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教始祖老子无我的境界,上善若水!

 伟天英 2017-08-07

每日一人物一故事一感悟!欢迎订阅趣谈名人!

孔子和老子就要告别。二人行至黄河之滨,见河水滔滔,浊浪滚滚其势如万马奔腾,其声如虎吼雷鸣。孔子伫立岸边,不觉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

老子却对孔子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

孔子问:“水有何德?”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孔子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孔子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

孔子道:“见之!”

弟子问:“老子何样?”

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我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上善若水是说,水追求下位而安于卑贱,不与物争,所以不会引起纷争和失败;同时又善待万物,促成万物生长,因而深得万物喜爱。老子由此悟出了一条重要的处事原则:要卑微,要忍让,要善处下位,尽量助益他人,以消弭纷争,避免失败,赢得人心。

面对黄河滔滔,孔子心中有我,想到的是水的奔腾与逝去,感叹自我的际遇;而老子眼中看到的是水的品德、水的生存智慧。这就是有我与无我的境界的区别。所以,孔子对老子心悦诚服,甘拜下风,认为其“真吾师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