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西文化》谭21

 山佳国学谭 2017-08-13

62、“得中”就是对这个事物的正确认识 

——《中西文化》谭

    传承了即得中”的《中庸》篇,是实篇、是诚篇。因为任何一个事物的“中”,就是这个事物的本质,决定了这个事物的存在。正如《中庸》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也就是天下的大“道”,天下的万事万物又是各有其“道”。人们能够认识每个事物的“中”,就如同舜帝一样,对这个实物而然就是“得中”了,也就是对这个事物的正确认识,还就是在认识这个事物上“得道”了。

63、事物在其“中”制约下一定“和”的范围内存在 

——《中西文化》谭  

    任何一个事物的“中”,就是这个事物的本质,就是这个事物的“道”。决定了这个事物在其“中”制约下一定“和”的范围内存在。一旦失去了“中”的制约,那就是“失和”了,也就是失去了这个事物的本质,这个事物就会转化成为别的事物了。正如《中庸》云:“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事物处于“和”的状态,是其“中”的本质决定其存在的保障。(另有详谭《再谭中和》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312/11/15739825_636148771.shtml)

64、“人道”的“中和”思想决定了人的本质 

——《中西文化》谭  

    儒学的中庸之道,也就是“中和”之道,还可以说就是儒家的天道。运用“中和”之道来认识天下万事万物,又是各有其“道”。来认识人类社会,那就是“人道”。“人道”的“中和”思想,决定了人的本质。那就是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性善”。(另有详谭《再谭善恶》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312/11/15739825_636149526.shtml)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