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罐

 南山五彦 2017-08-06
罐
      元代的罐式与宋金以及后来的明清罐制式有较明显的差异,元代罐式上圆下窄,给人一种失重或比例差距较大的感觉,这和其他时期的罐类丰满圆浑相比,突出了的时代特征。
     图为铜川市陈炉窑元代生产的白地黑花婴戏纹罐。[耀州窑博物馆藏]此罐造型古拙、敦厚;通体施白釉,罐肩颈结合部立有双系,颈部与肩部分别以朵莲和水波纹作衬饰;其腹部用黑彩描绘出执荷童子纹构成主题。整个画面构图简练,绘画笔法自然流畅,人物形象描绘生动,是陈炉窑的名品。
     陈炉窑座落于距耀州窑约30公里处的陈炉镇,是金元时代继耀州窑后的又一处耀州体系的古代窑址。陈炉窑始烧于宋末金初,废止于民国。过去由于耀州窑名气太大而使人们忽略了陈炉窑的存在,直到本世纪初才引起了陶瓷考古学界的重视,从2000年开始由陕西省考古所对该窑进行了科学系统的考古发掘,获取了大量的珍贵资料,从而正式拉开了对陈炉窑发展历史研究的序幕。
     陈炉窑的发掘主要解决了史学中的两大遗留问题:一是耀州本地瓷窑体系的废止时间;二是明清青花瓷何时落地于陕北地区。从目前已采集的资料分析,铜川耀州主窑场因资源枯竭而转移至陈炉置窑继续烧造的可能性极大;其次从发掘金元时期的器物与存世的器物比对方面看,现今从金至元代的所谓的耀州产品实为陈炉窑所烧制。元代以后,陈炉产品在沿袭耀州的产品风格上发生了较明显的逆转,尤其是在明清时期的耀州与青花瓷的装饰方面有着重大变化,地域文化的气息与风格焕然一新。[注:笔者将按年代分篇讲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