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咖说 | 支架辅助栓塞动脉瘤

 渐近故乡时 2017-08-14


支架辅助栓塞动脉瘤

 


谢晓东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


张昌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

颅内动脉瘤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因素之一,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极高的致死性和致残性,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什么是动脉瘤呢?动脉瘤就是血管上鼓了个泡泡,这个病带个“瘤”字,实际上它却不是癌症。这好比车胎老化鼓个包一样,车胎爆了车就没法开了,动脉瘤破了,30%左右的人都可能死亡。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可以采用传统的开颅夹闭术,这就是老百姓说的开脑壳,这种手术创伤大,恢复时间长。近年来,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在临床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欧美及我国很多发达地区,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比例已经远远超过开颅夹闭术。 

1

2 毫米小口解决大问题 

介入治疗只需在大腿根部开个2毫米不到的小口,使用一根很细的管子在X线引导下顺着血管进入动脉瘤腔,使用合适的铂金弹簧圈进行填塞,把瘤腔填满了,血流流不进去了,它就不会破了。 


对于一些瘤口比较窄的动脉瘤,看起来就像葡萄藤上结了个葡萄,有个比较细的蒂,这样的动脉瘤可以直接使用弹簧圈填塞动脉瘤腔,而长瘤子的血管通畅性不会受影响。部分动脉瘤在临床上称为宽颈动脉瘤,是指血管上冒了个基底部很宽的泡泡,远看就像葡萄藤上爬了只七星瓢虫,专业上是指那些动脉瘤颈体比超过 0.5或动脉瘤颈绝对值超过4毫米的动脉瘤。这样的动脉瘤,直接填塞瘤腔变得不太现实,填的圈圈肯定会突出来,引起血管的闭塞从而出现脑梗死。对于这样的动脉瘤,我们在临床上广泛使用颅内支架辅助栓塞。

宽颈动脉瘤行介入栓塞时,临床医生于载瘤动脉处放置支架导管,另一条微导管进入动脉瘤腔进行填塞,采用支架后释放或半释放技术辅助栓塞,此谓平行技术。也可采用支架先释放,再引入微导管穿过支架网眼进入动脉瘤腔进行填塞的技术。这样就可以在栓塞动脉瘤的同时保证载瘤动脉的通畅。 


2

不同支架属性和优势不同 

临床上常用的颅内支架有激光雕刻支架、编织支架;从释放方式来说有自膨支架和球扩支架。每种支架都有其特有的属性和优势。临床上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主要应用于宽颈、巨大、夹层、假性、梭形等复杂动脉瘤。使用支架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栓塞动脉瘤的同时保证载瘤动脉的通畅。近年来,我们观察到,支架的使用可以降低动脉瘤栓塞术后的复发率。一些新型的颅内支架在临床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如密网支架,又叫血流导向装置,该支架由多股金属丝编织而成,网孔很小,可以起到很好的血流导向作用,支架释放后进入动脉瘤腔的血流明显减少,对于一些巨大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可以明显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愈后。

 

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支架在载瘤动脉内不可避免地会覆盖一些血管分支,如眼动脉、后交、大脑前动脉等,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极少能碰见分支血管受累引起失明、脑梗死等事件,这是因为这些颅内支架具有比较大的网孔,不至于阻断所覆盖血管的血流,即使是血流导向装置,也能保证侧支血管的血流供应。 


3

支架术后需服药防脑梗死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后,因为支架的植入可能诱发支架内血栓形成从而引起脑梗死,因此术后患者需要长时间服用阿司匹林、波立维等抗凝抗聚药物,绝大部分病人服药时间在半年左右。其间如果出现出血倾向,如紫癜、牙龈出血、鼻衄等,需要及时复诊以调整药物用法用量或更换药物。

 


颅内支架术后,很多病人可能会做磁共振检查,常常有医生对患者说:你脑袋里有金属支架,不能做磁共振检查。这种认识实际上是错误的,栓塞用弹簧圈都是铂金材质,颅内支架一般都是镍钛合金等非亲磁性金属,在 3.0T 及以下场强的磁共振检查中都是安全的。我们甚至常常用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来进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患者的术后随访。


总之,颅内支架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神经介入医生处理复杂动脉瘤的能力,支架的使用被证明是安全有效的。


(建议WIFI环境下观看)


END


声明

本文转自《健康报》。美敦力不可保证转载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或可靠性。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转载内容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美敦力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文为疾病科普性质,不应被视为提供了任何医疗建议或者治疗方案,如您需要获取医疗建议或治疗方案,请到医院咨询执业医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