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色·戒

 东风cuo三省 2017-08-16

  断断续续写了好久,终于写完了,也算对一直喜爱的一部片子有了交代,如释重负。


“色”字很好理解,不用多说。我在想,为什么是《色·戒》,而不是直接用张爱玲的原书名《色戒》,用一个不易察觉的分隔号,李安想说什么?可能,这个“戒”字,双关吧。

  佛经中说,人的诸多烦恼皆起因于心之困惑,所以,又称“烦恼”为“惑”,只有通过修行才能解惑,我等凡人恐难企及。所以我们常说,若想心静,需戒贪、戒嗔、戒痴、戒慢、戒疑。这就是它的第一层含义。

  第二层,在影片中,它被实化成了一枚戒指。想起有个很火的段子: 有个男人临终前,把情人叫到病榻前,声泪俱下,说我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你,我爱了你几十年,如果有来生,我一定娶你。然后把老婆叫过来,把存折房产证系数上交,让她收好,以确保他死后她衣食无虞。所以说,男人的心在哪儿,他的钱包就会在哪儿。李安总不能说出这样的大白话,所以他让易先生买了一枚戒指,来让他虚幻的爱实化。这边厢,珠宝店老板挑出一个六克拉的粉钻戒指让王佳芝挑;那边厢,刺客早已埋伏好,酝酿已久的暗杀行动一触即发。她最终,还是被易先生脸上的温柔怜惜打动,颤声说出“快走”。或许正是因为它的光芒坚定了王佳芝的心,她选择了关键时刻的叛变——在女人心里,永远没有对与错,只有爱与不爱。所以我觉得,这个“戒”,也有这层含义。

  说实话,我一直是羞于提及这部电影的,毕竟这是我看过的唯一一部可以称得上是色情片的电影。但正因为它的床戏太有名,所以几乎诱导观众忽视了它原本的对人性的细腻刻画。倘若删了这三段,恐怕易先生和王佳芝就成了导演麾下的傀儡罢。


  看电影需要2小时38分钟,而走出来,却不知需要多久。我是一个纯粹的电影外行,只是觉得,它没有一个镜头是多余。很多年前曾看过一个报道,梁朝伟拍一个过马路回眸的镜头,用了整整一下午。每拍一次,只是一个回眸,他都会满头大汗,要求重来一遍,直至满意为止。所以他低产。所以在他和李安的雕琢下,《色·戒》成了一部艺术品。

  从没觉得汤唯美过,她的气质太过硬朗,即使穿着旗袍也无分毫柔媚。可或许正是她的硬朗,才撑得起王佳芝这个矛盾的灵魂。如果不够硬,恐怕难以演活自以为的“爱人”把自己往火坑里推时的“慷慨就义”、初夜只是为了掩盖身份,委身于一个自己很不齿的人时的故作坚强、三段露骨暴力却很难让人联想到情色的床戏、以及最终的背叛。

  现在很流行一句话“要想得到女人的心,就要经过她的yd”,貌似是与“要想得到男人的心,就要得到他的胃”对仗的。从这一点来说,易先生无疑是做到了。第一次“大战”,易先生离开后,王佳芝脸上有一抹笑。那个笑容让我脊背发冷。是易先生终于上钩了,得意的笑?还是动了真心,满意的笑?是觉得这个狗汉奸很快就要被杀掉,志得意满的笑?还是从哀大莫于心死,到痛并快乐着的纯粹的“人”的笑?总之,很耐人寻味。能把木头美人调教至此,李安导演的功力可见一斑。整部电影有很多一闪而过的小镜头,就2.3秒钟,可却意味深长。有人适合搞大场面,比如詹姆斯·卡梅隆;有人适合拿捏微小情绪,比如李安。


  我完全不懂政治,以前为了读懂喜欢的书,努力地想背住那些军统、国统的官员名字、关系,还是于事无补,只好作罢。但我想张爱玲写《色戒》,易先生的身份本身也只是为了还原历史背景而已,毕竟她自己的身份尴尬,对“汉奸”二字应是避之唯恐不及的。这部小说,她写写改改将近30年,一经发表,果然引起轩然大波,指责她美化汉奸的声音很大。具体她什么心理,我不得而知,但李安的电影,动人的只有人性。


  易先生明知道王接近他是有目的的——杯子上的廉价口红印暴露了她并不是什么富太太;做爱时,他不吻她,只是控制她,却又无法摆脱她;他说自己是娼妓,在王一曲单纯的《天涯歌女》后滴下的泪;他对原配宽容而又冷漠的微笑……整部电影的台词不多,建构起他们内心对话的通道好像也只有性了。我觉得易先生一定是爱王佳芝的。他不懂浪漫的“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在这个特务头子眼中,没有什么比性更真实了,因为他随时会掉脑袋。所以他们明知彼此说不出口的身份和目的,但又忍不住接近,除了性,似乎也无从下手了。汤唯的硬朗不仅是在气质上,身材也是,但恰到好处,好像完全是为这部片子而生。第二段激情戏,他们躲在一个角落,外面的世界布满了特务和手枪。如果汤唯的气质不够硬朗,这两个赤裸的灵魂只会让人感到香艳,而不是绝望。

  第三场“暴风雨”过后的,迎来了影片中难得的宁静。他们对大义倦了,暂时放下了对是非的纠缠。她天真坦然地面对易先生,用心去吟唱那首天涯歌女。而她的真情流露,终于打动了易先生,使他终于可以从冷酷残暴的堡垒中走出来。在那一刻,房间里没有有狗汉奸卖国贼、没有背负重望的稚嫩特工、甚至没有男人、女人,只有两个紧紧依偎在一起的灵魂。李安的片子总是愿意通过视觉的冲击先带给我们震撼,然后再用余下的空间、细节去咀嚼,比如《卧虎藏龙》中玉娇龙的纵身一跃、比如《断臂山》中那句“I wish I knew how to quit you.–我希望我知道怎样才能戒掉你。”

  王佳芝究竟死没死,是我一直没有想明白的。既然曾真心托付,又救了他命,很希望易先生会把她送到香港,至于到了香港之后的是非恩怨,那就是另一段故事了。王佳芝并没有吞下提前备好的毒药,也是为了她的变节而赎罪吧。影片的最后,易先生坐在王佳芝床边,眼神明暗不清;镜子中反射出易太太的脸,暧昧不明。

  有的片子,看一遍就够了,或许欢乐、或许动情,但一遍就够了。有的片子,需要数遍才能看懂,甚至会在某个瞬间产生共鸣——无关身份年代,只为了最原始本真的“人”。

——2017.5.2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