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说易经很难学,它究竟难在那里?

 观世音06 2017-08-14
现在人学易,往往流于占卜预测,因此容易迷惑于其神秘莫测的一面。实际上先秦两汉的古人学易,主要是一种方法论和认识论,有点类似西方的辩证法。相传孔子所做系辞,一般上是指《易传·系辞》或《周易·系辞》。亦称《系辞传》,分为上、下两部分。《系辞》解释了卦爻辞的意义及卦象爻位,所用的方法有取义说、取象说、爻位说;又论述了揲着求卦的过程,用数学方法解释了《周易》筮法和卦画的产生和形成。《系辞》认为,《周易》是一部讲圣人之道的典籍,它有4种圣人之道:一是察言,二是观变,三是制器,四才是占卜。《周易》是忧患之书,是道德教训之书,读《易》要于忧患中提高道德境界,以此作为化凶为吉的手段。而到了北宋的易学家邵康节,则被认为是真正能继承先秦(律数之学)与两汉(卦变之学)以来易学象数派之理论精粹并能融合儒家经学之道德价值观(即内圣外王之道)。 朱熹对《皇极经世》极为推崇。他说:“某看康节《易》了,都看别人的不得。”。朱熹将邵雍同周、张、二程和司马光并称为道学的“六先生”。对于易学的研究,从孔子提倡的善易者不卜,到后来邵康节的精于律数卦变,到现在的占卜预测,就好像看一个人,经历了从精神到骨相到皮毛的演变,真正的易经并不难,至少不比近现代哲学更难,难是因为被人神话了,难是因为大多数人被真正易学家不齿的占卜预测迷惑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