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价值投资中的绝对估值与绝对标准

 青春的海里的鱼 2017-08-09

理论思考

市场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

错误的问题。不是是与否,而是市场大部分时间是有效的,但并非时刻有效;大部分股票的定价可能是合理的,但并非所有都合理。


是绝对估值还是相对估值?

错误的问题。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双重标准都要有,只不过作用不一样:绝对估值决定的是仓位,满足绝对估值标准的股票足够多时,自然高仓位;当满足绝对估值标准的标的很少时,自然低仓位。相对估值是比较分析,在已有的标的中选择最好的。


钟摆的底端,市场可能过于悲观了;钟摆的顶端,市场可能过于乐观了。这两个极端区域都是市场无效的时候。其他大部分时间,整体市场可能既没有明显高估,也没有明显低估。

我们怎么判断钟摆所处的位置?

一种思路是自上而下,这个暂略去不谈。

另一种思路是自下而上,这时绝对估值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价值投资就是以50元的价格购买价值100元的东西,隐含的回报率100%。标准放宽些,以66元的价格购买价值100元的东西,隐含的回报率50%。

正确的顺序:满足绝对估值标准的股票少——市场过于乐观——钟摆处于高位——低仓位,而不是是反过来。

绝对估值的衡量可以让我们在市场过于乐观时降低仓位,在市场过于悲观时提高仓位。但是,此时并不是要忽略相对估值,到具体个股,我们还是要采用相对估值来比较分析,选择那些潜在回报、风险、时间窗口都是最适合的标的。

当市场既不明显高估,也不明显低估时,相对估值就更重要一些。我们此时保持着适当的仓位,这时就需要用相对估值来选择最好的。甚至在市场整体有效时,选出一些无效的缝隙市场,这时绝对估值的身影就又出现了。


总结下来,理想状态是这样的:

对绝对估值的严格运用,让我们在市场整体高估时,轻仓甚至清仓;在市场整体低估时,重仓甚至满仓。 对相对估值的坚持运用,让我们在已有约束条件选取下最好的。

坚持绝对估值的品质要求是:独立思考、纪律、逆向行动。

坚持相对估值的品质要求是:勤奋。永不停止,时刻寻找比手中更好的标的!


现实挑战

但是,以上都是逻辑上正确以及理论上可行,关键是我们如何将这种思维方式应用于实战。

应用于实战时遇到的挑战:

一、很大部分企业的绝对价值是一个很宽泛的区间,宽泛到指导作用有限。

二、大部分投资者很难在较高的置信区间下判断出企业的绝对价值。

三、只有少部分人能持续坚持以绝对价值来衡量企业并指导投资。


替代方案

一个替代方案:

设立一个简单的绝对标准,来粗略替代绝对估值。


一个例子

策略一:

日均成交额大于500万元;

PB最小的50只个股、每只股票配2%的仓位;

20交易日调仓一次;

策略一回测结果:


策略二:

策略二与策略一的唯一区别,在策略一的基础上加了一条绝对标准:PB小于1.5,如果满足标准的股票数量不足,剩余仓位配置债券。

策略二的回测结果:


我们发现结果出现了巨大的不同:

1、投资回报率: 策略一22.82% vs 策略二24.19%,这个不是最重要的;

2、最重要的在波动性与回撤上:波动性,策略一33.22% vs 策略二20.93%;最大回撤,策略一67.31% vs 策略二44.26%,100万剩下33万元和100万剩下56万元是巨大的不同;这也直接导致夏普比率的不同,策略一0.57 vs 策略二0.96。


应用类似简单的绝对标准来替代绝对估值能给于我们巨大的优势:

首先,绝对标准提供了观察整体市场环境的一个是视角,当满足的股票很少时,我们应意识到市场可能处于钟摆高位了,提高警惕。反之则反之。

其次,这个原则让我们具有绝对估值的意识,可以在市场疯狂时抵制入场的诱惑。

再次,绝对标准可以给我们一个股票清单,让我们自下而上的工作从这里展开,可以大幅度减轻工作量。

最后,设置绝对标准,并不意味着死板恪守这条红线,而是当跨越红线时,我们要意识到已经走到一个相对危险的区域,提高警惕,反复察看自己的投资逻辑是否经得起推敲。


如何确定绝对标准

我的意见:

1、标准应该是一个很个人的东西,不同的投资者会有不同的绝对标准;

2、 不同类型的投资需要应用不同的绝对标准

隐蔽资产、周期、成长、困境反转、收租、资源转换等投资类型都有不同的侧重点,故各类型的绝对标准应该是不一样的。

3、过于宽松导致绝对标准没有用,过于严格导致机会过少、甚至是数据挖掘;


绝对标准的一些弊端

1、我们非常有可能错过牛市后期上涨最快的阶段。

2、不同的市场,绝对标准是不一样的:例如港股和A股的标准就是完全不一样的。

3、不同的时期,绝对标准可能也是不一样的,例如伴随A股新股IPO的加速,未来的估值中枢(例如PB)可能向下移动。

当我们已经意识到绝对标准的弊端时,实际上就已经开始小心它了。毕竟,设置绝对标准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未完待续

写这样一篇文章,一方面是总结梳理自己的思路,另外一方面是希望各位投资者朋友能对下面的问题给出一些评论


设置绝对标准是否必要?

设置绝对标准时应该权衡什么?

你心目中不同类型投资的绝对标准是怎样的?


投资中,角度是非常值钱的,每个人因为有不同的阅历、不同的信息元、不同的思想,自然会有看待问题的不同角度。很多文章最有价值部分的来自读者的评论,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探讨的问题有价值,希望您留下自己的一些观点。

@今日话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