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锡三大特产之一的三凤桥酱排骨怎么做?

 五六岛 2017-08-17
三凤桥酱排骨产生于清朝光绪年间(公元1875年前后),无锡南门莫盛兴饭馆为了充分利用剩下的背脊和胸肋骨,加调味作料,煮透焖酥,起名为酱排骨,当作下酒菜出售。1927年,慎馀肉庄(三凤桥肉庄的前身)开张后,对肉骨头的烧制技术作了改进,味道得到了明显的改进。随着无锡经济的发展,外地游客日益增多,肉骨头深受大家青睐,一时间三凤桥酱排骨声名鹊起。
有太湖明珠之称的无锡市,青山绿水, 人杰地灵。作为“江南一绝”和无锡三大特产之一的“无锡肉骨头”, 相传是济公和尚为了报答三凤桥肉 庄老板的施舍,而献出配方烹制成的,从此无锡肉骨头以色泽酱红、 香味浓郁、骨酥肉烂的独特风味, 连同这个美丽的民间传说使三凤桥肉骨头名声大振,百年不衰,红颜不改。
配料
猪小排750克、食盐适量、酱油适量、姜适量、八角适量、桂皮适量、料酒适量、糖桂花适量、白糖适量、小葱适量、红曲粉适量、植物油适量。
步骤
1、将排骨朵成块,用盐,嫩肉粉拌匀,腌制12小时。
2、腌好的排骨,加清水,用旺火烧沸,捞出洗净。
3、把锅内的汤倒掉,加少许底油,少许白糖炒出糖色后放入排骨煸炒至上色。
4、加料酒,葱段,姜片,大料,桂皮,糖桂花,清水盖上锅盖,用旺火烧沸后,加入酱油,少量红曲粉,改用中火烧至汁稠即可。
三凤桥酱排骨色泽酱红、油而不腻、骨酥肉烂、香气浓郁、甜咸适口的酱排骨代表了无锡地区饮食文化的特色。作为无锡地区的三大特产之一,三凤桥酱排骨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历百余年风雨而不衰。三凤桥酱排骨是采用猪肉肋排或草排,配以八角、桂皮等多种天然香料,运用独特的烧制方法,烧制出的排骨色泽酱红,油而不腻,骨酥肉烂,香气浓郁,滋味醇真,甜咸适中。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戏剧家周贻白食用了三凤桥肉骨头后,大快朵颐,赋诗一首“三凤桥边肉骨头,朵颐足快老饕流;味同鸡肋咀嚼,莫负樽中绿蚁浮。”据了解,在台北市也有无锡的肉骨头出售,但由于用料、水质不同,以及方法未得真传,口味远不如三凤桥酱排骨。从当年至今,三凤桥酱骨的传人已是五代了。
三凤桥酱排骨,俗称无锡肉骨头,江苏无锡地区传统名菜,属于苏菜系。从问世已有近140年历史,为无锡著名的三大特产之一。酱排骨代表了无锡地区饮食文化的特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