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辨证论治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看文海 2017-08-14



辨证论治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matchmatch

一上舍年逾四十,因怒,胁内作痛不止。数日后,外结一块三寸许,漫肿,色不赤,按之微痛。余谓:怒气伤肝,致血伤气郁为患。以小柴胡汤对四物,倍用芎、归、黄芪、贝母、肉桂治之。彼谓丹溪云∶肿疡内外皆壅,宜托里表散为主。又云∶凡疮未破,毒攻脏腑,一毫热药,断不可用。况此证为气血凝滞,乃服流气饮,愈虚,始信而复求治。视之,虚证并臻。诊之,胃气更虚。彼欲服余前药。余谓:急者先治。遂以四君子汤加酒炒芍药、炮干姜四剂,少得。更加当归,又四剂胃气渐醒。乃去干姜,又加黄 、芎、归、肉桂数剂,疮色少赤,并微作痛。又二十余剂而脓成,针之,却与十全大补汤。喜其谨疾,又两月余而瘳。             

夫气血凝滞,多因营卫之气弱,不能运散,岂可复用流气饮,以益其虚?况各经血气,多寡不同,心包络膀胱小肠肝经,多血少气,三焦胆肾心脾肺,少血多气。然前证正属胆经少血之脏,人年四十以上,阴血日衰,且脉证俱属不足,肿疡内外皆壅,宜托里表散为主。乃补气血药,而加之以行散之剂,非专攻之谓也。若肿痛甚,烦躁,脉大。辛热之剂,不但肿疡不可用,虽溃疡亦不可用也。凡患者,须分经络气血,地部远近,年岁老幼,禀气虚实,及七情所感,时令所宜而治之。常见以流气、十宣二药,概治结肿之证,以致取败者多矣。

——明·薛己《外科发挥·溃疡》 



解析



明代名医薛己的医案最值得关注的地方并不在于具体的病证治疗,还是在于具体医案后随附的医论,或者说是医话。这些有医案引发的论述,具有很强的临床针对性,而且言简意赅,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这就如同临床查房后写的疑难病例讨论。远比那些单纯地论述一些医学经典。


比如谁都知道怒气伤肝,谁都知道辨证论治,但具体如何应用却并不是那么简单。正如薛氏所记录的这个医案,有一个40多岁的人,生气后出现胁内作痛不止,过几天胁部出现肿疡。这就是怒气伤肝的典型例证,根据这个病史,薛氏认为本病的病机为怒气伤肝,致血伤气郁为患。,应该用什么方式治疗?应该用小柴胡汤,当然逍遥散、柴胡疏肝散也可以。但是也有人对此有异议,文中记载的医生这样考虑。他们根据朱丹溪的一个说法,说是“肿疡内外皆壅,宜托里表散为主。”“凡疮未破,毒攻脏腑,一毫热药,断不可用。”结果用了流气饮后,病情越来越严重。这是为什么呢?上述医生论述看似有理有据,但他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临床病证。


没有具体的辩证,就没有有效的临床效果。



虽然薛氏在此没有明确描述患者的舌苔脉象和其他的一些次要症状,但是从作者对于他的病机的判断来看,这个患者应该除了两胁作痛之外,应该有舌淡红或红,舌苔不厚腻,脉弱,顶多就是左关部稍大一些。但这位医生却没有辨清病证,以清热疏散之药,造成的结果就是犯了“虚虚之戒”。


本病本身是因为气伤血郁造成,是一个虚证,结果不但肿疡没有消散,反而伤了胃气。所以,当务之急就是益气醒胃,以四君子汤、干姜等,胃气一醒,才可以结着再行疏肝调节气血,然后,佐以黄芪、川芎、当归、肉桂等,气血充足后,脓破后,只需切开引流,给邪气以出路。如此局面算是打开了。后来的收尾,按部就班就可以了。


最精华的部分在于后面的论述。



首先,他说:“夫气血凝滞,多因营卫之气弱,不能运散,岂可复用流气饮,以益其虚?”这其实在驳斥那些人不能辨明病证,虚实不分,盲目用药。其二,强调经络的重要性。同时,根据经络的气血状况来治疗,有很高的临床意义。“心包络膀胱小肠肝经,多血少气,三焦胆肾心脾肺,少血多气。”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论述,在中医的临床中有着非常意义。本例患者从发病位置来看,应该属于足少阳胆经的循行部位,此经的特点为少血,加之患者年纪较大,阴血亏虚。结合脉证,当为虚症,不可行攻伐之法。若为实火之证,自然不敢用辛热之剂,正如薛氏说言:“若肿痛甚,烦躁,脉大。辛热之剂,不但肿疡不可用,虽溃疡亦不可用也。”可见,无论如何,辨证论治是非常重要的。虚实不分、寒热不明,纵使满腹经纶也与临床无益。


最后,让我们以薛氏这句警世之言来共勉吧!“凡患者,须分经络气血,地部远近,年岁老幼,禀气虚实,及七情所感,时令所宜而治之。常见以流气、十宣二药,概治结肿之证,以致取败者多矣。”




由明代的“加压包扎法”想到中医的继承问题

古人是如何截肢的?

对外科的放弃是当代中医最大的悲哀

不用“消炎”也能治疗皮肤感染吗?(一)

不用'消炎'也能治疗皮肤感染?(二)

外科手术,只是西医的专属吗?(一)

外科手术,只是西医的专属吗?(二)



李晓强 

医学硕士,陕西省中医医院皮肤医院主治医师。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理事兼中西医专委会秘书;

陕西省性学会中医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中医药报社《中医健康养生》特约记者。

曾先后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及西皮肤科工作。

2014年进修于中日友好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主攻:皮肤外科,毛发疾病,尤其在皮肤外科、脱发、瘢痕疙瘩、毛发移植、痤疮有独到的认识。

擅长各种复杂皮肤手术,尤其是面部精细微创手术。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脂溢性脱发、斑秃,研制乾清饮、天发丸等专治脱发的中药配方。

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省级课题2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