行过处理,穿口进行了打磨,以方便铸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殊现象呢
?应该还是跟宝河局仓促开铸有关。宝河局自雍正后百余年未铸造钱币,相关的铸钱技术在短时间内不可能熟练掌握,这一情况在巡抚英桂的奏折中也提到了:“自雍正九年停铸以后历年已久,器具无存,匠役人等亦无熟手”。

如按照标准的祖钱—母钱—子钱的流程规范,对于宝河局来说可能已经来不及了,作为变通之法,河局很有可能采用了加刀的方式生产母钱,以提高效率。加刀用的钱币,既有可能是翻砂太久而字体模糊的母钱,也有可能是择优选取的子钱


3,宝河局五十母钱

宝河局当五十母钱较为标准的目前仅见一枚,从实物看,工艺类似当十母钱,字根同样进行过修整,穿口进行了打磨。原因分析同上。


4,宝河局当百母钱

根据实物来看,推测宝河局当百母钱应该有几种形态。


A,早期母钱 

这种早期母钱,文字精神自然,铸造较精,加工工艺接近京局:字口不见刀痕,穿口精修,边道打磨的非常干净。可能是河局借调熟练工匠后按照户部规定流程生产的早期产品,制作费工费时,所见数量很少。


B,加刀母钱 


这种母钱,和宝河当十母钱工艺接近,经过加刀以达到翻铸要求。


从实际情况看,宝河局当百流通钱存在着大量的小变异版式,这些小版式的区别变化不大,往往是文字略有变化,笔画粗细略有不同,个别笔画变形走样。这种情况的产生很有可能也是原有母钱经过多次翻砂,字迹有所模糊以后,工匠直接加刀修整后继续翻铸的结果。也不排除是直接拿子钱加刀修穿以后充当母钱翻砂铸造,造成了文字的走样变形。

这里,我们以咸丰宝河当百大钱实物进行说明。

下面这枚钱币版式上大体上可以划为周书(即带有明显周尔墉书法风格),和下文我们提到的宝河当百进呈式很接近,最为明显的特征是:钱币正面左下的半月形痕迹,这个痕迹说明此钱和进呈式有密切联系,但是此钱和进呈式相比,文字局部明显有变形,以丰字、当字最为明显,满文也经过修整。

这个实际现象说明,此钱极有可能是母钱翻砂过多,字口模糊以后,经过工匠清理加刀,继续翻砂产生的产物。文字因为局部加刀,所以产生了变异,但是钱币正面左下的半月形凹陷痕迹依然保留了下来。


进呈版加刀前后的版式变化对比图:

(母钱加刀前翻铸的子钱)

(母钱加刀后翻铸的子钱)


这些情况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河局的铸造工艺不足及管理不善。

和现代工厂管理一样,清朝钱法对于铸钱质量有一套管理和监督措施,钱币翻砂、打磨的不好都要回炉重新铸造,如果此类情况频发,相关负责人要被从严惩办。在北京和地方,户部官员和相关官员还要验收检查。

清《户部则例》中就明文规定:“各处钱局事宜:各省钱局鼓铸钱文,令该督抚率道府局员认真稽查,并令藩司于解收局钱之时按卯亲加提验,如有偷减铜觔节省火工,不能遵照部式以致参差不齐,立即发回另铸,所需火工著落局员赔补,并将局员参处、炉匠责惩,傥该督抚并不随时稽查,使官板制钱不能如式,即将该督抚一并治罪。

但是实际当中尤其是混乱的咸丰时期,《户部则例》并没有落到实处。

从存世实物看,宝河局大钱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存世量大,二是铸造不精。

很多有铸造缺陷(例如,文字笔画不清、流铜、铸缺等)的钱币经常可以见到,而这些都是当时检验合格实际用于流通的钱币。可想而知,河局当时的管理有多么粗放。

C,其他材质母钱

河局还有可能采用了一些软质材料作为母钱材质翻铸子钱。例如铅锡或者是木头,由于软质材料不易保存,所以现在见到的很多河百变异版式一直没有发现相应的铜母,推测原因可能在于此。咸丰钱币中不少试铸性质或权宜采用的母钱应该是软质材料。

以上几种宝河局母钱形态可能同时存在,按照河南巡抚英桂的报告推算,如果宝河局按时足卯生产的话,理论上一年可以生产大钱数百万枚,生产任务非常艰巨。尤其是到了铸造后期,正规母钱来不及制作的时候,第二种、第三种形态的母钱可能作为变通之法而大量采用,否则,不太能够解释目前见到的宝河当百流通钱变异版式繁多且没有规律的实际现象。


二,咸丰宝河局的样钱

样钱,是一类特殊性质的钱币,概念和近现代机制币中的样币接近,但是又有区别。按照铸造用途不同,咸丰时期的样钱大致可以分为部颁样钱、进呈样钱、试铸样钱。

其中的部颁样钱指的是经由朝廷批准、户部铸造和颁发给到地方作为铸造参考标准的钱币。地方根据中央颁发的样钱式样、分量开铸流通钱币。通常,户部会同时颁发地方雕母、母钱、子钱各一枚。

1,宝河局部颁样钱

一般来讲,各开铸省份都应按照部颁钱币式样铸造流通币,流通钱币和部颁样钱样式应该相仿才是。清末《钦定吏部处分则例》记载:“各省钱局由部颁发样钱照式鼓铸,将铸出钱文解部查验,其故铸数目、动存工本等项,按季造册送部查复,如所铸钱文与部颁式样不符;或样钱已颁到省,不即照式铸造者,经管官俱罚俸一年。”这只是朝廷的书面规定,实际情况并不完全是这样。

河南省就是如此,咸丰元年改元以后,由于河南此时并未开铸,所以户部并没有制作和颁发给河南省部颁样钱。

实际开铸的各省也并未彻底执行户部的部颁标准,早期部颁样钱直径大、分量重,如果按其规格铸造,将获利过少甚至亏本。在清中后期,部分省份仿部颁样钱铸造了少量部颁式钱币,并未大规模流通,实际铸造流通的大都是减重以后的制钱,包括京局在内情况都是一样,部颁标准成了基本存在于纸上的一项规定。

随着咸丰三年京局铸行当十、当五十大钱初见成效以后,朝廷将铸钱章程及钱样一并颁发,以期各地按照京局模式开铸,这在大学士祁寯藻和户部侍郎王茂荫的折子里分别都有提及:“再,各省局应铸大钱,前经奏明将章程及钱样颁发。”“今大钱分两式样,甫经奏定颁行,各省大张晓谕,刊刻成书。”

在咸丰三年十一月以前,户部已经将铸钱章程和钱样颁发给到河南。这里的钱样就是指部颁样钱,这些部颁样钱文字风格大同小异,都接近宝泉局的文字风格,加工打磨工艺也是宝泉局工艺,仅仅是满文局名不同。


 (咸丰重宝宝泉局当五十流通大钱,《咸丰钱的版式系列》第1-22-11号)


(咸丰重宝宝云局当五十部颁样钱,《咸丰泉汇》23-3-1号)


值得注意的是,各省包括河南在内并未发现有当百及以上面值大钱的部颁样钱。原因和当时朝廷中关于铸行大钱意见不统一有关。


上海博物馆藏咸丰宝河局部颁当十雕母


(咸丰宝河局部颁当五十雕母)


部颁给河南的咸丰大钱样钱目前所见实物有当十、当五十两种。宝河部颁当十钱目前所见实物有雕母存世(现藏上海博物馆),从工艺看,也是标准的京局工艺。当五十目前所见实物有一枚雕母,系日本回流。这两种部颁样钱的规格和样式均没有被宝河局实际采用。


2,宝河局进呈样钱

进呈样钱是清代样钱当中留存较少的一种,由于以前所见实物很少,所以钱币界之前对于这种样钱的概念比较含糊。 
   一般认为:由钱局制作,上呈皇帝或者户部的样品钱币叫做进呈样钱。这种钱币既包含翻砂钱币,也包含晚清时出现的机制币。在清代奏折、档案中有时也称这种钱币为“钱样”,本文讨论的是其中的铜制翻砂铸币。

《清朝文献统考》载:“每遇更定钱制,例先将钱式呈进。”这种改元之时进呈样钱现象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留的奏折中多有体现。

咸丰四年正月十二日,大钱减重并添铸当百、当五百、当千大钱以后,时任户部侍郎灵桂就专折呈送减重大钱式样:“除当五大钱由工局铸造样钱呈进外,其改铸当十、当五十,并加铸当百、当五百、当千五项大钱,臣等当即督饬宝泉局监督,遵照奏准分两铸造样式。兹据该监督如式铸就,呈送前来。谨将各项式样祖钱、母钱及行使制钱各一枚,恭呈御览。”

咸丰四年十二月初九日,河南巡抚英桂奏折称:“窃照豫省遵旨铸造大钱,于本年七月初二日设炉试铸,业将开炉日期、委员衔名、并呈铸出样钱”

此份奏折后面有皇帝朱批:“知道了”,户部批:“户部知道”。

这里说到的“并呈铸出样钱”,指的就是河南进呈给咸丰皇帝和户部的进呈样钱。也就是今天留存在故宫的、为《故宫清钱谱》所记载的宝河局进呈样钱,一共五等面值,包含:当十、当五十、当百、当五百、当千。

此类样钱都不参与流通,存世量也是非常的小。根据《故宫清钱谱》所记载的资料看,不少进呈样钱和普通钱的版式、直径都是一致的,说明是从普通批次中精挑出来的优等品,目前所知道的标准的进呈样钱绝大部分为故宫所藏。

具体到咸丰时期,进呈样钱的工艺特征是:边道和钱面垂直,面、背,边道类似镜面加工,边加工成直边,耗时耗工,工艺精美,和普通流通钱的打磨工艺完全不同。 

 
   第一枚:孙仲汇先生旧藏。北京嘉德2011春拍拍品。 
   孙仲汇先生著作《古钱币图解》原物,上海书店出版,1989年8月第一版,第274页。 


(咸丰元宝宝河当百进呈样钱,孙仲汇先生旧藏)



第二枚:陈鸿禧先生旧藏。

(咸丰元宝宝河当百进呈样钱,陈鸿禧先生旧藏)




   这两枚样钱有两个很特殊的现象: 

  一,版式完全相同(可以通过PS工具重合看出)。 

  二,钱的正面左下都有一个弧形铸造痕迹。这个痕迹是随机产生的铸造缺陷的可能性不存在----因为随机形成的缺陷不可能完全雷同。最有可能的是由母钱身上“遗传”而来。不排除是人为刻意做的记号。 



   弧形铸造痕迹见下面图标识:

两枚进呈样钱细节对比图)


很巧的是,在多年的收集宝河局大钱过程当中,陆续发现了和宝河局进呈样钱版式相同、有相同弧型铸造痕迹、尺寸规格高度相似的宝河局流通钱币。而且数量不少,且多发现在河南境内,以下是这些流通钱的图片。




 (和进呈样钱同版式的流通钱币)


这些流通钱和之前举的进呈样钱例子,应该是同一母钱所铸,否则解释不了为什么都是同版,而且在相同位置有相同的铸造痕迹。

这一类带有弧形铸造痕的流通钱铸造、打磨的工艺和普通宝河大钱完全一致,没有什么区别,数量也不算太少。但是普遍铸造精美,精美品的出现概率高于其他版式的宝河当百钱。

通过以上可以推测,这个版式的河百大钱是早期初铸的标准产品。和目前所发现的进呈样钱是同一母钱所铸,唯一不同的是,“进呈样钱”比普通子钱更幸运,它们通过筛选,被送到北京,并经过了专门的打磨加工,进呈给皇帝或户部。

进呈样钱的二次加工是用固定的加工工艺完成的。应该不是地方钱局的工匠所为,而是由京局的工匠所进行的。这些工匠估计还加工了一些特殊性质的其他钱币(如宫钱等),因为在部分宫钱身上也能找到这样的加工方式。

还需要特别说明一下,镜面打磨工艺或类镜面打磨工艺在极少数流通币和民俗花钱上也有存在,可能是后人为了美观而刻意加工,和进呈样的打磨流程、意义不同。


3,宝河局的尔宝试铸大钱

咸丰宝河局钱币一般所见钱币文字当中“宝”字均从“缶”,但是有一种存世特别稀少的、文字修长、宝字从尔的“尔”宝钱币,因为发现的极少,书谱中对于这一系列钱币介绍的就更少,所以长期不为人所知。

实际上,这种钱不仅存在,而且还成系列。从目前所见到的实物看,有当千、当五百、当百、当五十这四个品种。至于当十钱,则仅见拓片,未见实物。但是推测尔宝当十理论上应该也是存在的。

这种钱币之前仅在《咸丰泉汇》、《中国历代货币大系》中有零星记载,《咸丰泉汇》中记载有尔宝当百铅质大钱和尔宝当五百大钱各一枚,《中国历代货币大系》记载有一枚尔宝当五十枣木雕刻大钱,是罗伯昭先生捐赠给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的。民国清钱收藏大家张絅伯在他的《咸丰大钱考》当中提到:“(宝河局)当五百有两种,一种宝字从尔,一种宝字从缶。当千,宝字从尔者未见,应亦有之。”

这种钱币的基本特征是:文字风格细瘦,“尔”宝,材质基本为黄铜,钱缘基本为宽缘,直径比普通流通钱要大(当百钱有细缘,当十钱仅见拓片为细缘),铸造工艺普遍不太精。




之所以判断这种钱币为试铸样钱,不光是因为其数量极少,符合试铸样钱发行量少的特点,关键还在于其成系列,明显是宝河局刻意成套铸造的,这一点就区别于其他的咸丰宝河版式钱了,这种成套试铸情况非常类似于宝苏局、宝武局、宝巩局的某些试样钱币。

对于这种钱币的铸造时间和地点,目前还没有在史料中找到相关记录。

推测该系列钱币应该是宝河局试铸的早期钱币,此时的宝河局历经百年后刚刚恢复炉口,开始进行试铸,所以铸造水准工艺还很一般。也许正是铸造的水准、样式没有达到要求,被主持人员否决。随后通过其他手段改进工艺,调整设计,达到要求以后,才开始进行大量的鼓铸,形成了目前我们常见的咸丰宝河大钱的风格。

这种现象在较早开铸大钱的福建省也是如此,福建省宝福局钱币试铸钱币品种非常多,一些试铸样钱铸造的水准并不高,甚至不如后期的普通流通钱币。


(咸丰宝福局早期试铸样钱,《咸丰泉汇》第16-4-2316-4-5号)


试铸未发行原因有多种,铸造水准不达标应该也是其中之一,这种情况在闽浙总督的奏折里也有体现:“复经由司详明,催局雇集散匠,开炉赶铸。无如闽省绝少熟谙之工匠,必须江浙雇募,远道招徕,难免迟缓。现甫陆续至闽,按炉启铸。此闽省宝福局先后停铸开铸之缘由也。”由奏折可见,宝福局的部分熟练工匠系从铸钱大省江浙雇佣而来,没有这些熟手,甚至会导致停铸。宝河局从铸造较为粗糙的尔宝系列大钱,跨越到能够量产出精美的缶宝系列,很有可能也借调了外省熟练工匠参与铸造。

至于具体情况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掘探讨。

综上所述,咸丰时期的河南省造币机构宝河局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进行了钱币的开铸,由于中央到地方的财政情况均捉襟见肘,所以此次开铸的主要目的是发行虚值大钱,掠夺民间财富。同时铸造的时间紧迫,因此工艺要求虽然有中央部颁标准,也有部颁样钱参考,但是实际上还是以地方的铸造条件为基础,为尽可能节省时间提高铸造效率,大量采用了独特的翻砂工艺流程。在铸造当中,不可避免的产生了钱币质量不高的现象。这一切,都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环境密不可分。钱币虽然常见,但直接反映了历史的本来面目,这也是我们研究它的意义之一。




①户部尚书董恂等《户部则例》卷三十四《钱法 各处钱局事宜》,同治十三年校刊。

②光绪二年沈贤 孙尔耆校勘《钦定吏部处分则例》,卷二十二,第1页。

③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金融史料组《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第一辑,中华书局,1964年9月第一版,第208页。

④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金融史料组《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第一辑,中华书局,1964年9月第一版,第209页。

⑤戴衢亨等编《清朝文献统考》,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第998页。

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金融史料组《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第一辑,中华书局,1964年9月第一版,第216-217页。

⑦河南巡抚英桂《奏报筹议设局鼓铸大钱章程事》,咸丰四年十二月初九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号:04-01-35-1370-025。

张絅伯编《咸丰大钱考》复印本,上海银行周报社印赠,第六页。

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金融史料组《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第一辑,中华书局,1964年9月第一版,第237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