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常菜与饭店菜的区别

 昵称28635346 2017-08-08


一、家常菜:

民间风味,即民间菜,是指广大城乡居民日常制作和食用的馔肴。从古至今,人们多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饮食,家庭炉灶烹饪的饭菜,成为中国数量最多、范围最广的饮食之品,它是中国烹饪最雄厚的土壤和基础,养育着中华民族。民间菜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四季三餐必备的家常菜,以素为主、搭配荤食,经济实惠、补益养生;另一类是逢年过节聚餐的家宴菜,以荤为主、略配素食,丰盛大方、敦亲睦谊。

可以说,民间风味因家庭的产生而产生,并伴随着中国劳动大众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不断积累、变化,而有了相应的变化和发展。现有关于民间风味菜的资料不仅来自古代菜谱,更来自文学作品、杂记、民俗等史料和仍流行于民间的众多食品的采集和整理。如明代学者宋诩的《宋氏养生部》、明末清初潘清渠的《饕餮谱》、清代曾懿女士的《中馈录》等都是大量记载了民间菜的著作。历史上的许多文学家也在其诗文中留下许多赞美民间菜的文字。如杜甫《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中的“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描述了长江中游渔民的民间风味;李调元的《入山》诗中的“父老知我至,招呼相逢迎”,“烹鸡冠爪具,蒸豚椒姜并”,反映了清代四川乡间炖全鸡和蒸猪肉以椒姜作调味的传统。大量的史料和事实证明,民间风味菜品种丰富,它产生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其影响渗透了中国整个馔肴文化,很多市肆馔肴、宫廷馔肴、官府馔肴及地方风味馔肴,都是从民间风味菜演变而来。从一定意义上说,民间菜是中国烹饪的根。

二、饭店菜:

市肆风味,又称市肆菜、餐馆菜,是饮食市场制作并出售的馔肴。它植根于广阔的餐饮市场,由创造精神最强的餐馆厨师制作,是中国馔肴的主力军。

市肆菜是随着贸易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早在商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餐饮行业的雏形。到了汉代,餐饮业的发展迅速,除了京都,临淄、邯郸、开封、成都等地都形成了商贾云集的饮食市场。《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杰诸侯强族于京师。”魏晋南北朝期间,战乱不绝,饮食行业的发展不及前代。至隋朝一统天下后,都市开始繁荣,商业蓬勃发达,特别是洛阳、长安两京,已成为全国商业的两大中心,当时的饮食市场也逐渐繁荣。进入唐代,农业生产以及商业、交通空前发达,星罗棋布、鳞次栉比的酒楼、餐馆、茶肆、小吃摊成为都市繁荣的主要特征。餐饮业的夜市在中唐以后广泛出现,唐代王建在《寄汴州令孤相公》中有“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的诗句。宋代时,社会经济的兴盛,商品流通条件的改善,使得市肆饮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东京著名的酒楼饭馆就有七十二家,号称“七十二正店”,此外,不能遍数的饮食店铺皆谓之“脚店”,所经营的菜点有上千种。元代的市肆菜肴融入了大量的蒙古和西域的食品,出现了主食以面为主、副食以羊肉为主的格局。明清两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人口的激增,各地的市肆饮食在地方特色方面有所增强,许多地方风味流派最终形成。《清稗类钞·饮食类》所述颇详:“馔肴之有特色者,为京师、山东、四川、福建、江宁、苏州、镇江、扬州、淮安。”进入现代尤其是当今时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大发展,物质的极大丰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市肆风味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