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选择的每一个城市都是内心欲望的折射

 妖城主 2017-08-07

期待我们成为朋友


这段时间在想,一路的兜兜转转,我终究还是离开了小城市,决心在大城市里生活,到底是什么驱使我这么选择。


我记得几年前在北京常州宾馆附近,一位出版社编辑跟我聊书,当时他建议我去大城市发展,会遇到更多机遇。而我本能的害怕和抗拒,甚至在用“当前生活很满意”为自我宽慰的理由。


那时候的我,一方面羡慕着在大城市打拼的奋斗者们能看到自己看不到的精彩,也敬佩着他们去接受各路高手挑战的勇气。但另一方面,我又为自己生活的轻松惬意而暗暗得意,好似别人努力想获得的朝九晚五的安稳和从不加班的自由时光,我在那座小城市中可以毫不费力拥有。


想想所谓大城市打拼后的精彩可能就是个不能兑现的期权,初创公司的口头美好罢了,说不定努力了很久也不能满意,靠着这种臆测,我选择退守。


小城市有一种静态的安逸,喜欢沉溺回忆的安稳,以及对外界迟钝的感受。无论大城市发生了多么大的事情,传播到这里,只会停留在茶余饭后的讨论,或者朋友群中的分享,大家会本能的觉得,那是大城市的事情,与我们没有关系,不会被波及,自然也不会觉得害怕。


然而,并不是因为它真的不发生,而是即便发生了,也不会产生太大的杀伤力,于是不觉得痛。


仔细观察就能看到,这些年大城市正在没落的行业也传导到小城市中,但由于大城市和小城市职场环境的差异,使得身处其中的人感受完全不同。


同一个行业,大城市有着更多的市场竞争,行业内强弱对抗和厮杀,胜者为王,败者淘汰。而小城市更多的是抱团保护,以此来度过难关。


比如很久之前,身处大城市的纸媒从业者就能够感受到寒冬的降临,要么跟着行业一起死,要么搏杀出一条血路,要么彻底转行。


然而对于小城市的纸媒从业者而言,痛苦的感知并没有那么强大,因为他们本身有行政上的一重保护,不需要依靠市场竞争来创造价值,不需要通过自身造血来养活团队,所以没落并不会伤害到他们的既得利益。


从这个角度来说,小城市对于惧怕改变的人而言,真的是福地,是隔绝恐惧的防火墙。过着安稳的小日子是生存需求的底色,不能轻易被动摇,至于是否需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其实并不重要,因为这个世界并不能强迫所有的人都紧跟潮流,也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去接受挑战并且成功吧。


就好像当人人都开始使用微信作为主要交流工具的时候,大多数人会一起用。至于是否能够抓住微信潜藏的红利期,是否能够抢别人之先获得巨大的收益,这都不在生活考虑范畴内,他们也意识不到这里面的商业价值。


平心而论,从相处模式来看,小城市的人是单纯的(可不可爱另当别论),他们的喜好、追求、欲望简单呈现出来,人品上无论扮演正面或者反面的人,都没有太多的复杂性,可以从相处的过程中把这些道道琢磨出来。


想变为同类很容易,想变成对立者也容易,想从对立者变成同类亦是容易的,这也是小城市的斗争比较简单的原因。所以在这个环境下自己想怎样生活,本质就是做个选择罢了,想利用对方的弱点做事情,只要良心这关过了,都是容易的。


我一直觉得自己在职场的初期,是跟小城市的氛围契合的。然后这种“安于现状”与“内心想做点事情”的欲望起了冲突,那些安享的生活便利因为重复的次数太多而渐渐乏味。


真正制造矛盾的并不是职场环境中的冲突,不是那些让我讨厌的人和事,而是我的欲望在这个环境中放不下了,我的能力在这个氛围中找不到施展的土壤,于是能力和欲望的日益怂恿,走出离开这一步。


就像我朋友调侃说,“小城市的安逸”也可以是“死气沉沉的无聊和没有活力的拖沓”。瞧,人一改变,态度就立刻变味了。我现在得承认一点,人的确喜欢为自己当下的生活找借口。


这是一种自我暗示,驱使着自己的生活发生改变,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每个人当下的生活局面都是自找的,别人再怎么强求,自己不想做,依然不会做。就好像几年前的那个我,即便再多的人跟我说大城市的美好,我都会坚持小城市更适合自己的结论


过去有人问我在“大小城市上该怎么选择”的时候,我的回答不好,当时的我单纯把这个当作选择题来做,然后玩命找小城市的弊端,放大大城市的好。但如今看来,它没法子选择,是随着当事人的欲望改变,而不断调整的。


就像之前热门的日剧《东京女子图鉴》,女主角绫的每一步选择,每一次从小地方往更加繁华的地方去搬迁,经历过无数次职场和情感上的波折,恋爱、结婚、离婚,再次恋爱等等,看起来是在对比“大城市好,还是小城市好”。


但是在我看来,这11集的所有波折,对应的都是绫自身欲望的变化,她的所有行为被内心的欲望所驱使。


回到我自身,早年,我离开家乡到南京接受更好的教育,因为大学期间逃避社会实践而导致惧怕职场生活,于是选择了考研,继续逃避社会实践。


当毕业必须去面对复杂社会的时候,我会选择杀伤力最低的体制考试入职,而不是从社会基层做起来的企业入职。这个选择本质不是父母所逼,不是城市所逼,就是自己逃避的一种本能。


所以当我在体制中过得并不开心的时候,我从没有把责任推到父母身上,我很清楚这是自找的,活该。


那么现在去上海,依然是内心欲望发生了改变,对小城市感到乏味,对大城市感到好奇,我的能力跃跃欲试,想找到对应的环境大展拳脚,就这么简单。


我想,这种改变还是不要加上励志味道,也不要弄出一种“非走不可”的正义感。人的流动代表着内心的一种疑惑,想要找些某种让内心坦然安定下来的东西。我觉得很可能我们这些人找了一辈子,体验了很多生活,都未必能找到终极,生命就是在找啊找的过程中,带着各种经历和情绪,走到了终点。


因此,对于新生活的开始,我的整个态度是比较模糊的,我想把自己的欲望在大城市找到一个落脚点,但是这个落脚点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很难规划和预见。


此时此刻,不安是大于兴奋的,让时间去调整吧!


PS:人的潜能需要激发,过去那几年在烈日里稍微干点事情就叫苦连天,现在顶着42度的高温看几十套房子也没觉得多辛苦。这里要跟大家说下,网络上一些租房网站的信息非常假,如果有朋友也要租房,在房源、价格、图片的真实性上要注意甄别,尽量去大型正规房产公司的网站,对于第三方平台上信息留点心。


PSS:苹果用户赞赏通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