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敌将骁勇张狂,主帅派将出战:你带多少人?唐将:五十!一击毙敌

 思明居士 2017-08-15

要说使用少数民族将领,最得心应手的就应该属唐朝了,无论是唐初的开疆拓土,还是平定安史之乱,都重用了很多少数民族将士,充分表现出唐朝的兼容并包、磅礴大气。在这些少数民族将领中,有些骁勇善战,有些足智多谋,还有的智勇兼备。在安史之乱中,就有这样一位智勇双全的将军,名叫白孝德。

白孝德是龟兹王族白氏的后裔,家就住在安西大都护府龟兹军的军营旁边,深受唐朝驻边将士的影响,自小就喜欢舞枪弄棒,长大后勇猛强悍,精于骑射,尤其善于使用两支短矛。后来,他在龟兹镇的蕃军中服役,多次立功。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玄宗西逃,两京失陷,唐肃宗向各地征兵勤王,安西大都护府选拔七千名精锐骑兵入关平乱,白孝德在名将仆固怀恩帐下听令,统归河北节度使李光弼指挥。

敌将骁勇张狂,主帅派将出战:你带多少人?唐将:五十!一击毙敌

759年,李光弼与叛军首领史思明在河阳大战,正是在此次战役中,白孝德一战成名。有一次,两军夹着一片河滩对峙,史思明手下骁将刘龙仙率领五千铁骑前来挑战。刘龙仙武艺高强,骁勇善战,此前唐军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他也根本不把唐军放在眼里。刘龙仙张狂至极,刀入鞘、箭入壶、弓入韬,翘起右腿搁在马脖子上,大声谩骂李光弼。

看着刘龙仙的张狂劲,李光弼气的不行,回头看着诸位将领说:“谁为我把此厮的头颅取来?”仆固怀恩早就看不下去了,大声请战,李光弼说:“你这样的大将去做这样的事不妥。”这时旁边的将军都说:“裨将白孝德可以胜任。”白孝德官小离的远,李光弼就把白孝德召来询问:“你是否敢同他一战!”白孝德回应:“末将愿往,誓杀此贼!”李光弼问:“你需要带多少兵马?”白孝德朗声回答:“不用,我一人足矣。”李光弼很欣赏他,但为防万一,一再问他需要什么支援。白孝德说:“那就挑选五十名骑兵出营门作为后援,大军在后面擂鼓叫喊为我助威。”李光弼激动地拍着白孝德的肩膀,大声鼓励他,让他出战。

敌将骁勇张狂,主帅派将出战:你带多少人?唐将:五十!一击毙敌

白孝德挟着两支短矛,策马渡河,走到一半时,仆固怀恩就向李光弼道贺:“白孝德定能战胜。”李光弼问:“还没有交锋,你怎么能够知道呢?”仆固怀恩说:“观其揽辔便辟,可万全者。”翻译过来就是:看白孝德手揽缰绳,如此沉着,可知他万无一失。

再说刘龙仙,他看见白孝德单枪匹马而来,根本没当一回事。当白孝德稍近时,刘龙仙才准备应战,只见白孝德连连向他摆手示意,好像并非前来作战的样子。刘龙仙不解其意,便停着不再动弹,只是不停谩骂。当双方相距十步之遥时,白孝德才与刘龙仙说话,刘龙仙仍然大骂不止。白孝德也不着急,把马停下来,休息了许久,然后对刘龙仙说:“叛贼认识我吗?”刘龙仙说:“你是谁?”白孝德说:“我是白孝德 。”刘龙仙骂道:“你个无名小辈,算什么猪狗!”话声未落,只见白孝德大声高呼,跃马挥矛冲上前来,唐朝大军在后擂鼓呐喊,喊声震天动地,后援的五十名骑兵也在后面杀出。

敌将骁勇张狂,主帅派将出战:你带多少人?唐将:五十!一击毙敌

刘龙仙来不及拔刀出鞘,慌忙勒转马头在河堤上奔逃。白孝德紧追不舍,一矛将他刺下马来,取腰刀砍下其首级。史思明大吃一惊,见唐军冲杀过来,仓惶败逃。此战,白孝德立下大功,升任镇西、北庭行营都知兵马使。后来在抵御吐蕃的战争中,他又立下赫赫战功。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将领,白孝德非常热爱中华文化,他不但勇敢机智,而且勤奋好学,戎马倥偬之时,经常手不释卷,精通历朝掌故,唐肃宗对他很欣赏,提拔他做了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封昌化郡王,成为少数民族将领中的佼佼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