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思维方法集解》试笔系列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㈡
高级物理教师 魏德田 本节,主要通过分析和解决有关机械波的一类问题,说明机械波概念及其传播规律等的应用。下面,写出解决此类问题的解题依据。 一、破解依据 欲解决此类问题,试归纳以下几条“依据”: ㈣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 ⑴条件:波源和介质 ⑵形成:①各点均做受迫振动;②沿波速方向前一点带动后一点;③各点振幅、周期均相同;④质点均不会随波迁移,波只能传播振动形式和振动能量; ⑶分类:横波和纵波(略) ⑷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⑸横波的传播规律:①周期性和对称性(略);②传播方向,由波源及远判断;③传播距离,依 ⑹声波(略) ㈤波的特性 ⑴波的干涉 ①条件:频率相同;②结果:两波相遇,出现振动加强、减弱的互相间隔的若干区域。 若某点到两波源的波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则振动加强;若某点到两波源的波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则振动减弱。 ⑵波的衍射 ①条件: ㈥多普勒效应: ⑴定义:波源与观察者相对运动(原因),使后者感觉其频率发生变化(效果)。 ⑵特征:两者接近,感觉频率增大;反之,则减小。 ⑶应用:测定——①车辆的速度;②天体对地球的速度。 ㈦振动图象和波的图象 ⑴物理意义(略) ⑵用途(略) ⑶推演:(详见例题25、26、29、32等解答) 二、精选例题 [例题13](08北京) 在介质中有一沿水平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一顶点由平衡位置竖直向上运动,经0.1 s到达最大位移处.在这段时间内波传播了0.5 m。则这列波( ) A.周期是0.2 s B.波长是0.5 m C.波速是2 m/s D.经1.6 s传播了8 m [例题14](08全国Ⅱ)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振幅为A。t = 0时,平衡位置在x=0处的质元位于y=0处,且向x轴负方向运动;此时,平衡位置在x=0.15m处的质元位于y=A处。该波的波长可能等于( ) A.0.60 m B.0.20 m C.0.12m D.0.086m
A.该波的振幅可能是20cm B.该波的波长可能是8.4m C.该波的波速可能是10.5m/s D.该波由a传到b可能历时7s
A.当a质点处在波峰时,b质点恰在波谷 B.t=T/4时,a质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 C.t=3T/4时,b质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 D.在某一时刻,a、b两质点的位移和速度可能相同
A.此列波的频率一定是10Hz B.此列波的波长一定是0.1m C.此列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34 m/s D.a点一定比b点距波源近
[例题18] (08重庆)某地区地震波中的横波和纵波传播速率分别约为4km/s和9km/s.一种简易地震仪由竖直弹簧振子P和水平弹簧振子H组成(题图—11).在一次地震中,震源地地震仪下方,观察到两振子相差5s开始振动,则( ) A.P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36km B. P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25km C.H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36km D.H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25km
[例题19](07广东物理) 图—12是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已知图中b位置的质点起振比a位置的质点晚0.5 s,b和c之间的距离是5 m,则此列波的波长和频率应分别为 ( ) A.5 m,1 Hz B.10 m,2 Hz C.5 m,2 Hz D.10 m,1 Hz
[例题20] (07天津)如图—13所示,实线是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这列波在t=0.2 s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该波的波速是0.8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这列波的周期是0.125 s C.这列波可能是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 D.t=0时,x=4 cm处的质点速度沿y轴负方向
[例题21] (07全国Ⅱ)一列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x=0与x=1cm的两点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14中实线与虚线所示。由此可以得出( ) A.波长一定是4cm B.波的周期一定是4s C.波的振幅一定是2cm D.波的传播速度一定是1cm/s
[例题22](07江苏物理) 如图—15所示,实线和虚线分别为某种波在t时刻和t+Δt时刻的波形曲线。B和C是横坐标分别为d和3d的两个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一时刻,如果质点B向上运动,则质点C一定向下运动
C.如果波是向右传播的,则波的周期可能为 D.如果波是向左传播的,则波的周期可能为
A.f1=2f2,v1=v2 B.f1=f2,v1=0.5v2 C.f1=f2,v1=2v2 D.f1=0.5f2,v1=v2
[例题24](06江苏物理) 两个不等幅的脉冲波在均匀介质中均以1.0m/s的速率沿同一直线相向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17所示,图中小方格的边长为0.1m。则以下不同时
A.经过0.35s时,质点Q距平衡位置的距离小于质点P距平衡位置的距离 B.经过0.25s时,质点Q的加速度大于质点P的加速度
D.经过0.1s时,质点Q的运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例题27](05天津)图—20中实线和虚线分别是x轴上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和t=0.03s时刻的波形图。x=1.2m处的质点在t=0.03s时刻向y轴正方向运动,则( ) A.该波的频率可能是125Hz B.该波的波速可能是10m/s C.t=0时x=1.4m处质点的加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 D.各质点在0.03s内随波迁移0.9m [例题28] (08江苏物理)一列沿着x轴正方向传播的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19甲所示.图甲中某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 质点N的振幅是 m,振动周期为 s,图乙表示质点 (从质点K、L、M、N中选填)的振动图象.该波的波速为 m/s.
[例题29] (07海南物理)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位于原点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22内图1所示。 ①该振动的振幅是
cm;②振动的周期是 s;③在t等于 [例题30] (08上海物理) 有两列简谐横波a、b在同一媒质中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均为v=2.5m/s。在t=0时,两列波的波峰正好在x=2.5m处重合,如图—23示。 (1)求两列波的周期Ta和Tb。 (2)求t=0时,两列波的波峰重合处的所有位置。
某同学分析如下:既然两列波的波峰存在重合处,那么波谷与波谷重合处也一定存在。只要找到这两列波半波长的最小公倍数,……,即可得到波谷与波谷重合处的所有位置。 你认为该同学的分析正确吗? 若正确,求出这些点的位置。若不正确,指出错误处并通过 计算说明理由。
[例题31](08海南物理) 某实验室中悬挂着一弹簧振子和一单摆,弹簧振子的弹簧和小球(球中间有孔)都套在固定的光滑竖直杆上.某次有感地震中观察到静止的振子开始振动4.0 s后,单摆才开始摆动.此次地震中同一震源产生的地震纵波和横波的波长分别为10 km和5.0 km,频率为1.0 Hz.假设该实验室恰好位于震源的正上方,求震源离实验室的距离.地震纵波传播速度为:vP=fλP
[例题32](07宁夏) 图—24为沿x轴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1.2 s时的波形,位于坐标原点处的观察者测到在4 s内有10个完整的波经过该点。 (1)求该波的波幅、频率、周期和波速。 (2)画出平衡位置在x轴上P点处的质点在0-0.6 s内的振动图象。
三、参考答案 ⒔D ⒕AC ⒖D ⒗C ⒘AC ⒙A ⒚A ⒛D 21. BC 22. C 23. C 24. ABD 25. A 26. A C 27. A 28.0.8; 4; L; 0.5。 29. ①8 ②0.2 ③0 ④10 ⑤-8 30.[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列波的波长分别为λa=2.5m,λb=4.0m,因此它们的周期分别为
(2)两列波的最小公倍数为 S=20m t=0时,两列波的波峰生命处的所有位置为 x=(2.5 (3)该同学的分析不正确。要找两列波的波谷与波谷重合处,必须从波峰重合处出发,找到这两列波半波长的厅数倍恰好相等的位置。设距离x=2.5m为L处两列波的波谷与波谷相遇,并设 L=(2m-1) L=(2n-1),式中m、n均为正整数。只要找到相应的m、n即可,将λa=2.5m,λb=4.0m代入并整理,得 由于上式中m、n在整数范围内无解,所以不存在波谷与波谷重合处。 31. [解析]地震横波传播速度为:vS=fλS 震源离实验室距离为s,有:
由此,解得 32. [解析](1)A=0.1 m,
(2)如题设振动图象如下:
(2017-08-04 经典重发) |
|
来自: sdweifeng > 《高中物理思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