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道至简 宁静致远

 三度精舍 2017-08-16



  鹰击长空


  龙旂阳阳和铃央央

  文、图/王百会

  栾传益,字仓实,别署简远庐。1949年1月生,大连人。辽宁师范大学教授。长期从事书法、篆刻的教学、研究与创作。著有《隶字异形考辨》《诗经印谱》《栾传益书法篆刻集》《钢笔书写教程》等,主编参编有《书法教育研究文集》《中国书法鉴赏》《泰山名胜印谱》《中国近现代史及国情教育辞典》《新编三体钢笔字帖》《中学古代诗文三体钢笔字帖》以及《楷书结体教学探微》《隶字异形考辨九则》《颜真卿〈祭侄文稿〉石刻沉浮考》《〈祭侄文稿〉复州出海石刻本初探》等多篇论文。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狭小的简远庐里,栾传益先生坐在成堆的书籍与资料中间,以夜以继日的忙碌,守候着自己的劳动果实纷至沓来。2011年,一部历时7年完成的专著《隶字异形考辨》刚刚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篆刻一百问》和《中国书法异体字大字典》两部书又同时与人民教育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社签定了出版合同。一切都在紧锣密鼓地向前推进着。不想去年年底,《篆刻一百问》的合作者突然离世,书稿不得不由他重新梳理,节奏一下子打乱了。老伴开玩笑地说:“退休后的栾教授越来越忙。连儿子都搭进去,成他助手了。”栾先生一旁憨笑:“按计划两本书明年都要正常出版,没办法,只能加班加点。”

  我与栾先生相识已近20年,无论什么时候见到他,总是一副乐呵呵的神情。不是他心中没有烦恼,而是他在生活与艺术的磨砺中,养成了达观的人生态度。想当年,他以旅大师范学校美术专业毕业的中专生身份,一路历经瓦房店老虎屯公社磊子山小学、瓦房店6中、瓦房店文化馆,再到大连师专,成为大学讲师,后进修本科,任职大连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成为书法专业的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个中艰辛也只有他自己寸心知吧。

  正如他的斋号“简远庐”一样,崇尚简单平淡的栾传益先生,一直以大道至简、宁静致远的胸襟来面对现实中的鸡零狗碎,踏踏实实地在自己的书法创作、教育与研究领域,默默地只知耕耘而不问收获。

  从辈分上论,与共和国同龄的栾传益先生,是继于植元等前辈之后,大连书坛承上启下的一代,如今也都是鬓染霜甚至发如雪的花甲老人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栾先生就开始在各种书法培训班传经布道,现在很多活跃在大连书坛的书家多受其启蒙。加上在学校四十年的教学生涯,栾先生可谓桃李满天下了。而他本人的书法篆刻创作也是相当全面,无论是精到的蝇头小楷,还是厚重古朴的大篆,抑或雅致的隶书、流畅的行草,栾先生都有着几十年的临池功力。如今泰山斗母宫蕴亭匾额、菩萨庙楹联、武当山太子洞楹联都出自栾先生手笔。

  作为“学者型书法家”,栾先生更加注重书法艺术背后的文化修为与学术思考。这从他当年创作《诗经印谱》可见一斑。作为专题篆刻创作,普遍是以现成的名词为内容,集而成篇。他却迎难而上,把目光投向了古老的《诗经》。对于别人而言,这是费力不讨好,而他偏要追求专题创作的学术价值,想着能给后人以联想。从305首古诗中,选出最具代表性的诗句作为印文,少则3个字,多则16字,再于边款中分别标清释文、出处与诗的主旨及当代广泛引用的含义,多时洋洋洒洒200字。在选定印文之后,再分别以阴文、阳文,汉印、古玺、元朱文、封泥等等所有可能的篆刻形式与风格进行创作,最后统一于自己的刀下。在刻“在水一方”时,厘米见方的圆型小印,反复设计印稿,一直不满意,不断推倒重来,足足刻了一年半才结束。这本《诗经印谱》一共创作篆刻305方,如此而论,整个专题完成时,实际一共刻了一千多方印。从1988年开始创作,到2000年出版,这项篆刻专题,栾传益一刻就是12年。

  有人说栾传益是个笨人,至于刻个印谱耗时12年吗?其实,我最尊敬栾先生的恰恰在于他能坐冷板凳肯下笨功夫。没有人一口气吃下八张饼,只有一口一口地嚼,一张一张地吃,在吃到第八张的时候,自然饱了。这第八张饼,就是甘于寂寞,肯下笨功夫者的人生境界与收获。栾先生治学,就像他不急不躁的性格一样,文火慢炖,风物长宜放眼量,终于在年愈花甲的人生之秋,积几十年功力而厚积薄发,迎来了他最充实的季节。

  两本书的创作日程满满,忙里偷闲,栾先生还写出了6000余字的论文《祭侄文稿复州出海石刻本初探》,2013年2月发表于核心期刊《中国书法》杂志上。从栾传益先生身上,我看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执着。其实道理很简单,看一个人是否真的热爱这一行或一门学问,就看退休后是否还痴心不改。

  栾传益先生近年尤喜书大字,榜书大篆“鹰击长空”气势开张,内力丰满。我相信老当益壮的栾先生以他惊人的“钝感力”,还会带来更多的惊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