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科普系列之八十六章:耳屎有时也添乱

 吕康悠然 2017-08-15

炎炎夏日,很多人喜欢戏水避暑,恰逢小学生们放暑假,更是相约结伴学习游泳。

这个周一,门诊来了一个小患者瑞瑞。上周游泳后,左耳朵进了一些水,也跟着教练试着偏头往外控水,也用棉棒擦了外耳道,可是还觉得耳朵里闷闷的,好像水没擦干净。回家观察了一晚上,瑞瑞感觉听声音也不如从前。家长担心,这是不是有中耳炎了?还是耳朵里面进了水,水会不会跑到脑子里呢?

医生检查后解释到,鼓膜分隔外耳道和中耳,在完整的情况下,鼓膜会阻挡外界异物或者感染进入中耳,所以不用担心游泳的水会进到脑子里。让瑞瑞觉得耳朵不适、耳闷的原因,是泡水后涨大的耵聍(也就是耳屎)。

原来,耳屎接触进入外耳道的水后,体积涨大,又因为用棉棒擦拭外耳道的时候将耳屎推向了深部,紧挨着鼓膜,导致听力下降。

这种情况下,家长如果自行用掏耳勺取出,是很有可能引起耳道疼痛并损伤紧挨的鼓膜的。医生通过外耳道冲洗,用加温后的生理盐水将耵聍冲了出来。

治疗后,瑞瑞感觉听力立刻恢复如往常,而且耳朵也不闷不痒啦。

小提示:近期主诉游泳后耳内发闷的患者明显增多,请勿自行掏耳,以免引起感染或者损伤。中耳炎、外耳道炎的患者治疗期间避免游泳,防止感染加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