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捉摸不定的情绪

 wanggang6895 2017-08-06
 
 

一切情绪,

无论是正面或负面的,

都是虚幻不实的,

我们藏识老早就储存那些种子了。




情绪的起伏几乎伴随着人类的生活史,须臾不离也。佛法讲色法与心法,心身之间的联络,最强的就是情绪(emotion)。

情绪倏乎而来倏乎而去,无可捉摸,透过一股类似电流,流窜出来,不但影响了中枢神经系统,也影响了内分泌系统。当情绪出现的时候,我们可以观察到它迅速的影响我们的思维系统,而有情绪失控或情绪激昂的表现。


特别是宗教信仰与政治对垒,旗帜鲜明,口号响亮,让信众失去了客观的判断能力,一时陷于童騃似的岁月,呈现出低智能的状态。这是非常的情绪激扬的例子。这是有外来压力呈现的时候,例如:排斥、反对、批评,为了表现个人服从信仰或主义的心愿,突然间产生了情绪失控,美化为卫教、卫道。


从这些现象反观自己,应该可以客观的保持冷静,但是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却经常陷落在情绪的错误中?我们以为这是“以假为真”的错误。

如果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来说,前四个层次都是条件式的满足,一旦条件不足,因缘消失,这种快乐也消失了。只有第五层次的自我实现,才是无条件的满足,才可能从工作中产生有意义的快乐,它不在于满足什么,而在于行动的符合大宇宙的和谐神理。条件式的满足,认为有所得的是真实的,其实它是因为我们有限的感官在内心屏幕上所投射的幻影。凡所有相都是虚幻的,身相是虚幻,心相也是虚幻的,这在安祥禅的禅友的认知里是极为普通的法则,要到“致虚极”才能走上幻影回头的大千世界,过着一相三昧的无执禅定。


一切情绪,无论是正面或负面的,都是虚幻不实的,我们藏识老早就储存那些种子了。我们没有察觉到内在的存在,会在身外察觉到,因为“外在世界就是我们内在世界的反映”,犹如镜子,外界的一切事项,都是我们在镜面上绘画上去的。本来就连时间与空间都没有了,当我们产生了时空概念的时候,时空才存在;当我们发现情绪,要立刻察觉缘于内在种子萌发,我们要学会控制它,念本来无念,是我们的念念在演戏而已。


首先,我们要将负面情绪渐渐减少,将正面情绪渐渐增加,到了某一程度,会豁然发生一切的我执渐渐的从意识中变淡变薄。虽然没有成佛,我们的确可以确定:真正的慈悲是从涅盘(尼尔巴阿拿)中涌现的,那是自他不二,不然都是相似慈悲,或者是伪的慈悲,是慈悲魔的出现,那是内心愧疚的产物。


(《掌控情绪》之十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