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解读:你是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人吗?

 HNYZL 2017-08-09

也许从离开校门的那一刻起或者更早,你就开启了与之前不同的人生——你要开始工作、自己租房、用劳动所得养活自己、不再向爸妈要生活费。我们常常把这个过程叫做独立,而在心理学上,我们会采用一个含义更丰富的词汇——自主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和独立自主有关的那些事。

心理学解读:你是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人吗?

如何判断你是不是一个自主的人?

心理学家提出,在获得自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作出以下3个方面的改变。而如果这些改变没有全部完成,我们的心理状态就很有可能出现各种问题。

1.完成分离

完成分离,指的是完成与原生家庭的分离,在自己的生活和父母的生活之间建立清晰的边界

这一过程的主要评判标准是责任的划分,一个完成了分离的人能够在各个方面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除此之外,在完成分离的过程中,我们还会以一个成年人的身份与父母发展出除了亲子关系之外的、新的感情。

而有些成年很久的孩子仍然会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在经济上依靠父母,很难与他人建立长期稳定的恋爱关系,这就是没有完成分离的表现。

2.掌握自主的能力

自主的能力指的是很好地适应外界环境、在环境中独立生存的能力。它的评判标准包括自立水平和决策水平。

自立水平高的人通常非常自信,即使没有他人帮助也能处理挑战和困难。而一个不够自立的人,往往无法独自解决问题,只能转而寻求家庭的帮助。

决策水平高的人在面对重大选择、人生走向时,往往能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喜好,独立地做出决定。而决策能力较弱的人往往会在自己的决定与家人发生冲突时感到焦虑和羞耻,并很有可能会将决定权交给父母。

3.掌控自己的情绪

情绪自主性”是指主导自己情绪的能力,比如掌控自己内心冲突的能力、处理负面情绪的能力,情绪自主性也有两个评判标准。

一是自我控制水平,即能否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受他人(特别是父母)的影响和控制。自我控制水平低的人在面对负面情绪时可能会被动防御或干脆听之任之,导致自己做出一些不恰当的、敌对的行为。

二是自我坚定水平,即能否建立自我价值的评估标准,并且勇于表达和他人(特别是父母)不同的需求和价值观。自我坚定水平较低的人在成年以后,还会用父母的评判标准监测自己的行为,因为他们害怕父母的反对。

心理学解读:你是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人吗?

为什么我们需要独立自主?

1.独立自主能提高自尊和幸福感

心理学家发现,态度上、情绪上或行为上更自主的人,往往自尊水平更高、更能适应社会、更少有抑郁情绪

对63个不同国家的42万人进行的调查也发现,对自己的人生自主权越高的人,基本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焦虑和压力水平越低

2.自主能激发成就表现

马来西亚学者针对425名大学生进行了研究,发现自主性较高的学生总平均绩点较高,且英语和数学两个单科的成绩都更好。而且,经过能提高自主性的教育和训练后,学生获得了更好的学习成绩

心理学家同样发现,独立自主的状态有助于使人在工作中寻求兴趣和价值,从而提高工作满意度;而在更复杂的工作任务中,自主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既然独立自主可以给我们带来如此大的正面影响,我们又应该如何做到独立自主呢?

心理学解读:你是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人吗?

如何做到真正的自主?

1.找到最佳的自主水平

研究发现,自主也存在一个“最佳水平”,比“最佳水平”更高或更低的自主性都未必是好的。在生活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如果一味地追求与父母的分离、追求完全的自我决定,可能适得其反。

2.不要为了追求独立而忽视良好的亲子关系

在独立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与父母产生冲突,但独立并不意味着和父母决裂;相反,父母应该在这个过程中起到正向的作用。研究显示,大量青少年的独立过程是在父母的陪伴和帮助下进行的,父母会鼓励他们发展自我意识、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学会自己做重大决定。

追求独立自主的过程中,要警惕“伪独立”状态。“伪独立”指的是为了争取独立,对父母持冷漠或轻蔑的态度、总是认为父母在过分地控制自己,并有意制造与父母的冲突或冷战这可能对个人的心理状态、关系模式、社会生活功能产生负面作用。

3.明白自主并非为所欲为,它也意味着责任。

人不可能脱离与他人的关系而存在,一个独立自主的人能够很好地把握“自主”与“关联”的关系,依恋与独立的平衡,并随着个人的发展而调节二者的限度。自主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希望KY的小伙伴们都能实现真正的自主,既享受自由也有为自己负责的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