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玄学八卦与拼装组合的套方

 願隨身 2017-08-11

玄学八卦与拼装组合的套方



第12条 不能重复实验验证的玄理无法传承(一)‥‥‥走入玄学八卦会迷失方向

学中医时有一条叉路是必须要注意的,就是脱离现实而走入玄学。古代的医家虽然引用了易经阴阳的概念来解释中医,但必须注意的是并非全盘取用,而且在后来的发展之中,除了临床发现阴阳和若干概念是符合现实情况而被保留下来外,其余的大部分其实是被舍弃的,中医的五行并非玄学的五行,本质不同,内涵也不同。

阴阳并不是什么玄奇的事,只是用来对宇宙中到处可见的相反相对概念,给一个可以推衍的称谓而已。什么是阴阳呢?泛指活动性的,看不见但是存在的活动力;泛指静止性的,看得见的物质实体,这并没有什么神秘性可言。就像我们的胃,有一个实体并会蠕动,对于其中的这个实体,我们称它胃阴;对于胃部的蠕动力量,我们称它胃阳或胃气。如果我说胃阴不足,指的只是胃的实体有缺乏和受损,譬如胃液分泌不足或胃体实质上有萎缩的现象;如果我说胃阳或胃气不足,指的是胃的实体并没有受损,但是胃的蠕动力不正常或不够,中医说的阴阳只是一组相对性的概念而已,并没有什么神秘性,而且后来发现这种阴阳的概念符合临床上所表现的规律,所以被保留下来而被反覆的运用着。

但是中医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并没有像玄学一样延续着五行八卦而发展,为什么呢?理由很简单,因为历代的医家发现五行的模型不完全符合临床的实际情况(换言之,就是只有五种模型太粗糙了不够用),于是便开始动手改造成符合临床现象所需要的模型,五脏之后是六腑,发现还不够用于是又加了许多奇恒之府,并且连五行之间的固定生克规律都觉得不符临床观察而只采用了一小部分,这都明显的开始脱离了五行的范畴,而且远在黄帝内经时代就已经开始这么做了。

紧接着脉象也分成六部而不是五部,再来每部脉和脏腑又分成阴阳气血四项,并逐渐演化出2830脉,而且大量的几百种的证型同时登场,这中间又贯穿着六经辨证、三焦辨证、脏腑辨证等等,这就是中医整个的发展型态,换言之,中医是依照临床所见,选择部分它所需要的东西而走出自己的路。逐渐脱离了谁一定克谁的五行规律,而变成谁都可以克谁也可以生谁的现象,如此一来,生克不见了,五行也就瓦解了,于是就变成只是一个代名词而已,所以中医的五行不能当成玄学的五行来看待,中医的五行只是代表某些器官,并不倚重其间生克的推衍,而是以临床可以观察的到的现象为依归,玄学则是后来的发展完全倚重五行其间生克的推衍,所以中医的五行和玄学的五行有很大的不同。

很明显的,这与玄学后来的发展并不相同,玄学后来几乎是完全采用五行的固定生克规律来演绎(中医则没有),然后顺着阴阳→五行→八卦→ 64卦这条路线发展,中间则穿插三合、四象、六合、七星、九宫等,然后各自展开,子平化成贵人墓胎,卜卦化成妻财官鬼、紫微化成诸星、遁甲化成景惊生开、气功则筑基养胎。这两者比较起来,中医和玄学走的路径不同,所需要的元素也不同,更不宜张冠李戴混为一谈,以玄学来讲,虽然都是同门玄学,但是要学奇门遁甲、子平八字、紫微斗数、文王卜卦,气功筑基,每一种所要学的内容和术语就已经是大大的不同了,更何况不同门的中医呢?

 现行的中医发展,有人特别强调中医要学五行八卦、七星九宫,气功星象,这不但不合逻辑,而且莫名其妙,易经可以学,但其他的东西则明显的加油添醋了,这些五行八卦、气功七星九宫是学星象仙道要了解的东西,根本和中医扯不上边,就是要学的是山命卜相,也不一定要全学,像画符咒的根本就不需要妻财官鬼、卜卦的也不需要四象七星、练气功的更不用管紫微盘怎样排。

何况这些在几千年前老祖宗早已经发现方向不对而作修正了,今天却有人拿出来要学中医的人学这些东西才会医术高深,这是不合逻辑和违背事实的,学气功或许有些帮助,会让心更沉静、但是只要调整呼吸平匀,把脉时一样准确沉稳,并没有什么差别。气功是不错,但夸大气功说要会气功脉诊才会准,这也是不恰当的。这些都要特别注意才不会走入叉路中。



第12.1条  不能重复实验验证的玄理无法传承(二)‥‥‥正统的脉证模式和一般的玄理释义套方模式,所看到的病机并不一样。学中医要踏踏实实的学,引进玄学理学,克来克去乱解释中医一通,终究是一场空。

【注:本条借用某条问答录来阐述】

falo 兄:网路上看到许多对齿痕舌的论述。想请教falo兄,齿痕舌的病机与用药队伍?小弟也曾对齿痕舌患者用过脾肾阳虚阴实的药物,但效果不明显。可否请falo兄指点一下迷津?感谢!

答:

1. 舌胖大齿痕有阳虚湿盛和湿热壅盛的不同:齿痕舌的由来,是因为舌胖大挤压到牙齿,日久自然形成,但舌胖大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脾肾阳虚水湿(虚中夹实),一个是湿热壅盛(偏实),两个原因都可能造成齿痕,要先分辨出是哪一个。一个治以补气阳祛湿,一个治以清化湿热。

但脾肾阳虚水湿又有二个原因,一个是左尺不虚,但右尺虚,这是纯阳虚。一个是两尺俱虚的阴阳俱虚,这是由阴虚发展至阳虚,或是由阳虚发展至阴虚而来的,用药就不能单纯补阳,而要阴阳兼顾。

2. 现代脉诊失传,四诊无法合一,诊断上容易误判:譬如一个人,主症是胸闷、胁痛、面白说话声音无力,夜晚多尿,怕冷,齿痕舌明显,苔白稍滑,他的脉是右寸虚,左寸涩,左关沉大弦,右关两尺都虚弱我们怎么看待这个病例?

当脉象(黄底字)先不看的时候,10个人中会有10个人都判断成气阳虚水湿,但事实上,患者虽有气阳虚水湿,却未必是胸闷、胁痛的主因(或者只是副病因)。如果再把脉象加上去,色脉合一,脉证合参的话,判断就会变成:

右寸虚、右关两尺都虚弱对照的是→→→面白说话声音无力,夜晚多尿,怕冷,齿痕舌明显,苔白稍滑。

左寸涩对照的是→→→胸闷(心血瘀)(有心血管梗塞的现象)。

左关沉大弦对照对照→→→胁痛(肝气滞)(胁肋神经痛)。

意思就是说这个患者,其实同时存在着三组病机,并不是只有单看外症的气阳虚水湿这组病机而已,气阳虚水湿虽然存在,也确实造成一些疾病和症状,但却不是患者主诉胸闷、胁痛的原因,而是另有他因。

【结论】:

如果要治疗患者的胸闷→→→下入心经的活血去瘀药为主。桃仁,红花。

如果要治疗患者的胁痛→→→下入肝经的理气药为主。柴胡,青皮。

如果要治疗患者的夜尿多、怕冷→→→才从右寸虚、右关两尺都虚弱的脾肾阳虚水湿论治。

外症不一定和病机平行,病机和症状也不一定平行,有时候一个病机对应一个病,有时候一个病机对应多个病,有时候多个病机才对应一个病,内经、难经、仲景会一直强调要采用这种脉证合参的方式,就是因为这种方式才能周全,所以《内、难经》中的篇幅,四诊中都是以脉诊的篇幅占最大。而现代中医通用的方式,却只是看外症在治病(把脉只是做做样子而已),然后把这些看得到的外症通通加起来,整合成一组病机,然后患者如果说有什么病的话,就通通怪罪到这组病机上,这样子的判断法, 其实会遗漏掉的东西很多,只能看到某一部份的机转,而不是看到全部的机转。

上面这段案例,主症是胸闷、胁痛、面白说话声音无力,夜晚多尿,怕冷,齿痕舌明显,苔白稍滑。现代中医会怎么下药?会怎么解释病机?大抵会用像下面这个样子来解释:

◎一身之阳气尽虚,心肾阳虚,大气不足,所以胸痛,胸是肺所管辖之区,肺属金,胁属木,金克木,所以会胁痛→→→→???

◎一派阳虚,条条项目皆符合郑钦安的用药金针,所以只要在这先天的种子上下手,大剂扶阳就没问题了→→→→???

◎我是经方派仲景门徒,此证看来一派寒冷,这明明是仲景的少阴症合太阴症,当用四逆汤加真武汤→→→→???

其实上面三条说法没有一条是正确的,这种方式叫做用「玄理释义」来解释中医,玄理释义的本质讲白点,就是天马行空,自己乱兜、瞎凑病机。上面这三种说法,何曾真正分析过病机病位在哪里?脉证可曾符合?前贤的话,中医的医理医则,是置在脑后的。金木水火土,不过五种元素,相生相克,随意说来说去,很容易都能兜得通,但却不是真正的实情!先天的种子要扶阳,在观念上已经是先入为主,又如何正确用药?病人都还没到,药已经都先处方好了!仲景的门徒其实只是捕风捉影,核对伤寒金匮的外症描述,套方而已,又何尝思考过病机在哪里?

最重要的是,上面这几种方式,在观念上,都存在着一个极大的错误观念,就是以为把患者所有的外症表现合起来看,就会找到某个方向或是某组病机,若是这个人有病的话,就会理所当然的被推论是这组病机在作怪,而忽略了人的身上,其实是可以同时存在着几组不同方向的病机,而这些不同方向的病机,未必会表现出表面的体征,但却可以在同一个人的身上,各自制造出不同的症状和疾病。换言之,单独看外表这些面红面白、气虚阳虚、说话无力‥‥‥的这些表面症状,并不足以反应患者所有疾病的成因,讲白一点,「有其外未必有其内,有其内也未必有其外」。再讲白一点,除非能够遵照《内、难经》中,使用「脉证合参」的方式,来比对病机的真假(按:视外揣内刚好和脉诊的摸内揣外成为一组完全相反的对照系统),否则单独用「视外揣内」的方式来看病(目前中医界最常见的方式),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因为这句话,并非完全正确,单凭外症的表现,并不足以反应患者所有疾病的成因。

上面这些方式都是当今中医流传最广的用药方式,但却不是内难伤寒正统中医的模式,而是民间的方便用法→→→看外症拣方套病,这些方式对于病机的解释,根本没有实据,而是全凭自己的臆断猜想,拼凑瞎兜,有时猜对,有时猜错,这个样子的中医是爬不起来的,有效率也只能注定在25%~35%中徘徊(当然,对外都是夸口有效率非常的高,90%~95%),以上面这个案例来看,三组病机中如果以单看外症的方式来判断的话,会漏掉其中的两组病机,完全查不到,试想:这样能有多高的治愈率呢?很多人中医学了一辈子,越学越灰心,就是不知道内、难、仲景的重点,其实就是要学脉,脉学通了,再把脉证合起来运用,使四诊合一,色脉合一,才能看到以前没有看到的世界,走到以前没有走到的地方,而进入华陀扁鹊仲景的世界中。学医学的人要特别注意,上述三种「玄理释义」的中医模式,并不是真正内、难、扁鹊仲景的那种正统中医模式,中医是具体实际的东西,内、难、伤寒是医学记录,记载的是实际的观察历程,也是可以用各种具体现象或是临床现象来阐释说明的学问,并不是什么玄奇的东西,所以,如果故意引进一些玄理来歪曲解释中医是不对的,也终究走不出来、找不到答案。学中医必须归回现实层面来看、扎实来学,这样才是真正的中医。

历代很多大师因为自己不懂,一方面只好采取民间通用,看外症套方的方式来开处方,但又怕学的人打蛇随棍上的探源,寻求病机病因,为了掩饰自己不懂(因为学的人如果继续问上去的话,大师会接不下去),于是就把一些似是而非的理学、玄学、五行生克八卦通通引进来,因为讲这些摸不着边际的东西,没有实体别人无法反驳,五行克来克去,生来生去,随他高兴而操控,空泛飘渺而无当,或一下子说是能量,或一下子说是看不见的气场,任意拼凑,信口开河,天花乱坠,讲白一点,在大师的眼中,整套中医只不过是两样东西:方剂 医理病机,方剂的部分用套方的方式,医理病机的部分则用玄奇空理、生克生化摸不着边际的幻学来掩饰过关,这种不踏实的方式,害惨了很多后学,绕了一大圈,才知道原来是一场空。写下内、难经、伤寒论当时面对的场景,都是扎扎实实苦难的病人,我们可以去医院待个几天,就会发现只有病人痛苦的容颜,和绞尽脑汁,一副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医师容颜,不是血,就是汗,不是汗,就是泪,这是一个怎么样的环境和世界?试问,在这种场景下被描述、记录下来的中医经典,怎么会是那些荒诞不经的五行八卦生克推演,和一个玄虚奇理的虚幻世界?根本是扯太远了,学医的人应该先去医院中看几天,然后便可以知道内、难、伤寒中,到底会记录什么样的东西在里面?这些经典又想讲些什么?医学中其实没有什么奇奇怪怪玄奇的事,踏踏实实的学才是正途。

对于上述的答案,对齿痕舌患者用过脾肾阳虚阴实的药物,但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另一个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患者虽然有这组证候,但这组证候却不是造成患者疾病的原因或病机,而是背后另有其他不同源的其他病机,隐藏在里面。

不能重复实验验证的玄理无法传承,中医正统的脉证合参模式和一般的玄理释义套方模式,所看到的病机并不一样。



第13条   拼装组合的套方只会带中医进入死胡同(一)‥‥‥套方不求病机,死背汤头学问无根

为什么死背汤头会学问无根?我们以一个最常用的汤头方剂〝六味地黄丸〞来做说明:

六味地黄丸记载于医方集解中的功效有:主治肝肾不足,真阴亏损,精血枯竭,憔悴羸弱,腰痛足酸,自汗盗汗,水泛为痰,发热咳嗽,头昏目眩,耳聋耳鸣,遗精便血,消渴淋漓等等。

很多人看了有这些症状后就去吃,但结果统计起来,有的人吃了有效,有的人吃了没效,有的起初有效后来没效,有的不但没效而且有副作用,为什么呢?因为方剂是由几味药物所组成的,而每一个药物的背后都有一定的病机为主治(如活血药去瘀、补气药补气、清热药清热),所以一帖方剂背后相对的就是几个病机,也就是说一个方剂治的病是某种比例下的病机组合,又由上面诸条我们已经知道病机组合的背后等同脉象组合,也就是说某种方剂是为某种六部脉象所设定的,也就说服某帖方剂的时候,你的脉像必须是处于某种特定的脉象下,这样药与病机才会相符,因为病机相符,所以服用的方剂才会有效。

我们把六味地黄丸的药味拆解来看;

熟地‥‥‥主要补肾阴脉

山茱萸‥‥‥主要补肾阳脉和收涩

山药‥‥‥主要补脾脉阴分

茯苓‥‥‥主要去脾胃脉的水湿

泽泻‥‥‥主要去肾阴肾阳脉的水湿

丹皮‥‥‥主要活血在心、肝脉

所以道理就很明显了,要吃这个固定成方有效果是有条件的,必须六脉的情况分布如下,也就是:

肾阴脉虚细缓→→→虚细对应熟地、缓对应泽泻

肾阳脉虚细缓而散→→→虚细散对应山茱萸、缓对应泽泻

脾脉虚细缓→→→虚细对应山药、缓对应茯苓

心脉或肝脉涩大→→→对应丹皮

如果你的六脉确实如上,则会100%有效(其实是70%有效,30%没效是牵涉更深的脉理医理在内,不过为了方便讲解不节外生枝,在此我们先当成100%有效。

套方会造成窘境的原因是,只有一条大路通罗马,但旁边岔路却很多,为什么?

岔路随便举都数不尽:譬如诸脉皆同上,唯心脉涩小,难道对应的还是丹皮吗?不是的,对应的应该是桃仁、川芎之类温通的活血药,丹皮是凉通的活血药,该温通却用凉通,心主血脉,血脉一寒,循环变差,药效也跟着降下来、就差这味药用错,整帖破功。

譬如诸脉皆同上,唯又多出一个肝脉沉弦,这是肝气郁滞、肝主一身气机,其他脉象虽无误,就一个气机郁滞,如果严重些,还是导致整帖破功无效。

譬如肾阴脉虚细缓黏,咦?多出个黏脉,是的,那是毒,那保证你只用方中的熟地、泽泻绝对补不进去,为什么?因为毒会导致神经传导呆掉,所以这个病机没考虑到,就是补不进去。

套方遇到的困境还不止呢?譬如23诊之后,虽用山茱萸把肾阳脉虽补强了,但茯苓也可能同时把脾胃脉的水湿已经泻光了,如果依原方再用,脾胃脉会因水湿泻过头了反而变燥,脾胃功能一降,吸收一差,山茱萸又补不进去肾阳脉了。

由上面的叙述就可以知道为什么有的人吃了没效,有的人吃了有效,有的人吃了一阵子才开始没效,有的不但没效而且有副作用,原因就是只迷惑于表面症状与方剂所描述的症状相符,而不去探究体内的反应和细微的副病机及23诊后病机已经变化,只是一厢情愿的给固定的方药,当然效果就和书上所说的相差十万八千里了,这还没不包括考虑各药味间轻重比例的问题呢!如果考虑下去问题会更大。知道上面这些原理,就可以知道套方治病是行不通的,那只是老百姓找不到药时的方便用法,就像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成药一般,不应当是医者所效法的。

下面撷取三本我们目前最通用的中医典籍的原序,来证明中医临证必须脉证二者内外互相印证,绝不是单用嘴巴问问,配上自己一厢情愿的方解想法,选方来套就能了事,这样一定会带中医走入死胡同。:

证必有脉,脉者脏腑、经络、寒热、虚实之所由也。有与证相符者,有与证不相符者,必参验确而后可施治者也。查脉辨证,而立方焉。

盖前人作法,后人因焉。创始者难为力,后起者易为功,取古人已验之成规,而斟酌用之,为效不既易乎!然而执方医病而病不能瘳,甚或杀人者,又何以说焉?则以脉候未辨,药性未明,惑于似而反失其真,知有方而不知方之解故也。

吾愿读吾书者,取是方而圆用之,斯真为得方之解也已。医方集解. 汪昂原序 

 

医学之要,莫先于切脉,脉候不真,则虚实莫辨,攻补妄施,鲜不夭人寿命者。其次则当明药性,如病在某经当用某药,或有因此经而旁达他经者,是以补母泻子,扶强抑弱,意有多端,旨不一定,自非兼贯博通,析微洞奥,不但呼应不灵,或反致邪失正。先正云:用药如用兵,诚不可不慎也。本草备要.汪昂原序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 伤寒论?张仲景原序〉【按:仲景亦重脉矣,伤寒论中每篇皆以脉证并治四字冠首明矣。唯古代是遍诊法,扁鹊接着改成寸口诊,是进步并不是退步,目前唯土家、拉祜、哈萨克等少数民族仍保留遍诊法,但并没有寸口诊好用或方便,所以也没有再走回头路的理由,唯可保留一些较特殊的遍诊法在特殊时候用之可也。仲景的原序,亦是以寸口诊法为主体。 

【思考点】:

※初学中医的人很容易被方剂所迷惑,而一些前辈却很喜欢用方剂来迷惑人,翻开他的医案,某病用某方痊愈,某病用某方痊愈,帖帖都中,于是就误导后学变成了一个只检方套病而不求疾病病机的迷惑世界。似乎是华陀再世,扁鹊复生,可能吗?临床所见,病机复杂多变,稍稍有12味用错,往往整帖药就破功,细查内外核对病机尚嫌不够,岂有病机全然不管,照疾病照症状按图索骥,就能个个收功,童话也。能完全套用古方的10个不到1个,天下哪有那么多刚刚好之事,完全与书本对着,某病用某药,某病用某方的硬套横柴搬入灶方式,最多10个也只能好3个,岂有个个刚好合身的道理,鬼话也。可见古人今人医案喜好灌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10个医案中可能只有1个是真的,治10个其实好1个坏9个,治坏的9个不提,偶中的1个加油添醋,收集成册大似宣扬一番,俨然正统自居,仿佛神医再世,神话也。果如大师所言,中医就是问症状,看报告,然后选方来套,这样就行的通的话,大师们又个个都有不少的弟子,中医早就发达了,还会是今天这副德性吗?笑话也。这些满坑满谷的打广告灌水不实医案(通常只是特例报告而不能重覆,怎么好的医者自己也不知道,没系统没规则,只是一种秘方通报),又令不明其中玄机的后学们神往头昏,拍案赞叹,以为这是通则(其实只是莫名其妙的意外案例),等到了自己按书使用之后,却又发现千方易得,一效难求,没有一个实用的,转而对中医彻底的失望。这是谁的过错?又是谁毁了中医?

※现今人喜欢套方,也喜欢发表方义高论,譬如上面一个六味地黄丸,主治除了医方所写的肝肾不足,真阴亏损,精血枯竭,憔悴羸弱,腰痛足酸,自汗盗汗,水泛为痰,发热咳嗽,头昏目眩,耳聋耳鸣,遗精便血,消渴淋漓等等之外。更有一些大师或科学刊物的发表,譬如:

前列腺肥大常服六味地黄丸可使小便淋漓、尿急、尿频、夜尿增多等症状明显好转。

现代研究实验,六味地黄丸有降血压、改善动物神经系统及性腺功能障碍、增加体重增强体力、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作用、利尿、降血糖、降胆固醇等作用。

常服有改善视物不清、提高视力的功效。慢性眼病如老年性白内障、葡萄膜炎、外伤性角膜溃疡、青光眼症候群等。

六味地黄丸对老人痴呆症有某程度疗效,也具有抗衰老及抗氧化作用,且有助增强记忆。

糖尿病患者服用六味地黄丸,注意合理调配饮食,能降低血糖、尿糖,明显改善症状。

中风后遗症常服六味地黄丸,如语言不清、口眼歪斜、手足偏瘫、半身不遂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

不胜枚举,并以发现这些可治项目而沾沾自喜。但事实上,这些讲述都是多余的,依上面对六味地黄丸的拆解,大家可以知道每个方的背后都有一组与其相对应的脉象密码组,只有这密码组符合(病机相符),方药才能启动有效。相同的道理,当这密码组符合时,什么病可以医?不只医方讲的那些,也不只大师或科学研究讲的那些,而是几乎所有的病种都可以医(少部分除外)。

但如果密码组不符合时,则什么病种都医不动?不只医方讲的那些,也不只大师或科学研究讲的那些,而是几乎所有的病种都医不动,用了都没效。这就是方剂用了有效和无效的规则。

由此可知研究密码组才是重点,只要能紧抓密码组,一方六味地黄丸顿时可化成千万方,可治千万种病,何须大师或科学研究赘言可医的病种。如果不能紧抓密码组,自己实验一下,就会知道根本没有一种病用了会有效或只有少效或到一半突然就没效(因为症状相同但病机不同或病机只有部分相同或病机已经变化了),那大师或科学研究发表的这些不能复制重现的特例报告心得对中医又有什么功用和帮助?这同时也是为什么政府花了大批研究经费在做中医的科学研究,却拉不起中医的原因,因为方向不对,要去高雄却往北走,这样收效会很少。

开头的药王脉学源起有讲过,药王脉学可以贯穿方剂方药,这边讲的就是如何来贯穿,和如何来学习方剂的方法,方剂只是前人的轨迹,能让我们知道前人曾经把那些不同的药类相配伍过?可以造成哪些效果?并不是要我们去用死方,汪昂:「吾愿读吾书者,取是方而圆用之,斯真为得方之解也已。」这句话讲得很明白。这个道理懂,则一方可以自由化成千万方,心中看似无方,实有千军万马,纵横成千方万方,任我自由运用,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师其意而不必一定要用其方,所以何愁无方?古谚云:「名医无方,而能治病。」就是这个道理,不再为成方所拘束和迷惑,得大自在境地也。如果这个道理不懂,则用药势必越用越窄,规行矩步,食古不化,或攻药或补药,攻补不进,则加活血,活血再不行,只好束手无策,天下恐怕也找不到任何可以适用的方了。

凡一切所有的方剂都一律适用于这个道理。


13.1条    拼装组合的套方只会带中医进入死胡同(二)‥‥‥死抱伤寒古典套方行得通吗?跳出一个火坑又跳入一个火坑,抓主证看病法只有在症(证)状与病机平行的时候才行得通,其余不平行的时候是行不通的

死抱伤寒古典,抓主证套方看病的方式,是近年来颇流行的方式。.........鼓吹凡事要向科学看齐,中医也应大加改造,于是以当时科学水平不能解释的,不好解释的,一律丢到垃圾桶去,名是改革中医,实是弃医存药。找出当时的资料,归国学人甫下飞机,总要对中医非难两句以证明自己是喝过洋墨水的,当时的资料是这么说的:中药用人参科学吗?人参不科学嘛!科学检查人参的成分跟萝卜是一样的嘛!吃啥人参?吃两根萝卜就一样了嘛!用什么鹿茸作药?鹿茸的成分是蛋白质嘛!吃两个鸡蛋就等于吃鹿茸了嘛!针灸是什么?针灸是江湖骗术嘛!人体解剖哪有什么经络线,全是骗术。

.........经过一连串不分青红皂白的科学洗礼,把缺点洗掉了,但也把优点洗掉了,弃医存药的方向基本上是持续进行的,直到近年来,突然发现中医发展的方向似乎不太正确,发现案头上放的书不再是四大经典,早已被西医人体生理学,解剖学‥‥‥取代掉,中医临床也由原来的可以医大病,萎缩成只能医小病,再萎缩成只能瘦身美容,这时才惊觉中医发展的方向似乎不太正确(这是将技术单纯化、学术化的结果),于是一些有心人士为了挽回旧时中医的水平,有些省思,于是又大力鼓吹要回头重视四大经典.......

但若细思,这些出发点.......的著眼点有两个:一是回头重新重视四大经典,二是看病的方式是摒弃用科学研究出的中药数据效能来指导用药,而是以古代经典来指导用药。若仔细分析,摒弃用科学研究出的中药数据效能来指导用药,用古代经典来指导用药这两个方向都是对的,因为科学研究出的中药数据效能会随着科学技术的演变进步,说法一变再变,若随着未确定的数据就起舞显然是不够聪明的。用古代经典来指导用药也是对的,因为经过千百年来的试验,错误的条文会被淘汰,留下来的是接近绝对的真理。

那错误在那边呢?错误在于理解经典的方式不对。中医各经典自古以来都是主张〝仅嘱病机,脉证合参〞,失去了脉学,经典就只能一知半解,以表面的文字来强做解释,这就是目前流行的「抓主证看病法」所踏入的误区。死抱伤寒古典套方的方式行的通吗?不要忘记了,主证(症)的后面还有一个东西叫做病机,而病机并不一定等于主证(症)(参看9.7 抓主证看病法只有在(证)症状与病机平行的时候才行的通,其余不平行的时候是行不通的以这种方法为依归,是跳出一个火坑又跳入一个火坑。

看病并不是猜病,看病必须是要知道病机的,开方进退也是紧扣在病机上的,但症状并不是病机,必须要先与脉合看,四诊参合,然后才能找出这样东西,然后才有处方的产生。

疾病的病机是复杂的,和表面的症状表现,并不一定平行,有单因单果、单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有直接症状,也有间接症状,疾病、病机、表面症状三者的关连性是复杂和多变的,这都导致主症未必就是真正的病机,也证明这种方法只是片面行的通,而不是全面性的行的通。

9.7条说过,症状(证候)与病机之间未必一定是平行对等的,病机才是疾病的根源,症状只是疾病的表象,症状≠病机,既然如此,唬弄后学去接受死抓伤寒金匮经典上的几个症状,再加上几个问诊,就套出伤寒金匮方子来看病的方式,在逻辑上本来就不通,很多教授要求学生用这种套方的方式看病,根本是鬼扯,基本上就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喻嘉言曰;「凡治病不合色脉,参互考验,得此失彼,得偏遗全,只名粗工,临证模糊,未具手眼,医之罪也。」〈医门法律

仲景在原序开场白中,也写得很明白:「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